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律法
- 永樂合伙人
- 半老夫子
- 2071字
- 2024-06-23 12:44:04
朱棣臉色鐵青地就要揮手將這鎮江主簿拿下,卻被馬喆攔了下來。
“陛下,這個人不管他說的對不對,至少他沒有說假話,一個國家不能因言治罪。不然還有誰敢說真話,這個人說這些話并沒有觸犯《大明律》,也沒有忤逆陛下,陛下不能因此治他的罪。
律法不因嚴苛而讓人折服,而是以公平讓人信服,不能因為這個人是平民百姓就從嚴治罪,這個人是權貴就從輕發落。
雖說天下間不公平之事十之八九,但是做為天下最高執政者,若不能秉承一顆公允之心,上行下效之下,天下必然糜爛。”
‘律法不因嚴苛而讓人折服,而是以公平讓人信服’。朱棣喃喃自語反復念叨著這兩句話,時而眉頭微蹙,時而嘴角上揚,眾臣皆是大氣不敢出,生怕下一刻皇帝的暴風雨就降臨在自己的頭上。
終于朱棣重新睜開眼盯著馬喆問道:“馬先生是說大明的律法不公平嗎?”
“陛下!律法的制定取決于制定律法之人的心中所想是什么,歷朝歷代的律法似乎第一條都是朕即國家,皇帝就是國家,皇帝是言出法隨。
也就是說任何的法都在皇帝之下,律法無法約束皇帝的行為,這就造就了一些不自律的皇帝出現各種奇葩行為,不受律法約束,再沒有道德觀念,那只能是想做什么做什么。
正因為皇權不受約束,因此延伸下來的權力也一樣不受約束。打個最淺顯的比方,皇子殺了一個平民和平民殺了一個皇子,哪一個罪更大?”
朱棣想都沒想便道:“那當然是平民殺皇子罪大,這都涉及謀逆了,按律當誅九族。”
“陛下憑什么就說平民殺皇子就是謀逆,難道就不能是正當防衛?你這就是典型的因人定罪,而不是因律定罪,這就是晚輩所說的律法因公平而讓人信服。
執法者的出發點就沒有想要公平,又何來公平可言。因此晚輩可以毫不避諱地說大明審理的案件,只要雙方階級不對等,就沒有一件公平的。
若是陛下不信,我們不妨查一查案宗,看一看到底有多少冤假錯案。”
朱棣臉黑如墨,馬喆這是一點兒不給他留情面。
“馬先生,你也別說朕因私廢公,就是你馬先生能做到大公無私嗎?就說你興化的基業將來會傳給誰,你最親近的人出事,你會不會主動回護他?”
“陛下!人有七情六欲,對親近之人有感情再正常不過,但這不是因私廢公的理由。我興化的律法第一條就是興化律法之下人人皆平等,也就是說在興化,上到晚輩下到販夫走卒,犯了同樣的罪就是同樣的處罰。
不因你是公卿仕宦就能免罪,也不因你是黔首百姓就罪加一等。但在律法平等的前提下,也給了一些特定人群律法豁免權。”
“馬先生能夠保證你的麾下官吏不會徇私枉法嗎?在興化誰有律法豁免權?”
“人心自私,這是天性,晚輩從不敢奢望所有人都能秉公執法,但是有法不依與無法可依是兩回事,至少來說有法不依,執行者知道自己這么做是在犯罪,很有可能會被抓住把柄成為自己一生的污點。
而無法可依,那就只能是誰權力大,誰說了算,朝堂上皇帝是一言堂,地方上布政使司是布政使是一言堂,府衙里知府是一言堂,縣衙里知縣是一言堂。
晚輩曾經聽過一句話,覺得甚是有理,這句話就是——絕對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朱棣很是膩歪這句話,都當皇帝了還不能隨心所欲,這皇帝當的也著實無趣,然而朱棣是個有所作為的皇帝,他很清楚自己想要做一番事業給他爹看,那就要克制自己的思想,不能隨心所欲。
以己度人,自己能夠克制自己的思想,子孫后代都能克制自己的思想嗎?
他這會兒終于明白歷朝歷代的皇帝在坐穩天下之后都要制作出一部祖制,無論是李世民的《帝范》,還是他老爹的《皇明祖訓》都是在擔心后世子孫不肖。
祖制就相當于一個緊箍咒,若是后世子孫做出出格的事,朝臣就會拿祖制說事,皇帝可以不聽朝臣的,但不能不聽祖宗的,至少明面上不能不聽。
當然若是都聽祖制,朱允炆也不會削藩,朱棣也不會造反,可見祖制也不是萬能的。
朱棣明白馬喆說的對,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可是祖訓這東西就是一個雙刃劍,既能約束皇帝的行為,也能僵化國家的體制。
“馬先生有沒有想過,現在制定的律法,將來不一定適合,正如先生所說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一說,等到生產力突破后,現有的律法不但不能成為前進的基石,還有可能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陛下,哪有千年不變的律法,凡事都要與時俱進,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弊病,依葫蘆畫瓢只能畫其皮,不能畫其骨。
律法每一年都需要修訂,舍去不合時宜的,增添新的律法。每一個法條的誕生,其背后都有一個悲傷的故事。
打個比方,鬧市中有人騎馬狂奔算不算犯法?可能在權貴眼中,賤民如螻蟻,撞死幾個無關緊要,但是這對一個國家的公信力是巨大的損害。
因此鬧市中一定不能騎馬狂奔,違法者一定要受到懲處,不管是什么人,都要一視同仁。
其他的例子也有很多,往往最先踐踏律法的都是權貴,因為他們有恃無恐。
另外鄉村的私刑一定要杜絕,不能讓私刑代替公理,這是國家拱手將權力讓渡給士紳豪強。”
朱棣非常贊同這一點,點頭道:“馬先生所言極是,律法就該定期修訂,私刑是對公權的一種挑釁,太史公言:‘俠以武亂禁’說的就是私刑的危害。
民間私刑甚重,尤其是對通奸的處置太過殘忍,朕聽說一些地方會將通奸的女人身體上綁上石頭裝入籠中沉入河塘,將人活活溺死。
且不說女人所犯之罪到底該不該判死刑,就算是死刑也該是官府進行公開審判,而不是民間自行私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