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教化要從根開始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68字
- 2024-12-04 00:06:00
都沒到晚上,馮智彧就被李世民給召進了宮。
“你也不是莽撞的人,有些話怎么就這么說出來了?”李世民看著馮智彧,臉上帶著幾分責怪之意。
只不過這個責怪,更多的是長輩對晚輩的責怪。
“這有什么的。”馮智彧倒是很無所謂。
“當時在場的也沒有外人,除了臣與太子殿下外,能聽得到的也就只有玄甲軍了。”
“再說了,就算是那些人知道又如何呢?這里面的禁忌不就是那四個字嗎?他們要敢用這個來攻訐臣,那就證明他們也懂,他們就不用被攻訐了?”
“你啊你……”李世民聞言,頗為無奈地笑了笑。
“有時候朕是真的不知道把承乾交給你到底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了。”
“行了,朕知道你是有分寸的。”見馮智彧有開口的辯解的意向,李世民趕緊開口打斷。
“你看這個如何?”
說著,李世民將一份奏疏放到了馮智彧的面前。
“這是……”馮智彧打開面前的奏疏,然后眉頭就瞬間擰在了一起。
“怎么了?”原本臉上放松的笑容瞬間消失不見,李世民坐直了身體,語氣也嚴肅了起來。
“其實……臣理解您的想法,但是臣依舊認為不太合適。”馮智彧微微搖頭,然后將奏疏放在了面前的桌上。
“為何?”李世民很是不解。
“他們尊朕為天可汗,朕認為這是他們愿意接受教化的第一步,為什么不合適?”
“陛下,這是好事兒沒錯,但您真的要這樣做嗎?”馮智彧很是不解。
“教化,是讓他們接受我們漢家的文化,可這天可汗是哪個漢家的文化?”
“況且,這真的是他們愿意接受教化嗎?難道不是因為實力不如人所以暫且委曲求全嗎?”
……
其實馮智彧一直都不明白,從穿越之前他就不太明白,李世民為什么要接受天可汗這個稱呼。
當然了,馮智彧知道這是大唐,也是李世民功績的一種體現(xiàn),也知道接受天可汗這個稱呼,能讓突厥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大唐的統(tǒng)治,但是就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比如明成祖朱棣,草原諸部稱呼他為“大明大皇帝陛下”,雖然聽起來有些俗氣,但馮智彧覺得比天可汗更好一些,而且……
思及至此,馮智彧看著李世民說道:“陛下,您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李世民聞言皺眉思考了一下,然后才問道。
“當年……”馮智彧遲疑了一下,想要找一個相對比較柔和的說法。
“太上皇陛下曾經(jīng)可是向突厥稱過臣的……”
“如今您若是接受了這天可汗的稱呼,那豈不是在說我大唐……以臣代君,謀逆作亂?”
李世民整個人都僵住了。
李淵向突厥稱臣,指的不是當年李淵和突厥合作,承諾打下江山之后土地歸唐,但是土地上的百姓和財富歸突厥這件事。
《貞觀政要》中有引用李世民的話:往者國家草創(chuàng),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于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
所以,李淵是真真切切的向突厥稱過臣的。
哪怕誰都知道這只不過是李淵的權(quán)宜之計,可沒人說也就罷了,一旦有人說,這就是事關國祚的大事。
比如《資治通鑒》就有說過:改易旗幟,雜用絳白,以示突厥。
意思是為了不讓的諸侯知道自己向突厥稱臣這件事,就只能不明著來,只是把旗幟改一改,用來忽悠突厥。
連李淵自己都說這是“掩耳盜鐘”。
“陛下,還有……”前面的李世民還沒想通透,馮智彧又開口說道。
“五姓七望雖然一直自視甚高,但相較于前隋的楊氏皇族,他們認為如今李氏皇族的血統(tǒng)……”
李世民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馮智彧說的沒錯,五姓七望因為實力強大等原因自視甚高,甚至說出了“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這種話來,由此便能看得出來他們是多看不起皇室了。
但對于李唐皇室,五姓七望的蔑視還有另外一個因素。
李世民的母親、李淵的妻子竇氏,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孫女,鮮卑族。
李淵的母親獨孤氏,北周太保獨孤信第四女,鮮卑族。
和后世的人們閑著沒事兒在網(wǎng)上爭論李世民到底是漢人還是胡人一樣,五姓七望也認為李世民不是漢人。
李世民應下天可汗這個稱呼,無疑會讓五姓七望更加堅定李世民是個胡人這種想法。
……
“你說得對,是朕欠考慮了……”掙扎了許久,李世民最終還是嘆了口氣。
“那你認為,此事應該如何回應呢?”
“接受了,就如同你所說,對太上皇不利,也會讓五姓七望萌生不好的想法。”
“可若是不接受,那豈不是會讓草原諸部認為朕不愿意接受他們,難保他們不會因此擔驚受怕,最終生起反抗之心來。”
“朕知道,你是想讓草原諸部臣服于中原王朝皇帝的朕,但是這么做的話會不會讓他們覺得……”
“陛下。”見李世民還是一副為難的樣子,馮智彧便開口說道。
“有些時候,陣痛是難免的。”
“就如同戰(zhàn)爭一樣,若非事出無奈,又有誰愿意打仗呢?還不是因為不打的話別人就以為咱們大唐好欺負,便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南下?lián)锫訂幔俊?
“突厥被我們大唐所滅已是事實,仇恨的種子已經(jīng)種下,已無回旋的余地。”
“既然如此,又何必擔心呢?反正事情已經(jīng)到了最壞的狀態(tài)了,還怕事態(tài)變得更壞嗎?”
“教化,本就是讓其拋棄他們原有的文化,接受我們大唐的文化。”
“既然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這樣,那我們?yōu)楹尾灰婚_始就從根開始解決問題,而是費盡千辛萬苦的先摘葉、再去其枝、砍其干,最后才掘其根呢?”
……
李世民看著滔滔不絕的馮智彧,一時之間竟然有些錯愕。
雖然他一直都知道馮智彧的風格比較強勢,比如當初在宮中怒懟孔穎達,再比如今天在皇家莊園里與魏徵針鋒相對,甚至是頡利那件事……
但是李世民怎么也沒想到,馮智彧竟然強勢到了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