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文史樓這邊熱鬧,歷史系辦公室,靜園二院這邊同樣也很熱鬧。
考古教研室兩位主任,也正在跟歷史系的主任鄧廣佲討論《文物》新一期的文章。
鄧廣佲說,“你們考古教研室,確實扔出一個重磅炸彈,這事,都驚動了周校長了,甚至,今早季校長就給我來電話,還埋怨我們歷史系這邊沒有提前給他打預防針。”
他口中的周校長,就是時任北大校長周培源,至于季校長則是季羨林,對方現在是主管北大文科的副校長,也兼任著東語系系主任。
因此,文史哲三系都屬于他管理業務范圍。
現在歷史系這邊弄出那么大的成果,驚動了校長,他作為副校長卻不掌握新消息,多少有些被動。
蘇秉琦解釋道,“實話實說,這事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主要是蘇亦的文章此前存在爭議,《文物》能不能刊登,還需要找專家論證,只是沒有想到他們竟然同期刊登三篇文章。”
鄧廣佲望向宿柏,“季庚,你的口風也太緊了吧。”
宿柏的回答跟蘇秉琦大差不差,“《文物》那邊的決定,我們也搞不懂,這段時間,大部分都是蘇亦那小子在跟他們的編輯對接,甚至,你也知道,這小子很有主見,又在故宮院刊擔任見習編輯,跟《文物》編輯部那邊同屬故宮,因此雙方的關系也熟,要不是這一期《文物》期刊出來,我也不知道他有三篇文章發表在其中。”
他倆是鄰居,又是北大的老同事,關系更近,說話也更隨意。
鄧廣佲接受這個解釋。
實際上,他也不是一點口風,也不知道。
可以說,這是他擔任歷史系主任之后,系里面出的最大的學術成果。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更不要說,蘇亦文章出變故的事情,他也曾經跟蘇亦本人確認過,甚至還打算聯系北大學報那邊,一旦《文物》卡著文章不給發表,就讓學報發表,只是沒有想到《文物》不但發表了,還一下子扔出來三篇文章。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小覷了《文物》那邊的魄力了。
《文物》這種系統內的頂級期刊,發表一篇文章,跟三篇同發,表現出來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這是復刊以后的首次,又是那么大的成果,怪不得驚動了周校長。
文章還沒正式發表,考古教研室這邊想要低調,免得文章真的出現變故,徒增笑話。
但是現在文章已經發表出來,想要低調已經不可能了。
既然正副校長都要過問,那么歷史系這邊就必須重視。
鄧廣佲跟蘇秉琦、宿柏兩人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親自給副校長季羨林匯報情況。
其實,對于蘇亦,季羨林也不陌生。
他多次從老友周一良口中獲得蘇亦的情況,知道對方雖然在審查階段,卻沒有閑著,依舊在教授“弟子”,而這個弟子,就是蘇亦。
甚至,他這孩子,入學之后,就沒少去東語系蹭課呢。
因此,蘇亦這個北大文科年紀最小的研究生,在分管文科的副校長季羨林那里已經掛上了號。
這孩子確實不負天才的稱呼啊!
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鄧廣佲季羨林兩人又聯袂去校辦給周培源匯報。
路上,季羨林笑道:“季庚收了一個好弟子啊,我可是聽說,你也曾經起了收徒之心?”
聽到這話,鄧廣佲苦笑,“是啊,這孩子確實聰慧,當然,我之所以起了收徒之心,主要還是覺得這孩子年紀太小,不適應田野發掘工作,當時覺得他可能還弄不清楚史學跟考古的真正區別,就給他一個選擇,沒有想到這孩子主意非常正,就是奔著考古去的。”
在北大歷史系,鄧廣佲想要收蘇亦為弟子,已經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沒有想到這事也被季羨林知道了。
這個時候,鄧廣佲感慨,“幸好這孩子不跟著我,不然就真的誤人子弟了!”
季羨林笑道,“這孩子,也算是百年一遇了,就算在近代史學界,也是少有的。”
鄧廣佲感慨道,“確實少有,就算是靜安先生口中的‘甲骨四少’,在他這個年紀,也沒有獲得這樣的成就!而且,這孩子走的也不是傳統金石學的路子,完全就是在復刻思永先生的路子!”
季羨林說道,“他們新會出人才啊,應該說,這孩子家長的師長,是有大學問的!”
對啊,如果家長長輩沒有大學問,怎么能夠培養出來這樣一個近乎于妖的孩子呢!
……
在北大,并非只有師長跟校領導在討論蘇亦,學生內部,也都在討論蘇亦。
尤其是蘇亦的大本營歷史系考古專業。
77-78級的本科生,對刊登在新一期《文物》上的文章,都集體失語了。
尤其是他的兩個小跟班——王訓跟張新,都在心中直呼臥槽。
“我的天啊,小師兄太厲害了。”
“不愧是我們的小師兄了。”
“世界級的成果啊,真的被他挖出來了,太了不起了。”
于是,這一天,蘇亦挖出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遺存這個消息,就通過這兩貨的傳揚,在歷史系不脛而走,然后,在文史哲三系迅速擴散。
于是,北大文史哲三系的課堂上,同學們都在不斷地討論著。
尤其是歷史系的課堂最為熱鬧。
“你們知道嗎?小師兄,挖出世界上最早的水稻了。”
“啊,最早的水稻不是在河姆渡遺址嗎?怎么被小師兄挖出來了?”
“那屬于過去,最新的一期《文物》已經公布出來了。”
“真的假的?期刊在哪里,我也去看看。”
“別跑了,圖書館沒有了,只能去文史樓的閱覽室,不過已經被同學借走了。”
“對啊,我都排隊一個多小時了,還輪不到我觀看。”
“考古專業的同學太過分了,竟然順走了書架的《文物》,還特意去找小師兄簽名。”
“還可以這樣?”
“聽說小師兄事先預定了一些期刊,特意贈送給他們的?”
“天啊,那我也去找小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