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王子失聯
大明建文四年夏五月癸巳。
燕王朱棣靖難大軍敗平安、下泗州,兵鋒直指揚州。
揚州朝廷軍隊毫無戰心,燕軍幾乎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江北重鎮揚州府。
朱棣一邊安排麾下諸將分兵拿下揚州周邊州縣,一邊休整大軍等待渡江時機。
安排出去接管州縣的各部人馬紛紛傳回消息,各個州縣都是傳檄而定,紛紛獻上牛酒,臣服于軍前。
只有王子朱高煦負責的興化縣遲遲沒有傳回消息,一直等到太陽落山,還是沒有任何的動靜。
朱棣有些坐立不安,吩咐身邊的大太監:“鄭和!”
“內臣在!”
一名身材高大的太監來到朱棣面前躬身施禮:“殿下有何吩咐?”
“安排人去興化方向打探一下,老二為何到現在都沒有消息傳回來。”
鄭和久在朱棣身邊,知道燕王殿下這是擔心兒子的安全了。
“是!”
躬身答應一聲,倒退著出門,點起一個百戶的騎兵便親自帶兵出了揚州城。
事關燕王殿下愛子的事,鄭和哪能假手于人。
打著火把沿著官道一路向興化而行,從揚州府城江都縣到興化縣百里左右的路程,騎兵快速奔馳,不過一個多時辰便能趕到。
抵達到興化地界,前面探路的夜不收飛奔回來向鄭和稟報:“報!前方十里之外便是興化城。不過從這里往前過了一座橋之后,就處處透著古怪,標下不知該如何形容,總覺得有些不像我大明的地界。”
鄭和眉頭微皺,不悅地問道:“可有發現殿下的蹤跡?”
“并無發現殿下行蹤!興化城似乎非常富庶,城墻上間隔不遠就掛著一盞燈籠,將整個城墻照的明晃晃一片光亮,城頭上有不少士卒值守,衣甲鮮明。”
鄭和勃然大怒,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興化縣有多富裕,而是想到興化知縣是怎樣的魚肉百姓,要知道老百姓吃的菜里面都沒有幾滴油。
興化縣令竟然敢將這么多的菜油用來點燈,只為了讓城墻看起來華麗炫目,這樣一晚上要耗費多少豆油。
如此糟蹋民脂民膏,這樣的地方官真該千刀萬剮,一想到二王子有可能被這樣的贓官擒住,鄭和不由打了個冷戰。
“傳令下去,全速趕往興化城!”
隨著鄭和的命令下達,一個百戶的騎兵催動戰馬在暗夜里借著火把的光亮,快速奔馳,發出陣陣沉悶的馬蹄聲。
十里左右的路程轉瞬即至,一行人馬停在興化城護城河外的官道旁,鄭和就看到了夜不收描繪的情景。
鄭和看到的是興化城西面城墻,整面城墻每一個垛口上都掛著一盞燈籠,這些燈籠模樣怪異,卻散發著炫目的白光。
鄭和一眼就看出這燈籠里點著的根本不是燈油,即使是蠟燭也散發不出如此強的光芒,至于燈籠里點的什么,他卻無法判斷。
興化城的城墻也比一般的縣城城墻更高,甚至與揚州府城的城墻相比也不遑多讓。
什么時候揚州地界出了這么一座大城,興化并不守在交通要道,修這么一座堅城有何用處?
這時城門大開,一隊士兵從城內列隊走出,將隊伍中一輛馬車護衛在其中。
雙方人馬隔著護城河相對站定,借著城頭的燈光,久經沙場的鄭和看到眼前的這隊百人左右的隊伍,瞳孔一縮,窺一斑而知全豹,他知道自己遇到了硬茬子。
鄭和看到了一支與大明軍隊截然不同的軍隊,這支百人軍隊的士卒全身都是精良的黑甲,頭上戴著能夠護住面部的胄,士卒手中的武器更是鄭和沒有見過的一種火器。
大明的火器鄭和很了解,卻從沒見過眼前士卒手中的火器,對方敢派出一支全部裝備火器的士卒迎擊自己,說明對方對麾下軍隊的實力很自信。
兩軍對壘,敵我不明,雙方都擺出了防御的陣勢,一名士卒牽著馬車緩緩停在河邊,馬車內之人撩開車簾坐在馬車上高聲問道:“對面可是燕王殿下麾下人馬?”
“咱家乃燕王殿下內臣鄭和,對面可是興化令?”
“原來是鄭公公,久仰大名,某不才正是興化知縣馬喆,不知閣下夤夜來訪有何貴干?”
“我家二殿下今日前來貴縣交涉,到現在還未返回軍營,不知是否因故滯留在貴縣?”
“原來是來尋找燕王王子,燕王王子確實在我興化城內做客。”
聽對面確認了朱高煦的安全,鄭和一顆懸著的心算是稍稍放下,至于對面說什么久仰自己的大名,鄭和不以為意,自己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內侍,還沒有資格讓人久仰。
“既然二殿下在興化,馬知縣可否將二殿下請出來,讓咱家將人帶回去?”
馬喆微笑道:“我興化城又不是什么龍潭虎穴,只要是對我興化城沒有惡意之人,任何人都可以來去自如。二王子不過是在城中流連忘返,忘記了歸家。
若是鄭公公不放心,可以隨本官進城去見二王子,至于二王子愿不愿意跟你走,本官不知,也不想參與燕軍之事。”
鄭和心中各種思緒翻騰,眼下二殿下在這興化城中,不好與這鳥知縣翻臉,陷二殿下于險地。
若是跟著他進城找人,被這鳥知縣扣下,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馬知縣不能請二殿下現在出城嗎?”鄭和壓下心頭的煩躁沉聲追問。
“任何人只要不違反興化城的律令,興化城官府上下都無權干涉個人的自由,二王子目前在興化城并無任何違反律令之事,做為興化城的父母官,本官不能帶頭違反本官親自制定的律令。”
鄭和覺得馬喆是在故意刁難,明顯心向朝廷,冷笑一聲道:“我靖難大軍如今兵鋒正盛,隨時都能打進京城,掀了建文小兒的龍椅,馬知縣如此刁難,難道不怕我靖難大軍的兵鋒嗎?或是說馬知縣想要為朝廷做陪葬?”
“燕軍與朝廷的戰爭不過是朱家人在爭權奪利,與本官一小小的興化知縣何干,不管燕王以什么名義發動這場戰爭,在沒有取得天下大義之前,有什么資格號令天下。
本官不過是盡忠職守,守護一方平安,何錯之有?若是燕軍想要與我興化為難,不妨放馬過來試一試,就是不知燕軍有多少人馬可以消耗在興化城下。”
馬喆話說的很是強硬,甚至還帶著一些威脅,讓鄭和惱怒萬分,若不是礙著二殿下在這鳥知縣手中,他恨不得立刻帶兵平了這興化城。
可是朱高煦在人家手里,投鼠忌器的感覺真讓人抓狂。鄭和心中的無名之火無處發泄,只能將滿腔的怒意壓制下去,沉聲問道:“馬知縣,休要與咱家逞口舌之利,咱家就問馬知縣一句,要用什么條件才能放了二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