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取舍(下)
- 永樂合伙人
- 半老夫子
- 2020字
- 2024-06-06 09:23:09
宋時明沉思了片刻問道:“這些事登上最高位置不是更方便去做嗎?掌握更大的權力,才能做更大的事。”
馬喆搖搖頭道:“我以前讓推薦你讀《宋史·王荊公傳》,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感悟?”
“主公是說站到更高的位置,反而無法真切地看到百姓真正的疾苦,王介莆變法的本身并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改善趙宋的國庫的虧空。
因此在制定國策的時候,最優先的選項是保證朝廷的收入,地方上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肆意地逼迫百姓借貸,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收益。
至于百姓的死活,與肉食者何干?”
“若是以百姓民生為著眼點是否可行呢?”馬喆追問道。
宋時明幾乎沒有思考便脫口而出:“這肯定不行,即使定下稅收目標,這些地方官還想盡一切辦法貪墨,若是不定目標,有可能國家一文錢稅都收不上來。”
說完這些話后,宋時明愣住了,這不就是馬喆所說的情況嗎?
宋時明苦笑道:“原來如此,想要推進一場變革,首先要有足夠支持變革的人才,以大明如今的態勢,別說有人支持了,不站在所有官吏士紳的對立面成為人人喊打的亂臣賊子,已經算是他們手下留情了。”
馬喆微微頷首道:“那個位置看起來誘惑無比,實際上真正能君臨天下的,縱觀青史也沒幾個人做到,大多數時候都是妥協后的達成的平衡。”
“既然我們決定不參與燕王與朝廷的爭斗,又為何要對燕王冷眼相待,我們今日所為在燕軍眼中可談不上友好。
若我是燕王,一定咽不下這口氣,主公難道不擔心燕王會派兵攻打我興化城嗎?”
馬喆冷笑一聲道:“面子是自己掙的,不是別人給的。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必須拿出我們的實力,我們要用實力讓燕王知道雖然我們不干涉他與侄子爭奪大位,但是興化的獨特地位不得撼動。”
“宋太祖有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無論是誰坐穩了天下,也不會容許京畿之側有一個國中之國。
只要讓燕王或朝廷騰出手來,必然會對我們下手,我們總不能一直被動防御吧!”
“我就是要倒逼著他們做出改變,你可知有一種效應叫做鯰魚效應?”
宋時明搖頭道:“沒有聽過,講的是什么?”
“極西之地有漁民捕撈沙丁魚,由于長途運輸,會導致大量的沙丁魚死亡,給漁民造成大量的損失。有漁民找到了一個好辦法,能夠保證沙丁魚減少死亡。
那就是在裝滿沙丁魚的水槽里放入一條性格兇猛的鯰魚,鯰魚在陌生的環境里會不停的在水槽中來回游動,使得沙丁魚也會不停游動以躲避鯰魚的攻擊。
沙丁魚來回游動,保持了活力,即使在海上連續航行幾天,也只有少量的沙丁魚會死亡,這就是‘鯰魚效應’。”
宋時明何等聰明,馬上就明白了了馬喆的意思,沉聲問道:“我們就是那條放入水槽中的鯰魚?”
“不錯!無論是燕王坐了那個位子,還是建文坐那個位置,我們都是他們切實的威脅,他們對我們絕對是如鯁在喉,恨不得讓我們去死。
想要戰勝我們就必須找到戰勝我們的方法,找到戰勝我們的過程就是富國強兵的過程。”
“主公就不怕我們與朝廷之間的仇恨越結越深嗎?”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做好了承擔一切后果的準備,再說我們不是已經準備了退路嗎?”
“東番島離大陸這么近,一旦朝廷重視水師,朝廷隨時能對東番島發動攻擊,東番島也并不安全。”
馬喆微微一笑:“我們就是要逼著他們走出去,我們這個民族已經在這片大陸上內卷了幾千年,是到了該向外走的時候了。
想要打破內卷就必須要開拓更多的生存空間,指望肉食者主動推動向外的開拓難于登天。”
“開疆拓土自古都是帝王的最大功績,為何帝王沒有向海外擴張的動力?”宋時明疑惑地問道。
“這就涉及到統治者的統治成本,在大陸上,無論多遠,只要官道暢通,采用快馬接力的方式,就算最南邊的廣州到京城八百里加急也就幾天時間。
一旦地方有變,朝廷很快就能知曉,及時作出反應,而海上航行,動輒以月甚至以年計算,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若是大量開疆拓土,最后有可能給別人做了嫁衣裳,誰會有這樣的動力。”
“統治者難道不知道一旦人口增長太快,土地承受達到一個峰值,就會出現各種矛盾,甚至會動搖帝國的根基。”
“知道又如何?只要天下太平,人口就是財富,人口越多,肉食者得到的好處就越多,原本一個佃戶佃租一畝地交三成租子,有了競爭者可能就要四成,甚至是五成。
這就是內卷的可怕,不用肉食者動手,窮人自己內卷就會將租子抬上去。直到達到一個峰值,窮人再也無法活下去,于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亂。
互相廝殺之下,人口大減,土地出現大量的剩余,一個幸運兒成為了最后的贏家,再一次開啟新的輪回。這時候老百姓只要不懶,官府只要不盤剝的過分,都能活下去。
這就是歷代王朝很難超過三百年的根本原因,因為在沒有新的土地耕種技術出現之前,三百年左右是人口發展的極限。”
盡管這樣的話宋時明已經聽過不止一次,再次聽到宋時明的耳朵里,還是讓他不寒而栗。他囁嚅著嘴唇想要說些什么,卻嘆息一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宋時明的神情馬喆看在眼里,知道他的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心理沖擊,幾千年的慣性思維在這一刻已經徹底崩塌。
“今天就到這吧,明日說不定我們還要會一會燕王的軍隊,看一看這位號稱‘小徐達’的塞王有多少斤兩。”馬喆適時結束了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