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人情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63字
- 2024-11-29 00:05:00
英烈祠的消息很快就被散播開來,連帶著要將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時所犧牲的將士都請進英烈祠的消息也一并傳播開來。
毫無疑問,這件事在民間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封建時代的百姓,尤其是在貞觀初年,百姓在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上并不強。
要知道,隋朝一共才三十八年,唐朝武德一共九年,再加上貞觀三年,這才堪堪五十年。
五十年,連一代人都沒有熬走,也就是說有人最少經歷過南朝陳、隋朝和唐朝三個朝代,甚至可能還有人經歷過更早的北周。
如此頻繁的戰亂和朝代更迭,再加上隋朝之前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南北朝,百姓的歸屬感自然是不強的。
這也就導致,百姓在參加戰爭的時候并不是為國而戰、為民族而戰,更多的是被趕鴨子上架,不得不戰。
畢竟,征兵不去的結果,誰能承擔的起?
但是,困難有時候也代表著機遇。
就好比這次建英烈祠,雖然入祠受大唐香火供奉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一分一毫的實質性好處,但是架不住名聲好啊。
要知道,英烈祠可是在圓丘和方丘之間,也就是說進入英烈祠的英魂,享受的是和天地同樣高度的祭祀。
雖然沒有實質性好處,但是之前不是連這種好名聲都沒有嗎?
有就不錯了,就不要去苛求太多了,畢竟以前還啥都沒有呢,這就是很多百姓的真實想法。
但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這番景象的,而那些不愿意看到這番景象的人,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理,放任李唐皇室收割民望。
很快,因為此次英烈祠要收納當年三征高句麗陣亡將士的消息,李唐要借此洗清逆臣標簽的言論也隨之傳播開來。
……
“你就一點都不擔心?”杜如晦靠著爐火,看著面前正在教導太子讀書的馮智彧說道。
“擔心什么?”馮智彧點了點李承乾,然后才轉身看向杜如晦。
“對于百姓來說,這種毫無實際利益的流言就只是流言而已。”馮智彧掀開火爐的膛門,輕描淡寫地說道。
“相比之下,英烈祠最起碼還有個好名聲,而被那些人利用有什么好處?”
“不僅什么好處都沒有,甚至還有可能被貼上逆賊的標簽,把全家乃至九族都給帶進去。”
“傻子總會有,但還是聰明人更多,相較之下,那么一點傻子翻不起什么風浪?!?
“但是不管怎么說,太子殿下作為英烈祠的建議者,你作為輔佐太子殿下的太子少師,還是要扛下不小的壓力的?!?
杜如晦有意無意地瞥了一眼旁邊的李承乾:“這份壓力……可不小?!?
“無妨,這都是很簡單的事情?!瘪T智彧擺了擺手,似乎并不在意,而且還轉了個話題。
“這里?!瘪T智彧說著,遞給了杜如晦一張紙條。
“明兒個開始讓杜荷他們過去吧,到時候勞煩您派人給房相、齊國公和譙國公家里的那幾位帶個信兒,讓他們一起過去。”
“這是什么?”杜如晦看了馮智彧一眼,在取得同意之后才展開了紙條。
“一個地址?!瘪T智彧解釋道。
“此前不是答應了譙國公,說是要給令武他們找些事情做么,我就尋思著把杜荷他們都帶上,省得天天混跡于風流菽澤之地?!?
“雖然只是一點小買賣,但是治大國如烹小鮮,還是能夠鍛煉人的。”
“尤其是這門生意?!瘪T智彧說著,話語間嚴肅了不少。
“對眼力和判斷力的鍛煉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嗯?”杜如晦的眉頭皺了起來。
“這樣的生意……想來不簡單,交給他們……你放心?”
“沒什么放心不放心的?!瘪T智彧笑著擺了擺手。
“一門小生意罷了,對于我來說不算什么,而且這東西就和給您的藥一樣,之前沒什么人做過,因此就算是他們搞砸了也無妨,交還給我便是了?!?
“嗯?!倍湃缁尬⑽Ⅻc頭。
“改天去家里喝酒吧,聽構兒說你喜好黃酒,正好家中有一些好酒,到時候咱們好好喝兩杯。”
“那晚輩就厚顏應下了,嘗嘗看蔡國公家里的好酒和嶺南的有什么不同?!?
“哈哈哈……”杜如晦聞言爽朗地笑了兩聲。
“別的沒有,酒管夠!”
埋頭學習的李承乾小心翼翼地抬起頭,看了看杜如晦,又看了看自己的老師,隨后又將頭埋了下去。
只是,頭雖然是埋了下去,但心中已經有了一些小想法了。
……
送杜如晦離開后,馮智彧就這么倚在門框上,看著杜如晦的馬車消失在街角。
杜如晦剛剛痊愈,還未履職就先先來自己家里拜訪,顯然是給足了面子。
而且當著李承乾的面說那些事,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貶低馮智彧,但實際上杜如晦早就猜到馮智彧有對應的方法。
如此一來,貶低馮智彧就變成了抬高馮智彧,因為這樣一來在李承乾的視角中,杜如晦就成了處處都是問題的人,而馮智彧是處處問題都能解決的人。
這是在還人情,雖然不足以還上當初的贈藥救命之情,但能還一點肯定就得還一點,總不能不還吧?
但是讓杜如晦沒想到的是,這贈藥救命的恩情還沒還完,杜家就又欠了馮智彧一份恩情。
給杜荷這些二世祖一門生意玩兒,而且還鍛煉眼力和判斷力,這就相當于是變相的幫著杜家培養杜荷。
如果以后平安無事,這份人情倒還好還,可一旦杜構有什么三長兩短的,杜家需要杜荷繼承并且撐起杜家,那這份恩情欠的可就大了。
房家、柴家和長孫家同理。
此前馮智彧出了那么多的力氣,如今又幫著李承乾穩定和加固位置,馮智彧做的可以說是已經夠多了。
這份投名狀……已經可以說是很豐厚了。
現在,就得看長孫家的了。
要知道,哪怕都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人,但終究還是有遠近親疏之分,而長孫家憑借著長孫無忌的關系,自然是最親最近的那個。
如果今天來的是長孫無忌,那么……
長安,乃至整個大唐的局勢,就要變一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