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馮智彧的私心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27字
- 2024-12-11 00:05:00
其實,今天的結(jié)果完全都是馮智彧的引導(dǎo)所致的。
打破世家對封建時代的壟斷,最重要的就是先破除世家的壟斷手段,也就是權(quán)力。
只要朝廷中出身自五姓七望的官員數(shù)量降低到一個程度,就算是不采取其他的手段,五姓七望的實力也會隨著時間而降低。
以教化萬民的功績吸引孔穎達這種不需要依托于五姓七望庇護,更想要名聲的儒生,這就足夠了,畢竟孔家人可不止有孔穎達一人。
因此,最重要的是暫時吸引世家的目光,讓朝廷能夠完成這個布局。
等到布局完成,以教化萬民的大義來道德綁架世家,世家也就沒什么手段了,哪怕是魚死網(wǎng)破。
而能夠吸引到世家的目光多了去了,馮智彧之前提出這個計劃就不能成功嗎?
答案是肯定的。
就算是不能成功也是很有把握的,換言之就是成功率高到值得賭一把。
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借著倭國使臣的到來,利用倭國的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來吸引世家的目光,完全是馮智彧的私心。
畢竟,如果不能給李世民一個足夠的理由,馮智彧可能一輩子都不能讓大唐出兵倭國了。
舉個例子,在后世,兔子能對巴巴羊動手嗎?
巴巴羊?qū)ν米游菑模瑘远ǖ母S兔子的步伐,這樣聽話的小弟,你拿什么理由去打?
如今,大唐和新羅、倭國等國的關(guān)系雖然和兔子、巴巴羊之間的關(guān)系不完全相同,但也是相似的。
新羅和倭國對大唐都是畢恭畢敬,想要名正言順的出兵并不容易,但現(xiàn)在就有一個機會。
倭國使臣此行的本意是遣隋,但因為隋朝已經(jīng)滅亡,唐朝取而代之,就變成了遣唐。
往輕了說,這是恭維,但若是往重了說,這就算是欺君了。
雖然馮智彧也知道這個理由很勉強,但只要說服李世民就行了,畢竟一旦教化萬民的計劃鋪開,就沒人關(guān)注這件事了。
就算是有人關(guān)注,天底下的聰明人也不少,總會有人看得出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沒人看得出,朝廷就不能派人宣揚一下?
只要利益惠及的人足夠多,就沒人說大唐出兵倭國是不仁之舉。
再說了,朝鮮半島南端的百濟對大唐一直不是很尊重,出兵倭國,也可以說是為了出兵百濟做準備。
總之,理由有的是,就看愿不愿意去找,找到之后人們愿不愿意接受了。
可是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的話……馮智彧覺得自己也就只能等李承乾成長起來了,而且前提還得是自己給李承乾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洗腦,讓他足夠信任自己。
倒不是馮智彧道貌岸然,只是能通過合法的方式解決,為什么要走不法的途徑呢。
哪怕是壞人,也不會嫌棄麻煩少。
……
“子游啊……”在震撼過后,李世民輕嘆一聲。
“若是此番得以成功,你的功績……不亞于我大唐的開國功臣了。”
“陛下,您還是保守了。”這個時候,有些話也只有長孫無忌能說。
“微臣早早的就認識陛下了,從晉陽開始就跟在陛下左右,到現(xiàn)在……微臣厚顏,自覺也算是開國老臣了。”
“但是,有五姓七望存在的大唐……與前隋又有何異?不過是世家貴族的傀儡,不然也不會有千年的世家和鐵打的世家這種說法了。”
“若是此番得以成功……哪怕是微臣再怎么厚顏無恥,也不敢與子游比功績了。”
“陛下謬贊,齊國公謬贊。”馮智彧拱手自謙道。
“臣也不過是靈光一閃,算不得是什么大智慧,只是偶有所得,算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通過前人的經(jīng)驗才得到的啟發(fā)。”
“行了,別謙虛了。”聽馮智彧這么說,李世民擺了擺手。
“天天聽你們謙虛,朕都聽膩了,現(xiàn)在還是來說說別的吧。”
“孔穎達這些人,哪怕我們都認為教化萬民之功僅在圣人之下,也都覺得這些人難以抵擋這樣的功績,但是還是得商議個大概的細節(jié)。”
“畢竟,與五姓七望作對,不是什么人都愿意的,要怎么樣說服他們下定決心,并且一條路走到底呢?”
“陛下,臣覺得這應(yīng)該不是大問題。”長孫無忌思考過后說道。
“首先,孔穎達、虞世南和褚亮等人都是大儒,雖然都和五姓七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并沒有到根深蒂固的地步。”
“別的暫且不談,光說作為當世大儒的影響力,他們就并不是很怕五姓七望。”
“如今在這種潑天之功的加持下,他們本身的聲望恐怕能達到非圣人難以比擬的地步。”
“朋友強永遠不如自身強,臣認為他們不會拒絕的。”
“臣附議。”杜如晦也出聲贊同道。
“這就好比狼群和老虎,能成長為老虎,又有誰愿意只是做狼群中的一員呢?”
“不過,該防的還是要防。”房玄齡出聲,聲音有些陰沉。
“陛下,在面對五姓七望這種敵人時,臣認為很難再有能與今日子游所制定的計劃相媲美的了。”
“即便如此,我們也都知道此計并非萬全之策,仍要小心面對,尤其是不能讓世家提前警覺,做出應(yīng)對。”
“所以,臣以為,一旦有人不愿與陛下合作,不管他們是圣人后裔,還是當世大儒,都應(yīng)該當斷則斷!”
……
房玄齡的話,通篇沒有一個血腥的字眼,但卻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一陣殺氣。
政治斗爭,其實很多時候都比戰(zhàn)場上的你死我活更加可怕,因為這種斗爭很多時候都難以防備。
最重要的是,戰(zhàn)爭還有殘兵、逃兵,在這種斗爭之下,一旦失敗……
最少是九族消消樂,多的話……所有與之相關(guān)的人都要來一場九族消消樂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房玄齡的決定是很正確的。
因為如果不夠果斷,也不夠狠辣,那么要“斷”的就不是別人,而是李唐皇室、河南長孫氏、京兆杜氏、清河房氏,以及……
嶺南馮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