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北大與師姐
這一年,英國迎來歷史上的第一個女首相,侯賽因同志正式成為伊拉克總統,而創造了江漢奇跡的南韓獨裁總統樸某人也迎來命運的審判。
這一年,陽歷1月1日,中美建交,農歷大年初一,喬公訪美,兩國開始了長達十年的蜜月期,這一年,他又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同是這一年的春天,被沙塵暴籠罩下的首都京城,一眼望去整個天空幾乎都呈現橘紅色,宛如一座沙漠之城。
北大燕園,文史樓,閱覽室。
蘇亦感覺身體傳來一陣晃動,眼皮蠕動,還沒有適應透入的光線,鼻息就傳來一陣綿軟的芳香。
“蘇亦,醒一醒!”
蘇亦睜開眼睛,一張俏臉闖入他的視線之中,明艷動人,笑靨如花,瞬間,眼神呆滯。
“睡傻了?都不認識我了?”
許婉韻晃動了自己纖細的手指,臉上笑得越發燦爛。
蘇亦悵然若失,宛如從一個漫長的夢境之中被抽回現實,神情飄忽:“婉韻姐,噢,你也在這里嗎?”
許婉韻笑容不改,“是啊,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這話,把蘇亦給整不會了,但怎么有些熟悉感啊?
張愛玲《愛》的名言?
好像在云大讀博的時候,有師妹跟他表白的時候說過。
哦,對!自己此刻是在北大的文史樓閱覽室,而不是在夢中的云大歷史博物館——會澤院一樓。
而眼前明眸皓齒的女子,不是他的師妹,而是他北大考古專業的同門師姐——許婉韻。
去年,一起跟他同級拜入北大考古泰斗宿柏先生的門下,因年紀比他大,以師姐相稱!
見他還在神情恍惚,沒有回過神來,這一刻,許婉韻不再開玩笑,而是柔聲道,“做噩夢了?”
蘇亦點了點頭。
“夢到啥了?”
蘇亦道:“夢到我考了三次北大,全落榜了!”
許婉韻笑:“好吧,這個確實是噩夢。不過你作為北大最年輕的研究生,16歲的少年天才,你三次都落榜,那別人怎么活。
再過三年,你已經留校北大教書了,不對,說不定不需要三年,你就提前留校了呢。
你這個夢,完全就是杞人憂天!”
“婉韻姐,借你吉言。”
“留校的事情暫且不說,先處理一下眼前的事,不然,大家都在笑話你這個小師兄呢!”
說著,許婉韻的手指指向被他壓在桌面上的《文物》期刊。
蘇亦望向期刊上的文章《江南地區印紋問題學術討論紀要》,有些懵。
“婉韻姐,文章咋了?”
“文章上的印紋快要被口水拓印到你的臉上了,趕緊擦一擦!”
許婉韻一邊輕笑著,一邊拿出手帕幫蘇亦擦拭口水,動作輕柔,充滿關愛。
望著一襲綠色軍大衣,明艷動人的女子,蘇亦的腦海之中,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
在漫天的沙塵暴之中,躲在文史樓閱覽室一角讀書,佳人在側,美眸流光,動作輕柔的為他擦拭口水,這一刻,閱覽室書本的墨香比以往都濃郁了一些。
“婉韻姐,還是我來吧!”
“哎喲,小弟弟,還會害羞了呢!”
蘇亦臉色一窘,連忙轉移話題,“婉韻姐,找我有事嗎?”
此刻他已經清醒過來,但他剛才也沒說謊。
前世本科就讀廣美,后來因為某個執念,三戰北大,屢戰屢敗,無奈調劑云大。
就算如此,他也不愿就此沉淪,為了跟北大的博導混個臉熟,讀研三年,他都成了學術會議的混子,三年又三年,三年何其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對北大的執念起了作用,一年前,他在考古工地實習,暈厥過去,醒來就回到這個年代,成了新會一中的15歲少年,父母均是廣州美院的老師,爺爺更是大畫家關山月的老同學,執教一生,桃李滿天下,按理說,就算讀研也應該選擇廣美才對,偏偏他對北大有執念。
于是,他鉆了時代的空子,拜入宿柏先生的門下,成了北大考古專業佛教考古方向的研究生。
說到執念,他也覺得好笑。
所謂的執念,無非是高中暗戀的學姐,考入了北大,他也想考入北大。
結果,他還沒有考上北大,師姐就去英國讀博,所謂的執念,終成空。
許婉韻自然不知道他的心路歷程,聽到他的問話,才開始說正事,“剛才俞偉朝老師從文物出版社那邊來電話,說你發在《文物》的文章出了一些變故,需要你趕過去一趟。”
“知道具體出了什么問題嗎?”
“具體事情,俞老師也沒有說。”
見到他眉頭緊蹙,許婉韻安慰道,“別多想,說不定是好事呢,你先走吧,東西我收拾,今天沙塵暴有點厲害,路上小心點。”
蘇亦也沒有客氣,道謝之后,作勢要離去,卻傳來許婉韻的聲音,“等等!”
蘇亦疑惑駐足。
卻見許婉韻欺身上前,幫他整理衣角以及凌亂的頭發。
“去吧!”
整理完畢,她才示意蘇亦離去。
這一刻,一股暖流開始在蘇亦的胸腔流淌著。
于是,他突然問道,“婉韻姐,你會彈琴嗎?”
“你師姐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于是,許婉韻就聽到蘇亦離去前,小聲念叨,“從此靜窗聞細韻!”
