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征倭
- 永樂合伙人
- 半老夫子
- 2179字
- 2024-06-20 21:27:36
馬車穩穩地停在鎮江府衙門前,朱棣降階相迎,一副對城外興化軍的示威似乎絲毫不知情的模樣,算是沒有讓馬喆的面子徹底落在地上。
馬喆與朱棣互相問候寒暄,既然朱棣給面子,馬喆也沒有必要因為在碼頭被輕視而不悅。
朱棣是聰明人,并沒有在馬喆面前擺皇帝的架子,非常爽朗地大笑道:“馬先生,一別經月朕甚是想念。”
“多謝陛下掛念,晚輩受寵若驚。不過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陛下的臣屬似乎不怎么歡迎晚輩。”
好話誰都愛聽,不管真情假意,至少在面子上朱棣并沒有如那些儒生官吏般擺出一副讓人生厭的嘴臉。自己不爽,馬喆不介意給這些官吏上點兒眼藥。
朱棣臉上的尷尬一閃而過,隨即拉起馬喆的手笑道:“不提這些腌臜事,朕在府衙備下薄酒,你我二人今日把酒言歡。”
被朱棣這么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油膩大叔拉著手,馬喆感覺渾身不自在,又不好意思將手抽回來,落了朱棣的面子。
強忍著心中的不適,終于隨著朱棣來到鎮江府衙花廳,二人分賓主落座,其他文武群臣在內侍的引導下,按照品級分坐在四周。
酒菜上來后,隨侍在朱棣身后的鄭和給二人斟酒布菜伺候,馬喆對這種服務倒是沒什么不適,后世的星級酒店,這種服務也是平常。
幾杯酒下肚,打開話題,朱棣開口道:“咱是個粗人說話不喜歡繞來繞去,前些時日馬先生同鄭和說的征伐倭國能夠掙到銀子的事還算不算數?”
馬喆微微一笑道:“只要我興化沒有獨立行動之前,征伐倭國這件事什么時候都有效。”
朱棣一拍桌案,道:“好!這件事咱干了,不知馬先生打算讓咱出多少兵?事成之后,收益如何分?若是不成這損失馬先生還包不包賠?”
連環三問,看來朱棣是真缺錢了。
別看朱棣現在當了皇帝,除了馬喆控制的區域之外,北方還有很大一片土地都還沒有歸降朱棣,尤其是以鐵鉉為首的山東軍隊,更是對朱棣派去招降的使者破口大罵,多虧鐵鉉是讀書人,知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不然使者都得被鐵鉉給砍了,這個鐵憨憨回回讀書人就是一根筋,朱棣打算秋稅下來之后,就立刻整頓兵馬將鐵鉉給滅了。
眼下秋稅還未解至,大明朝廷國庫空虛,因此朱棣急需新的財源彌補國庫。
馬喆沉聲道:“朝廷只要出一萬精兵足矣,事成之后,興化與朝廷五五分成,事若不成出兵費用全由我興化承擔,興化單方面補貼朝廷二百萬兩白銀。”
朱棣聽得口水差點兒流出來,這興化是真有錢啊,一張嘴就是二百萬兩白銀,要知道大明國庫的銀子現在全加起來也沒二百萬兩。
“馬先生此言當真?”
“晚輩愿與陛下簽訂條約,若晚輩沒有做到,此條約布告天下,晚輩將失信于天下,誰還愿意與晚輩來往。”
“朕不是不信你,只是覺得一萬人馬滅一國是不是太少了?”
“誰說我們要滅了倭國了,那破地方整日不是地震、就是海水倒灌,傻子才想著占了那破地方。咱打倭國是為了求財,只要拿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其余的地盤就給倭人留著自己管。”
“若是不將倭國納入大明的版圖,那些倭人在我大明撤軍之后,還能繼續履行與我們簽訂條約嗎?”
“若是我們不在倭國留下足以震懾他們的力量,他們當然不會乖乖聽話,但倭國多山平原土地并不多,人口相對集中在江戶、京都等幾塊平原上。
我們有水師優勢,倭國是島國,草原部落怎么對付我大明的,我們就怎么對付倭國,倭國處處設防就相當于處處漏洞。
與此同時,我們在倭國扶持親我們的勢力,壞事讓他們去做,好處我們自己得,這樣做的好處除了節省占領的人力之外,還能將倭人對我們的憎恨轉移到這些我們扶持的傀儡身上。
如何操作咱華夏有的是這樣的人才,就不用晚輩多說了吧。我們只求財,不管這些傀儡怎么盤剝百姓,只要每年將屬于我們的那份錢交上來,倭國百姓的死活與我們何干!”
朱棣聽得后背發涼,心中暗暗思付:這倭人是怎么得罪馬喆了,竟然對倭人如此痛恨。
“馬先生,若是對倭人逼迫太狠,會不會讓倭人團結起來,跟我們拼命,反正橫豎都是一死,還不如拼一把。”
“我們當然不能讓倭人團結起來,一盤散沙的倭人才是好倭人,反正倭人現在也是一片混亂,各地的諸侯割據一方。
只要我們保持各方平衡,不讓一家獨大,倭人就翻不出什么大的水花。”
談到這會兒,朱棣心中已是明了,興化已經做好了一切的預案,只要他下定決心,隨時都能出發。
兩人就征倭事宜達成了協議,具體如何操作,自有下屬的文武官員對接,還用不著兩人親力親為。
朱棣轉換話題道:“朝廷眼下雖說大部歸心,但淮北、山東還有不臣,朕打算回去之后便起兵北上拿下淮北、山東。
那鐵鉉著實可惡,當年為了與朕對抗,竟然詐降騙朕進城,朕差點兒就死在了濟南城門下,為了守住濟南城,鐵鉉甚至將父皇的牌位掛在濟南城墻上,讓朕投鼠忌器,不敢用砲石攻擊城墻。
如今朕即天命,鐵鉉依然冥頑不靈,這一次朕一定要將這回回腌臜貨碎尸萬段。此次北征,朝廷國庫空虛,興化能不能在錢糧方面協助朝廷一些,為朝廷大軍提供保障。”
朱棣提到鐵鉉,說話的聲音都是咬牙切齒,可見對其的怨念到底有多深。馬喆不吝以惡意猜測鐵鉉,那就是鐵鉉已經沒有退路。
鐵鉉很清楚,他把朱棣得罪的太狠,即使是投降,朱棣也不會放過他。還不如強硬到底,拼死一戰,就算死也能落一個忠臣的名聲。
二人已是不死不休的關系,想到這里馬喆微笑道:“陛下若是缺錢,興化可以先借貸兩百萬兩銀子給朝廷,朝廷以興化賦稅做抵押,按照大明民間借貸給付利息如何?”
朱棣大喜,有這兩百萬兩銀子打底,自己北征的錢糧就有了保證,此時朱棣越看馬喆越順眼,心中暗想:就算那幾縣之地交給朝廷管理,也不一定有這么多出息,還不如交給馬喆管理,每年的收益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