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相見
- 永樂合伙人
- 半老夫子
- 2070字
- 2024-06-13 13:19:35
朱棣的一番話似是自剖,又是在說給姚廣孝聽,清清楚楚地告訴姚廣孝,他朱棣不是卸磨殺驢之人,他不會學他爹濫殺功臣。
士為知己者死,姚廣孝遇上朱棣也算得上一場君臣相得,一番發自肺腑之言讓姚廣孝涕淚橫流,礙于出家人的身份,姚廣孝只是起身深深地給朱棣打了一個稽首。
再次站起身來,一雙三角眼中已經恢復清明,老和尚緩緩開口道:“殿下,馬喆對貧僧的評價并沒有錯,不管殿下因何起兵,都不該由貧僧去挑起這個頭。
天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貧僧確實是罪魁禍首,就算千刀萬剮都不足以平民憤,但貧僧從未后悔能夠輔佐殿下成就大業。
眼下最要緊的是抓緊時間渡過長江,進入京城控制中樞。只有掌握中樞,殿下才能名正言順調動整個大明的力量。
不管興化有多強大,都不過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勢力,就算一時不能拿興化如何,時間拖得越長,對我們越有利。
等到我們也打造出一支媲美興化的火器軍隊,那個時候興化還有什么優勢可言,至于征伐倭國更是虛無縹緲之事。
就算倭國真有金山銀山,那金山銀山就在那里,一時半會兒也搬不走,等到我們解決了馬喆,打造舟師海船,我們自己去取又何妨。
不過殿下的擔憂也有道理,現在必須要穩住馬喆,鑒于馬喆對貧僧的敵意,貧僧就不去人家那里惹人厭煩了。殿下可以再安排一人配合鄭公公與馬喆談判,只要能夠穩住馬喆,我們適當付出一些代價也可以接受?!?
“老和尚說的不錯,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抓緊時間渡江,打進京城,不過在此之前孤要親自會一會馬喆,看一看這位后起之秀究竟有多少本事。
鄭和,你現在立刻返回興化,向馬喆約定時間,后天巳時正孤在界河橋邊等他相見,若是巳時馬喆不來,孤就當他是孤的生死之敵?!?
鄭和神情一凜,知道朱棣已經做好了與馬喆面對面談判的準備,兩個人見面若是談不攏,就沒有了轉圜余地,除非一方戰敗,重新進行談判。
既然燕王接手接下來的談判,他們這些下屬要做的就是給雙方鋪平談判的道路,鄭和立刻向朱棣告辭,快馬趕回興化城。
返回興化城已經是第二天上午,來到縣衙門外通報了一聲,不長時間宋時明便迎出來,將鄭和請進二堂小會議室。
馬喆已經在小會議室等候,見到馬喆鄭和抱拳行禮道:“見過馬知縣!”
“鄭公公有禮了!”馬喆抱拳回禮,請鄭和坐下后問道:“關于征伐倭國之事,燕王殿下如何答復?”
“我家殿下希望明日巳時在界河處相見,親自與馬知縣詳談,如何行止皆由殿下與馬知縣定奪。”
馬喆挑了挑眉微微一笑道:“看來長江上有了好消息,燕王擔心本官抄了他的后路,現在急需穩住本官?!?
鄭和瞪大了眼睛,他怎么都不會想到如此機密之事,馬喆是怎么知道的,難道燕軍內部有馬喆的細作。就算是細作也要身居高位才能知道內情,不然根本不會知道陳萱投誠之事。
強忍著心中的震驚,鄭和穩住心神道:“咱家只是一個內侍,如此軍國大事咱家并不知曉?!?
馬喆也不繼續追問,鄭和雖然掩飾的很好,但是一雙眼睛早已出賣了他的內心。看來自己猜對了,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到了江防都督陳瑄投誠的時候。
眼下正是一個好時機,趁著這個機會,正好可以在燕王手里要一些好處,這些好處能不能兌現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將是將來興化軍行動的理由。
“鄭公公,你回去稟報燕王,就算本官樂意之至,明日巳時本官準時到達。”
————————
翌日巳時正。
燕軍與興化軍前后抵達界河石橋邊,雙方將談判地點選在了橋邊的八角亭內。兩方經過協調之后,各派一個百戶的人馬守衛在亭子周圍,確保雙方主帥安全。
燕軍方面朱棣還是堅持帶上了姚廣孝,興化軍方面是馬喆帶著宋時明。
雙方見面后,朱棣驚訝于馬喆的年輕,弱冠之年竟然能有如此才能,這樣的人才若是能臣服于他的麾下,他一定不吝于破格使用。
朱棣打量馬喆的時候,馬喆也在打量朱棣,朱棣看起來有四五十歲的樣子,大概是常年帶兵打仗,面容比實際年齡要顯得滄桑一些,但卻在滄桑中透著勃勃的英氣。
馬喆心中暗暗感慨,難怪姚廣孝第一眼就看中了朱棣,覺得朱棣就是他將要輔佐的明主。
馬喆主動退讓將主位讓給了朱棣,畢竟人家是親王,又比自己年齡大,馬喆選擇坐在朱棣對面,姚廣孝與宋時明打橫陪在兩側。
雙方坐定之后,馬喆從袖子里拿出一個一尺多長的小盒子,打開盒子從里面拿出一個物件推到朱棣面前道:“燕王殿下初次見面,一個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朱棣從盒子里將物件拿到手里,發現是一個黃銅的管子,管子兩頭還鑲嵌一塊透明的琉璃,做工很是奇巧,一看就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在手里把玩了一會兒,朱棣也不知這么個小物件是個什么東西,便笑著問道:“聽聞興化城能工巧匠不少,這物件甚是精巧,不知有何用途。”
馬喆從朱棣手中將管子接過來,一手握住一頭,輕輕一拉管子拉長,朱棣才發現原來是兩根一粗一細的銅管套在一起的。
將細管的一頭對準朱棣的眼睛,馬喆笑道:“燕王不妨貼著眼睛向遠方望一望。”
朱棣依言舉著管子向遠方望了望,當即嚇了一跳,他的眼前出現了一張倒著的大臉,不是朱能又是誰。
只見朱能一張大臉上滿臉的絡腮胡須,正緊張地望向自己這邊。朱棣略微估摸了一下,便算出朱能距離自己有多遠。
雙方之間的距離至少都有五百步,這么遠的距離,竟然能將人的相貌看的清清楚楚,纖毫畢現。雖說人頭是倒著的,但并不影響對遠方的觀察。
這東西有大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