望著他離開的背影,許婉韻笑罵道:“臭小子!”
周邊有同學好奇地問,“師姐,小師兄在打什么機鋒?”
這個時候,不需要許婉韻回答,就有人說道,“小師兄的詩句,來自唐代李群玉詩作《書院小二松》,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啥意思?”
“小師兄,把咱們北大比作書院,希望讀書的時候,有婉韻師姐給他彈琴呢。”
眾人恍然,望向許婉韻的目光,滿是竊笑。
這時,眾人才正色問道,“師姐,小師兄文章出啥變故了?”
“不會被拒稿了吧?”
“這些年,積攢了不少稿件,好多知名學者都要排隊發表。咱們北大的師長,也有人多次被拒稿。”
“這么說小師兄被拒稿也正常咯?”
“他把自己逼得太狠了!”
許婉韻幽幽嘆息,覺得蘇亦是被少年天才的名頭所拖累,想了想,還是跟了出去。
……
此刻,離開文史樓閱覽室的蘇亦,并沒有慌慌忙忙地跑去文物出版社,而是返回教研室辦公室給俞偉朝老師回電話。
掛掉電話,蘇亦心中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可能身邊有文物編輯部的人,不好意思說得太直白,但明里暗里,都在暗示,有人懷疑他學術造假,需要當面對質。
果然,任何時代的學術界,都不是一塊清凈之地啊。
重回這個年代,好不容易到北大讀研,他內心就有一種急迫感,學術之路,出名要趁早,甚至還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提前畢業,執教北大,以彌補前世落榜北大的遺憾。
這期間,他努力刷論文,不想辜負這段時光,為此,他特意推動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的發掘,就是為了解決中國稻作起源問題。
結果沒想到文章還沒發表,就有人質疑他學術造假了。
這是要斷了他的學術之路啊,用修仙話術來說,就是要毀了他的大道之根!
這還得了!
蘇亦一刻也不想停留,恨不得立即殺向文物出版社,跟《文物》編輯部的人坐而論道!
不過,蘇亦剛下樓,準備騎車趕往文物出版社。
就見到穿著軍大衣的許婉韻一身颯爽的守在車棚前,“你狀態不好,我陪你一起去。”
蘇亦連忙拒絕,是在沙塵暴天氣的情況之下,讓一個女生陪同出行,太不紳士了。
許婉韻卻堅持,“別廢話,趕緊走,你師姐我來北大讀書之前,可是當了好幾年的兵,要說體能,你還不一定比我好呢!”
對方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蘇亦還能說啥,只能騎著二八大杠跟在對方的身后,朝著校外疾馳而去。
蘇亦戴著雷鋒帽、棉口罩,裹著藍色大衣,騎著一輛老舊的永久牌二八大杠,頂著漫天的黃沙,在1979年的京城地安門東大街上被浩浩蕩蕩的自行車洪流裹挾著前行,宛如懷舊電影的畫面,在眼前浮光掠影。
一路上,師姐許婉韻比他還猛,左突右沖,那矯健的身姿,宛如《沙丘》世界里面的沙蟲。
然而,今天的沙塵暴有點猛,從西郊的北大燕園趕往城內故宮,不到二十里的路,他倆騎了快三小時。
因為76年的唐山大地震,京津受影響,原北大沙灘紅樓樓體開裂,原駐紅樓的文物出版社,搬到故宮城隍廟。
得益于故宮院刊編輯部兼職編輯的身份,蘇亦拿著通行證帶著許婉韻從神武門這一側的員工通道進入其中。
蘇亦兩人剛停好自行車,拐到城隍廟院外,就看到外面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穿著灰色中山裝的中年人正在外面來回踱步,翹首以盼,看著他渾身灰撲撲的模樣,顯然在院外等了不短的時間。
中年人,正是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的老師俞偉朝,一見到蘇亦,俞偉朝就連忙招手,見到他旁邊的許婉韻,俞偉朝還愣了愣。
許婉韻笑道,“我擔心這小子心神不寧,在路上出意外,就陪他過來。”
俞偉朝贊許,“應該如此。”
說完,又催促道:“趕緊進門吧,這鬼天氣,不適合在外面閑談!”
許婉韻則道,“俞老師,蘇亦他……”
她還沒說完,俞偉朝就會意,“放心,一會進入里面,蘇亦實話實說即可,剩下的,我來處理!”
這一刻,俞偉朝也殺氣騰騰。
如果有人誣陷蘇亦學術造假,對于蘇亦來說是毀滅大道根基,那么對于俞偉朝來說,則是斷了宗門道統傳承。
都是生死大仇!
這時,蘇亦點了點頭,又望向許婉韻。
“不用擔心我,文物出版社,我比你熟悉。”許婉韻嫣然一笑,然后用僅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你這一次要是文章成功發表了,我就滿足你的心愿。”
“什么心愿?”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聽到這,蘇亦就不困了,師姐這是要以身入局啊!
似乎佳人彈琴的場景,就要在他跟前上演。
這一刻,就算是文物出版社里面,是龍潭虎穴,他也要闖一闖了!
……
ps:打個補丁,本書從第一章到第六十章左右,嗯,也是第一卷《稻作起源》寫的就是發論文以及提前從北大畢業這件事,沒有挖啊挖的情節,挖啊挖的情節,是從第二卷開始寫的。不要總吐槽我為什么沒有進入主線,也不要總是吐槽我為啥一直對話流水賬,不喜勿噴,相逢是緣,作者玻璃心,我自己給你們當神農,愛你們,望憐惜,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