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誰說皇家好?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04字
- 2024-10-30 00:42:17
酉時一刻。
“你說的都是真的?”
書房內,馮智戴看著面前的弟弟,滿臉的凝重。
不怪他大驚小怪,實在是馮智彧所說的,并不是什么小事兒。
“陛下和房相沒有提過嗎?”馮智彧看著自家二哥,拿起茶杯準備喝一口,但看著杯中的沫子又放下了。
“杜構是這么和我說的,至于是真是假……”
馮智彧猶豫了一下,才帶著七分肯定地說道:“按理說應該是真的,畢竟這種事情嘛……他沒有必要特意騙咱們,尤其是今天這種情況。”
“那事情就有些嚴重了……”馮智戴聞言,很是苦惱地揉了揉太陽穴。
“若是你與襄城公主成婚,那豈不是……要留在京城?”
……
不是馮智戴自我感覺良好,而是事實如此。
如果不是李世民有意給馮智彧和襄城公主牽線,那么杜構完全沒有必要提起這種事情,而像杜構這種人,在今天這種節骨眼上提起這件事……那可以說是九成九了。
“其實留不留京我倒是無所謂,但是主要涉及到咱們家,這個影響就大了?!?
馮智彧將杯中茶水潑掉,他實在是喝不慣唐朝的茶,索性倒了一杯白水潤了潤喉嚨。
“而且,和皇家聯姻……不是什么好事兒?!?
“唔……”馮智戴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
和別的朝代不同,自視甚高的世家貴族是隋唐時期的特例,因此在別的朝代娶公主是光耀門楣的好事兒,在隋唐卻恰恰相反。
舉個例子,房玄齡的嫡長子房遺直的妻子是京兆杜氏之女,但房玄齡卻并非是一開始就如此打算的。
房玄齡出自清河房氏,隋唐時期娶五姓女成風,唐朝宰相薛元超的話可以佐證:吾不才,富貴過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
房玄齡最初也打算給嫡長子娶一個五姓女,因為同出清河,所以房玄齡找到了清河崔氏。
貞觀年間的房玄齡可謂是位極人臣,紅極一時,清河崔氏雖然看不起皇室,但卻不會放棄唾手可得利益:房氏有房玄齡這種人在,表面上和暗地里的利益是很大的。
然而,就在雙方洽談的正順利之時,李世民得知此事,勃然大怒。
李世民有意將自己最寵愛的高陽公主嫁給房遺直,以此來加深君臣之間的關系和利益,但房玄齡卻要給房遺直娶五姓女,這讓李世民覺得丟了臉。
房玄齡是兩邊都得罪不得,最終只能求見李世民,說自己的次子房遺愛仰慕公主已久,希望能夠迎娶公主。
但是,清河崔氏不干了。
五姓七望一直自視甚高,甚至將和皇室同為房氏姻親這種事情視作恥辱,便反了悔,叫停了和房家聯姻一事。
五姓七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一體同心,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崔氏都拒絕了,其他幾家自然也不會再搭理房玄齡。
最終,房玄齡只能退而求其次,讓自己的嫡長子娶了京兆杜氏之女。
這還是因為京兆杜氏是杜如晦的家族,不然的話京兆杜氏也難免得給五姓七望幾分面子。
房玄齡有李世民這層關系在,給兒子娶妻都還想著找五姓七望,而不是尚公主,可想而知皇室之女在這個時代是什么樣的地位了。
所以,對于馮家來說,和皇室聯姻這種事情從來就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因為在馮家看來,僅僅只是因為一個公主就和五姓七望走上相反,甚至是敵對的路,不值得。
沒錯,“僅僅”只是公主而已。
當然了,馮家也沒想著要和五姓七望穿一條褲子,因為在五姓七望看來,馮家可能還不如皇室。
同樣的,馮家也沒覺得五姓七望是什么好東西,也沒覺得皇室的就是好人。
……
“想辦法推掉吧。”沉默良久,馮智彧打破了這份寂靜。
“你說的簡單。”馮智戴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
“不是二哥你想的那樣?!笨粗绲谋砬?,馮智彧就知道自己二哥誤會了。
“我不太看好李氏皇族?!?
“哦?”馮智戴聞言一愣,隨即嚴肅了起來。
“何出此言?”
“我自己分析的。”馮智戴四下看了一眼,然后才低聲開口。
“在我看來,李氏……可能要迎來一場變故。”
“嗯?”馮智戴的表情更加嚴肅了。
“原因呢?”
“很簡單,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瘪T智彧的聲音又放低了不少。
“嫡庶有別,長幼有序?!?
“嘶……你是說……”馮智戴的臉色變了。
“嗯?!瘪T智彧微微點頭。
“其實二哥你來京城這兩年,我也沒閑著,讓人收集到了不少的東西?!?
“當今那位本就不是順位繼承的,甚至……”
說到這里的時候,馮智彧停頓了一下,然后才說道:“這種情況下,這八個字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對于當今那位來說就尤為重要了?!?
“最好的辦法是,最起碼他的繼承人得按照這八個字來,不能出什么幺蛾子?!?
“但是據我所知,當今那位做的并不好?!?
“唔……”馮智戴聞言微微點頭,很是認同。
……
其實,在后世,對于李世民的評價,也就老生常談的那么幾點。
什么是不是千古一帝啦,什么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啦,還有就是是不是一個好父親啦。
在馮智彧看來,別的其實都沒啥,但唯獨最后一點,李世民不合格。
沒錯,李世民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的確,對于皇帝來說,很難做到既做好皇帝又做好父親,因為在某些方面這兩層身份存在著天然沖突的關系。
但在馮智彧看來,李世民在這件事上,是既沒有做好一個皇帝,也沒有做好一個父親。
如果想要做好一個皇帝,他就不應該那么寵溺李泰,讓太子李承乾產生危機感。
如果想要做好一個父親,他就應該處理好李承乾和李泰這兩個兒子之間的關系,最重要的是平衡好所謂的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