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還人情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95字
- 2024-11-22 00:05:00
“所以,襄城公主呢?”柴紹的表情有些奇怪。
方才的話,看似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對于久經官場的柴紹來說,馮智彧的那點兒小心思根本就是透明的。
看似馮智彧是順著柴紹的話在往下說,但實際上卻在不知不覺間將話題給帶偏了,從襄城公主的身上帶到了官職、爵位等問題上。
“可以稍等等。”見逃不過去,馮智彧也沒有再偏離話題。
“襄城公主年紀尚幼,雖然也不是不能成親,但卻不適合孕育子女。”
……
過了年,李承乾才十一歲,而襄城公主雖然是李世民的長女,也不是長孫皇后所出,但也不過十三歲罷了。
而且過了年才剛剛到十三歲的。
雖然對于這個十三歲就可成家并且繁衍后代的時代來說,十三歲成婚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馮智彧卻并不這么認為。
很多人都因為所謂的一夫多妻對封建時代有著特殊的濾鏡,但實際上他們不知道的是,封建時代對婚姻的看重遠比離婚率奇高的后世更甚。
封建時代的男人也不是為所欲為的,想要休妻也是要有理由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七出之條”。
而且封建時代也不是所謂的一夫多妻,是一夫一妻多妾,最關鍵的是,男人想要納妾是要經過妻子允許的。
所以,在封建時代,女人的地位或許并不高,但正妻的地位卻是相當的高。
因此,對于馮智彧來說,如無意外的話,襄城公主將會是他一輩子的枕邊人。
馮智彧不是什么好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為了私利可以枉顧一切的人,但他同樣有著自己的底線。
歷史上最受李世民寵愛的公主李麗質二十三歲就撒手人寰了,雖然說李麗質遺傳了長孫皇后的哮喘,但馮智彧認為其過早的生育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
“年幼?”柴紹聞言很是奇怪。
“襄城公主今年已經十三歲了,已經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齡了,怎么會年幼?”
“可以婚嫁與適合婚嫁,那是兩碼事。”馮智彧聞言笑笑。
“小麥剛入夏的時候就可以收割了,更可以吃,但和芒種收獲的小麥是一回事嗎?”
“百姓都知道不能讓牛過早的抱崽,何況是人呢?”
柴紹聞言沉默。
馮智彧所說的道理他不是不懂,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太懂了,所以才沒有辦法反駁,但也沒有辦法贊同。
原因很簡單,都十七八甚至是二十歲以后才成家,對于戰爭頻繁的封建時代來說,士兵從哪里來?
……
“那恐怕你得自己和陛下說了。”柴紹猶豫少許,決定不再多言。
“這個晚輩知道。”馮智彧點點頭。
“其實成親是無所謂的,畢竟成親也就是個儀式罷了,我主要是擔心成親后好幾年沒有子嗣,會導致襄城公主被別人議論。”
馮智彧這話不作假,畢竟封建時代休妻的七出之條中,有一條便是無子。
“那我就不管了。”柴紹點點頭。
“現在來說正事兒吧。”
說著,柴紹從袖兜中掏出了一個卷軸,放在馮智彧面前攤開。
“有什么想說的?”
“沒什么想說的。”馮智彧眼一瞟,立刻就知道柴紹想說什么。
“這些人大多都是五姓七望的人,摻雜的幾個小家族也都是五姓七望的附庸,沒什么價值。”
……
卷軸上所寫的,正是承天門議事時,李守素在馮智彧身邊挨個點名的人。
“陛下想要的可不是這個回答。”柴紹聞言敲了敲桌子。
“所以呢?”馮智彧雙手一攤,一副我也沒有辦法的樣子。
“五姓七望雖然狂妄,但人家說的話最起碼也是有底氣的。”
“千年的世家,雖然我也知道陛下對五姓七望不滿已久了,但是千年的盤根錯節,想要拔除哪里是那么簡單的?”
“陛下讓我這個黃口小兒來解決這么大的問題,是不是太信任我了?”
……
柴紹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馮智彧。
良久之后,柴紹才重重的嘆了口氣。
“也是……”柴紹低下頭,拿起茶杯淺啜一口。
“陛下還是太著急了,本以為你這個人與世俗不同,畢竟是能帶著太子上戰場的人,陛下以為你可能有什么天馬行空的想法。”
“但是現在看來,再天馬行空的想法,前提也得是扎根于地面,不然的話沒有根基也是無濟于事。”
“其實辦法有的是,誰都能想到,但沒人愿意去做罷了。”馮智彧將茶杯中已經涼透的茶潑掉,倒上了新的茶。
“比如說直接武力對抗,亦或者以這兩年天災為基礎和世家打商戰,但問題在于代價太大,沒人愿意承擔后果,也承擔不起。”
“是啊……”柴紹聞言長嘆一聲。
……
日暮時分。
馮智彧站在門口,目送著柴紹的馬車遠去。
自五姓七望的話題之后,柴紹就沒有再提什么正事兒了,而是和馮智彧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到了天黑,然后就告辭離開了。
站在門口的馮智彧,看著柴紹的馬車消失在巷口處,嘴角微微翹起。
雖然他代表著馮家已經加入了以皇帝為中心的利益集團,但畢竟是剛剛加入的,短時間之內面臨的問題還是不少的。
柴紹今天是帶著李世民的意思來的嗎?馮智彧認為不見得。
他更傾向于柴紹今天是來還人情的。
初加入皇帝利益集團,總是得有個敲門磚的,無論是襄城公主還是五姓七望都是分量足夠的敲門磚。
和襄城公主成親并盡快生下一個孩子,最好還是兒子,這能夠很好也很快的讓馮智彧融入到皇帝利益集團中去。
五姓七望的問題也是如此,那是李世民最頭疼的問題,如果馮智彧能夠解決,那就等同于拿出了一塊分量足夠,甚至是超重的敲門磚。
也就是說,柴紹今天是來提醒馮智彧的,畢竟就頡利一事,他柴紹,乃至整個柴家都欠著馮智彧人情。
只不過……
馮智彧是真的沒有敲門磚嗎?并不是。
就說五姓七望吧,沒有辦法解決嗎?
并不是,雖然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極多,花費的時間也很久,但不代表馮智彧不能解決。
只是,他為什么要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就為了融入皇帝利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