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確實是一個好日子。
蘇亦的論文答辯,不出意外,答辯委員會全票通過。
等答辯會主席夏鼐宣布答辯會結束的時候,全場人員起來,響起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尤其是,王訓張新馮石蔣祖隸趙志軍尹晉男等男生,雙手都拍得通紅,他們不僅手掌心通紅,臉色也通紅,滿是激動,這群家伙表現出來的亢奮情緒比蘇亦還強烈。
約莫兩分鐘之后,蘇秉琦先生才站起來擺手制止。
蘇亦又一次彎腰給大家鞠躬。
這一刻,他有一種已經到達人生高光的錯覺。
等他走下臺,見到師姐許婉韻走過來,最終控制不住自己,跟對方擁抱在一起。
他這個魯莽的舉動,把許婉韻嚇一跳,頓時身子一僵,但是沒有掙扎,似乎她也能夠感受到他強烈波動的情緒。
等他情緒平復下來,許婉韻才說,“好了,可以松開我了吧,大家都看著呢!”
蘇亦有些尷尬地松開對方,這個時候,大師兄馬世昌走過來幫忙解圍,因為對方也朝著他張開雙手。
“蘇亦,恭喜!”
“謝謝大師兄。”
接著,就是二師兄姚華山。
“蘇亦,恭喜!”
“謝謝二師兄!”
“謝謝妘萍姐!”
此外,黃妘萍也主動跟他擁抱在一起。
“小師兄,還有我!”
王訓第一個沖過來,張新也不甘人后。
“小師兄,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了。”
“小師兄,你就是我的偶像。”
“我這輩子,誰都不服,就服你!”
接著就是趙志軍尹晉男蔣祖隸馮石等男生。
他就這樣站在講臺上,這幫家伙好像已經形成默契,開始排隊走上講臺跟他相擁。
47個本科生,只要誰靠近,他都與對方相擁在一起,最后,剩下四個女生,蘇亦也沒有厚此薄彼,全部相擁,倒是沖淡率先跟師姐許婉韻相擁的魯莽行徑。
一開始,確實很激動。
然而,51個人擁抱下來,也是一份沉重的負擔,該平復的情緒已經平復下來了。
最終,北大考古教研室的師長們以及答辯委員會的成員,還有全場的學生共同合影。
拍照老師是考古教研室的趙思迅老師,在經驗豐富的趙老師調度之下,鏡頭的畫面,最終定格在1979年3月3日這一天的上午。
天色有些微黃,內心卻是滾燙的。
拍照結束,緊接著安排答辯委員會的委員到食堂就餐。
蘇亦也逃脫不了,需要陪同著各位師長。
期間,各位師長對于他,不吝贊美之詞。
午餐結束,身在京城的各位委員,陸續離開。
其中,考古所這邊,夏鼐先生是所長,有專車,可以載著安之敏跟仇士驊一起返回所里。
離開之前,夏鼐特意把蘇亦喊到跟前,兩人繞著林蔭道漫步。
夏鼐問,“畢業以后有什么打算?”
蘇亦說,“如果有可能的話,我還是希望繼續讀書,爭取像夏先生您一樣,拿到博士學位,不過這條路在國內,目前走不通!”
這話,讓夏鼐意外,“你還想繼續讀書?”
蘇亦點頭,“我這個年紀還是太小,還不想那么快脫離象牙塔。”
夏鼐嘆了一口氣,“我還想讓你去考古所呢,這么說來,這個愿望多半要落空了,可惜了。”
說到這里,他似乎想起什么,望著蘇亦,“你有出國留學的打算?”
“啊!”這一刻,蘇亦搖頭,“這個還真沒有,太遙遠了。”
夏鼐再次嘆了一口氣,“確實可惜了。”
這是他第二次說“可惜了”,也不知道可惜蘇亦不愿去考古所還是可惜蘇亦沒有機會繼續讀博。
半晌,他還是說道,“你既然說想跟我一樣,繼續讀博,那么就說明你有這個心思,同樣你對歐美考古學理論如此熟悉,英文又這么好,我不相信你沒有出國留學的心思。”
蘇亦還想解釋,他擺了擺手,“現在改開了,國家也開始跟西方恢復學術交流,去年,也舉辦了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生選拔考試。我不相信你不關注這個消息,然而,按照你的學歷,并不符合規定,最多只能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然而,這個對于你來說,作用又不大。”
蘇亦想要解釋,自己真的沒有這個想法。
最后,欲言又止,夏鼐先生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他再解釋也多余了。
見到他沉默,夏鼐又道,“想讀書,是好事,我年輕的時候,也想讀書,除了讀書,啥事也不愿意做,連交朋友,跟朋友打球,看電影,我都覺得是耽誤功夫。甚至,當初為了能夠繼續讀研,清華研究院跟公費留美生考試,我兩門都考,最終,為了能出國留學,我舍棄清華研究院的近代史專業,而投身考古專業。這沒有什么可否認的。這件事,你亦可以跟你們北大的師長好好交流,看他們的安排。不管有什么結果,我都希望你能夠腳踏實地,戒驕戒躁。”
“謹遵夏先生的教誨。”
夏鼐望著他少年稚氣的臉頰,突然感慨道,“當年思永師,從哈佛畢業,也才26歲,雖然沒有你這般少年意氣,卻也風華正茂,你們新會啊,真是個人杰地靈之地,既然思永師是你考古之路的啟蒙者,那你更不能忘了這份薪火相傳之意,為咱們中華民族在考古這一領域上爭以世界性聲譽!”
“我會的!”
“嗯,去吧,別送了!”
