第80章 環環相扣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77字
- 2024-12-03 00:06:00
“何出此言?”李世民眉頭緊鎖,很是不解。
“微臣不算是博覽群書,但也算是看過不少書了。”馮智彧想了想,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
“秦始皇統一中原,讓中原紛亂的局面得到了統一,但是為什么沒有像漢朝那樣,做到收攏民心,讓天下人都認為自己是漢人呢?”
“因為暴政吧?”李世民想了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微臣覺得……可能不是。”馮智彧微微搖頭,同時看了看坐在李世民身邊的李承乾。
“如果說秦二世的暴政,那還有理可循,但始皇帝還算不上是暴政,卻依然做不到收攏民心。”
“始皇帝在位期間,其余六國的遺民仍舊固守自己的舊國,不認為自己是秦人。”
“但是,在面對取而代之的漢朝,這些人卻輕易的改變了想法。”
“微臣覺得,是身份的問題。”
“身份?”李世民很是不解。
“對的,身份。”馮智彧先是重復了一遍,然后才解釋道。
“其余六國的人雖然隨著始皇帝統一中原也變成了秦人,但對于那些打從一開始就是秦人的老秦人來說,這些六國遺民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亡國奴。”
“亡國奴?”李世民已經開始有些理解了。
“是的,畢竟是秦國滅了其他的六國,而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俘虜。”
馮智彧看了看門外,意有所指地說道。
“雖然都是秦人了,但是老秦人在面對其余六國的遺民時,難免會帶上蔑視的情緒,畢竟是秦國打敗了他們。”
“這種自視高人一等的情緒會導致老秦人和新秦人之間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隨著漢朝的建立,這種區別消失了,大家都是亡國奴,都是漢朝的百姓了。”
說到這里,李世民已經完全通透了:“你是說,若是將這些突厥俘虜打散到各地,我大唐百姓也會像老秦人一樣,以看待亡國奴的眼光看待這些俘虜?”
“恐怕還不止如此。”馮智彧聞言卻是搖起了頭。
“還有一點臣還沒說,那就是仇恨。”
“你是說……百姓?”李世民立刻便猜到了馮智彧想說什么。
“沒錯。”馮智彧輕嘆一聲。
“兩國交戰,最直接的受害者其實是百姓,因為戰爭就必然會有人犧牲。”
“百姓不知道他們的父親、丈夫和兒子具體死在了誰的手中,他們只知道是死在了和突厥交戰的戰爭中。”
“試想一下,有幾個人愿意和一個有可能是殺害自己親人的仇人相安無事的生活在一片土地上呢?甚至還有可能是鄰居。”
“因此,以微臣愚見,所謂的教化,反倒是極有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禍事。”
“就算是百姓礙于律法,選擇暫時隱忍,但他們卻有可能因此連帶著將朝廷也恨上。”
“畢竟,對于不讓你報仇的人,通常不會認為是為了你好,更有可能會被人做事仇人的幫兇。”
“百姓或許不會這么想,但肯定會因此對朝廷有所不滿,時間長了……”
……
有些話,點到為止。
在場的人沒有傻子,誰都懂,只不過不說罷了。
李世民知道,馮智彧的話多多少少有些危言聳聽的成分在的,但是正所謂推己及人,李世民也清楚馮智彧所說的話是很有可能成真的。
別人暫且不說,他李世民不也是將頡利的頭顱拿去祭祀了他的姐姐平陽昭公主?
他一個凡事都需要考慮到大局的皇帝尚且如此,普通的百姓呢?
“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在看清了現實之后,李世民很是失望。
“倒也不是沒有。”馮智彧的聲音有些低,但卻在第一時間就吸引到了所有人的目光。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
“就如同齊國公所說的那樣,百姓都是想過好日子的,只要讓我們大唐的百姓過上了富足的日子,同時朝廷施以仁政,其他國家的百姓就會羨慕我們大唐的百姓。”
“而戰爭,理論上是最不可能達到教化目的的一種方式。”
“親人剛剛死于大唐的刀下,就讓他們心悅誠服的歸附大唐,這有可能嗎?”
“可是……”李世民輕嘆一聲,語氣中帶著些許的失望。
“又有哪個君主會允許百姓轉投他國呢?”
“不需要等到這種程度。”馮智彧的話讓李世民的眼中泛起了光芒。
“有一個詞是孟圣曾說過的:吊民伐罪。”
“吊民伐罪……”李世民輕聲呢喃著,眼中的光芒越來越盛。
“是啊,吊民伐罪……”
……
偷偷地看了看眼中滿是光芒的李世民,又看了看泰然自若的馮智彧,長孫無忌心下嘆了一口氣。
對于馮智彧,他一直非常看好,但在今天,就在這一席話之后,長孫無忌還是覺得自己小看了馮智彧。
混跡于朝廷的人,最擅長的就是揣測人心。
向上揣摩帝心,上下揣摩下屬,甚至是百姓的心思。
這是一個在朝堂中打滾的人必備的技能,甚至可以說這個技能的強與弱,直接關系到你的未來能有多高。
此前,長孫無忌只覺得馮智彧這個年輕人很有想法,而且經常有奇效,比如當初決定北征時馮智彧怒噴孔穎達。
但是現在,通過今天的這番談論之后,長孫無忌覺得馮智彧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還得再往上提一提。
作為最早追隨李世民的人,從少年交好到郎舅之親,再到后來的晉陽起兵、東征西討,直至玄武門之變。
長孫無忌可以說是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揣摩李世民的想法中度過的。
而現在,他發現馮智彧也能很好的揣測出李世民的想法。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馮智彧能夠幫助李世民實現那些想法。
或許,現在就談實現還為時尚早,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馮智彧給了李世民一個極有可能實現的希望。
不僅是李世民急切想要實現的希望,更是通過李世民所認為最優的方式來來實現的。
從利用戰俘來免除百姓的徭役,收攏民心,到教化番邦蠻夷,再到最后的吊民伐罪……
馮智彧的計劃可以說是一環扣一環,在理論上達到了理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