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得到燕王允準的情況下,鄭和并沒有談判的權力,只能達成初步的意向,馬喆的意思是興化陸師人少,負責海上運兵,以艦炮對防守倭國軍隊進行炮擊,掩護燕王麾下軍隊登陸倭國。
雙方接下來的詳細談判,需要燕王朱棣的允準。因此在達成初步意向之后,鄭和也快馬返回揚州,向朱棣稟報關于征伐倭國的事宜。
提前一天回到揚州的姚廣孝已經向朱棣稟報了馬喆不愿歸順燕軍的消息,即使燕王入主京城,掌握了中樞的權力,興化也要求獨立于大明之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馬喆這樣的表態已經很不給朱棣面子,好在姚廣孝帶回的不全是壞消息,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興化愿意與燕軍貿易,只要燕軍有拿的出手的物資銀錢,興化方面明確表示不收寶鈔。
一個更大的好消息是江防都督陳萱派心腹之人悄悄面見朱棣,表示愿意歸順燕王,為燕王提供舟船以助燕軍渡江。
朱棣大喜過望,立刻派兒子朱高煦帶人到江邊與駐扎在揚州對面的鎮江江防都督陳萱接洽,鄭和趕回來的時候,朱棣正在與姚廣孝商議對陳瑄的封賞。
見到鄭和回來,朱棣趕緊將鄭和召進中軍大帳,鄭和行禮后朱棣便急切問道:“鄭和,你急匆匆趕回來是不是發生了什么變故?”
“殿下!確實有一個新的變化需要殿下做主,馬喆提出要與我軍聯合征伐倭國,興化出水師,我軍出陸師。”
朱棣皺眉道:“眼下靖難之戰勝負未分,我軍哪有余力去攻伐倭國,再說倭國乃是父皇欽定的不征之國,孤怎能違反祖制。”
“殿下,那馬喆說倭國有一座金山,還有一座銀山,拿下這兩座山,我大明每年歲入至少多增加幾百萬兩。”
朱棣先是眼前一亮,隨后又大怒道:“你也是跟在孤身邊多年的老人了,怎么能連這點是非都分不清楚,這分明是那馬喆得罪了倭寇,對倭寇又無能為力,想要借刀殺人用我大明將士之血達成他馬喆的不可告人之事。”
鄭和趕忙跪下叩首道:“殿下!內臣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馬喆承諾若是沒有找到金山銀山,興化每年賠給殿下二百萬兩銀子。
內臣想著馬喆如此信誓旦旦,想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便著急趕回來請殿下定奪。”
“若是真有金山銀山,馬喆為何不自己去取,何必要分咱一杯羹,可見其人居心叵測。”
“馬喆說他陸師人馬太少,用于防守有余,進攻力量不足,而現在興化水師正在閑置,我軍缺水師,馬喆缺陸師,兩軍聯合正好形成互補。”
朱棣略微沉吟了一下,想著昨日姚廣孝回來時的描述,感覺這馬喆怎么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昨日似乎并沒有什么誠意談判,今日又對著鄭和拋媚眼。
這興化先后的表現前倨后恭,燕軍又沒有做什么切實威脅到興化之事,興化軍如此表現著實有些蹊蹺。
“鄭和,孤聽老和尚回來說,興化軍對孤與自己老和尚有很大的敵意,這是怎么回事?”
鄭和抬頭看了一眼坐在朱棣身旁的姚廣孝,欲言又止。姚廣孝看出了鄭和的為難,大概猜出了接下來要說的話與自己有關。
于是避嫌地起身向朱棣告退,朱棣攔住他道:“老和尚,你我之間還有什么不能聽的,你在場正好也能幫著孤分析一下利弊。”
說著又對鄭和道:“沒有什么事是不能對老和尚說的,你就直接說吧。”
鄭和為難地說道:“殿下,道衍大師!不知道衍大師與興化有什么仇怨,似乎興化上下無人喜歡道衍大師,內臣悄悄問過宋時明,為何對道衍大師如此有敵意?
宋時明回內臣:‘以一己之私利挑動天下大亂,只為滿足自己所學能夠得到施展,若姚廣孝這樣的人多了,這天下還有寧日嗎?
今日姚廣孝能送給燕王一頂白帽子,挑動燕王造反,明日姚廣孝的嫡傳弟子就有可能送給燕王子弟一頂白帽子,挑動燕王的子弟造反,朱家人難道想每一代的繼位都要在兵兇戰危中度過。
每一次戰亂最受傷害的都是黎民百姓,多少百姓因為姚廣孝的一己之私流離失所,死于非命,這樣的人難道還要將他奉為上賓嗎?’
宋時明的話代表著馬喆,可以說馬喆對道衍大師非常反感,馬喆包括興化上下都有著很濃烈的民本思想,偏偏他們又行法家那一套,凡事講依法度行事,聽起來非常的矛盾。”
鄭和說完這番話,姚廣孝算是明白了,這話可是赤裸裸的在挑撥燕王與自己的關系,這要是燕王懷疑自己在培養傳人,接下來會蠱惑自己的子弟造反,他姚廣孝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這個時候表忠心是沒有用的,也許越是表忠心越是起到相反的作用,姚廣孝已經下定決心,燕王一旦登基坐上皇位,自己就躲進寺廟再也不問俗事。
宋時明的話也許有些刻薄,但卻是事實,自己挑撥燕王造反就是想實現胸中所學,至于為此造成的殺孽,只能以后常伴青燈古佛贖罪了。
至于燕王容不容得下自己,對于自己這樣滿身罪孽之人,死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與姚廣孝的沉默應對不同,朱棣對此嗤之以鼻,淡淡開口道:“孤若是沒有反心,老和尚就算說的天花亂墜也改變不了孤的心意。
孤走上了這條路除了逼不得已,也有不服父皇之心,三位兄長都在父皇之前故去,這皇位太子嫡子雄英也英年早夭,父皇憑什么要將帝位傳給一個庶孫。
就算是允熥坐上皇位,孤都不會不服,一個庶子有什么資格坐上皇位。孤就是要讓父皇看一看,他選朱允炆就是選錯了,是他老糊涂了。
孤不但要奪了朱允炆的皇位,還要打造一個大大的盛世,讓父皇看一看沒有選孤對大明是多大損失。至于所謂的蠱惑孤的子孫造反,更是無稽之談,孤不會給后世這個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