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推演(一)
- 永樂合伙人
- 半老夫子
- 2139字
- 2024-06-13 21:10:58
朱棣舉著銅管這邊瞅瞅,那邊看看,越看越是喜歡,越是喜歡就越是心驚。這東西可是軍國利器,馬喆就這么輕飄飄地送了出來,可見興化這樣好東西還有很多。
看了好一會兒,朱棣才戀戀不舍地將銅管推回去,裝進盒子中,對馬喆抱拳道:“咱半生都在軍營廝混,是個粗人,這東西一看就是好東西,不知這東西可有名號?”
“晚輩稱之為望遠鏡,興化大匠則說的有些夸張,將這東西叫做‘千里鏡’,只能望遠幾里,何談千里。然而軍中將官對這個名字頗為喜好,絲毫沒有把晚輩的話放在眼里,‘千里鏡’便成了這東西的名稱。”
朱棣輕拍著裝著望遠鏡的盒子哈哈大笑道:“‘千里鏡’這個名字好,有了它帶兵作戰,觀察敵情就有更多的選擇。
夜不收也不用抵近查探軍情,這對夜不收的安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千里鏡’這個名字名副其實。馬先生送本王如此大禮,本王來的匆忙也沒有準備什么好的禮物。
這枚玉佩乃是先帝所賜,就送與馬先生,聊表謝意。”
說著朱棣便將腰間的玉佩解下來遞給馬喆,請馬喆收下。
馬喆沒有推辭,雙手將玉佩接過,笑著說道:“長者賜不敢辭,多謝燕王厚賜,這枚玉佩晚輩定當留作傳家寶,傳之于子孫。”
看到燕王與馬喆相談甚好,姚廣孝一顆懸著的心多少放下了一些,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接下來的談判也會輕松一些。
若是因自己的緣故導致談判失敗,姚廣孝覺得自己就是燕王的千古罪人,自己萬死難辭其咎。
好在雙方見面,馬喆給足了燕王面子,以晚輩自稱,這讓姚廣孝心里好受了一些。
談判進入正題,朱棣率先開口道:“馬先生主政興化,政通人和實乃經世濟用的大才,屈居于興化一地實在是屈才了,本王有意邀請先生入幕,宰輔天下。”
馬喆站起身來望著官道旁邊一片片已經金黃的稻田,指著稻田問道:“燕王,你覺得這一片片的稻田,最后落到百姓手里的能有多少?”
朱棣雖不知馬喆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但他并不是不知民間疾苦的紈绔,面對馬喆的問題,朱棣實話實說道:“老百姓一畝地的收成除去種植成本,以及繳納賦稅佃租,能夠落在手里三四成都是官吏不貪,地方豪強沒有巧取豪奪。”
“既然如此,那么燕王登上大位之后,能否做到減輕百姓負擔,讓百姓多剩個三五斗?”
朱棣很想拍著胸脯說自己當上皇帝,一定會輕徭薄賦,減輕百姓負擔,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可是這話說了他自己都不信,更別說是別人。
就算他當上皇帝,大亂之后,功臣的功勞需要賞賜,殘破的城池需要修繕,邊墻外的韃靼需要投入更多的錢糧防御反擊。
可以說朝廷處處要錢、這天下不但不能減稅,有可能還要加大徭役的征發,可是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不苦一苦百姓又能如何。
“馬先生,本王知道先生愛民如子,不忍看到百姓受苦受難,但朝廷如今到處風雨,正是需要大量的錢糧勞役的時候,這個時候也只能苦一苦百姓,等到天下安定,本王一定輕徭薄賦,讓百姓恢復生息。”
“燕王,晚輩冒昧問一句,燕王在起兵之后除了定下一個奪取大位的目標之外,可有想過登上大位之后如何治理這個國家嗎?”
朱棣愣住了,如何治理這個國家,他沒想過啊!他可是打著恢復祖制的旗幟起兵的,要是整日想著如何治理這個國家,那不是與祖制背道而馳嗎?
“馬先生,我大明自有祖制在,只要遵循祖制,何愁天下不寧,百姓不興。”
“既然燕王要遵循祖制,那么晚輩就按照嚴格遵守祖制的方式推演一下大明的興衰,燕王可有興趣聽一聽。”
姚廣孝眸光一閃,心中暗暗吃驚,這馬喆有什么本事,竟然敢妄言推演未來,就算號稱神相的袁珙也不敢說自己能推演未來。
這馬喆不是真有本事,那就一定是在故弄玄虛,姚廣孝打起精神,一旦發現馬喆在故弄玄虛,自己一定當場揭穿他的真面目。
朱棣不知姚廣孝心中所想,聽到馬喆能夠推演大明興衰,當即來了興趣,他也想知道大明將來究竟會如何。
“好!馬先生請開始推演。”
“太祖皇帝驅逐韃虜恢復華夏登基稱帝后,皇族主要有兩個分支,一個是以太祖為祖宗的主脈,另一個是以南昌王為祖宗,現在的靖江王為傳承的一脈,晚輩可有說錯?”
朱棣搖頭道:“沒錯,伯父與堂兄還有侄兒守謙早亡,伯父這一脈人丁不興,由于建文倒行逆施,侄孫贊儀至今未能就藩。”
“既然沒有問題,那就接著往下說,按照大明祖制,太祖欽封的親王,要世襲罔替一直傳承下去,親王生子為郡王,也是世襲罔替一直傳承下去。
郡王生子為鎮國將軍,一樣世襲罔替一直傳承下去,鎮國將軍生輔國將軍、輔國將軍生奉國將軍、奉國將軍生鎮國中尉、鎮國中尉生輔國中尉,輔國中尉生奉國中尉。
請問燕王殿下有沒有算過,從太祖繼位到現在,宗室人口增加了多少,燕王可有算過?”
朱棣常年駐扎在邊塞,并不參與宗正府事宜,皇族現在有多少人口他并不清楚,與其他藩王相比他的子嗣在諸藩中少的可憐。
但他就算粗略估計,按照每個親王五個子弟估算,如今大明食郡王祿的宗室至少都有百人,更別說還有親王爵位在不斷增加。
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這個數量將會翻著翻的增加,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宗室俸祿,用不了多少年,大明的歲入都不夠給宗室發放俸祿的。
更何況這些宗室還會有莊田、土地供養,這些土地朝廷并不能征收一文錢的賦稅,宗室占據的土地越多,朝廷能收上來的賦稅就越少。
想到這里朱棣臉色蒼白,放在石桌上的手都不由顫抖起來,他這會兒有些理解建文迫不及待的削藩的做法了。
站在藩王的立場上,覺得建文如此不顧念親情,視他們這些親族長輩如洪水猛獸,站在建文的立場上他卻看到了宗室快速繁衍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