看著少年轉身離去的那一刻,夏鼐再次陷入回憶之中。
1935年,他25歲,獲取赴英留學的資格,被安排到殷墟跟隨恩師梁思永學習。
當年,梁思永31歲,正值年富力強之際,正是殷墟考古發掘隊的“領頭雁”,也是國內接受西方正規考古學訓練的第一人,他則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大學生,跟隨在老師的身邊,崇拜至極。
在他看來,當年的梁思永就是最懂考古技術的考古學者。
然而,40多年過去,恩師也已經離世多年,卻得知一個來自新會的少年,受到恩師的故事感召投入考古領域,一時之間,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然而,更讓他想象不到的是,這位少年比他預料的還要天資聰穎,才學也不輸思永師,似乎還隱約成為青年一代最懂考古技術之人,如何能夠讓他不感慨。
這一刻,他突然覺得若是恩師還在世,見到這一幕,那該多好。
最終,夏鼐在北大一眾師長的目送之下,登車離開北大校園。
等車子消失在視線之中,蘇秉琦先生才問,“跟夏所長,都聊些什么了?”
“夏先生,希望我畢業后,能去考古所工作!”
這話一出來,蘇秉琦并沒有意外,似乎早就料到夏鼐會對蘇亦有想法。
“你怎么回答?”
“我沒答應!”
蘇秉琦立即露出欣慰之色。
當初,北大開始推行副博士制度,他就把俞偉朝跟楊建芳從考古所拉回來北大讀書,甚至為了考古所搶人,還許諾免試。
為此,夏鼐先生大怒不已。
要知道他當年非常欣賞俞偉朝,還準備大力培養,被蘇秉琦拐跑,如何不怒。
現在夏鼐想要當著他的面拐跑蘇亦,蘇亦沒答應,蘇秉琦自然高興。
要知道,現在蘇亦,也算是他的弟子之一了。
“你為什么不答應?”蘇秉琦饒有興趣地問道。
然后,蘇亦接下來的話,就讓他的笑容停滯了。
“說我想像他一樣,還想繼續讀博,然后,夏先生以為我想跟他一樣去倫敦大學留學,我說沒有想那么遠,夏先生就讓我跟諸位師長好好商議,還讓我戒驕戒躁!”
這話一出來,別說蘇秉琦,就連站在旁邊的北大諸位師長,也吃驚不已。
想法,蘇亦跟夏鼐的對話內容,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蘇秉琦難得認真,“先回辦公室!”
顯然,這個消息,也給他帶來不小的刺激。
辦公室,蘇秉琦,宿柏兩位主任以及老支書夏潮雄都回來了。正坐在蘇亦的對面。
三位師長開始從頭到腳打量著他,最后,還是宿柏問道,“說吧,關于留學的事情,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完蛋。
果然,諸位師長,真的把留學的事情當真了。
“我沒說要去留學啊,我就說我想繼續讀書,嗯,就是讀博,但是現在國內也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法繼續讀。然后夏先生就問我,是不是想去留學。可能是我說想跟他一樣繼續讀博,被他誤會了!”
“真的是誤會?”
“沒有那么簡單吧,你這小家伙,英文那么好,是不是一開始就存了這方面的心思啊!”
“天地良心!”
“少皮!”
“真沒有,完全就是巧合。”
“真的一點都沒有這個方面的想法,比如梁宗垈先生,他不希望你去法國留學嗎?”
“我不會法文啊!”
“但你的英文,可是相當不錯,我聽說,西語系的秦老師經常找你對口語,她也是打算參加公費出國留學考試,你老實交代,是不是受到她的影響!”
“冤枉,我感覺自己比竇娥還冤枉了!”
“臭小子,沒一個正行,你既然想繼續讀書,你暫時就不要離開北大吧,想干其他的,可能不好辦,讀書還不容易。”
“還是宿先生了解我。”
“貧嘴,走吧,梁釗濤教授還在招待所等你呢!”
“感謝諸位先生,為了答辯的事情,辛苦忙碌!”
離開之前,蘇亦又一次鞠躬。
“臭小子!”
等待他離開,宿柏又一次笑罵起來。
蘇亦離開了,事情并沒有結束。
蘇秉琦望向宿柏跟夏潮雄,“兩位,蘇亦留學的事情,你們兩位是怎么想的?”
夏潮雄說,“這事我傾向于相信蘇亦,他還才多大,應該還沒有那么多復雜的想法。”
宿柏搖頭,“夏支書,你錯了,蘇亦這臭小子鬼點子多,花花腸子也多。之前在答辯會上,你聽到他回復夏所長的問題,還感覺不出來有貓膩嗎?”
一想到面對夏鼐所長關于分支學科的提問,蘇亦一副乖乖學生的做派,他也覺得好笑。
北大考古教研室,誰不知道這小子,一天到晚在呼吁別人創建分支學科,結果在夏鼐所長的面前那么乖巧,一想到這,對方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來的乖巧也可能是裝的,夏潮雄也覺得好笑。
這時候,蘇秉琦說道,“不管怎么說,還是先把他留在咱們北大吧。要趕緊把他工作的事情落實下來,不然,人被夏所長挖走,咱們教研室就被動了。”
夏潮雄說,“這件事我來落實吧,我一會兒就去找周書記,把這小子留在咱們北大不難,但關于他的具體的工作安排,就不容易了。”
宿柏說,“要不,先讓他擔任我的助教吧。”
蘇秉琦說,“這件事,我倒是不反對,但是蘇亦這小家伙,正一副摩拳擦掌的架勢,讓他一直待在學校擔任助教,他可能不太樂意。”
夏潮雄也反應過來了,“蘇主任,你是說,他打算繼續參與考古發掘。”
蘇秉琦笑道,“對啊,你沒聽到安之敏主任詢問他關于近期學術爭議的時候,這小家伙是怎么回答的嗎?”
夏潮雄說,“他想到湖南參與考古發掘?但是,咱們可不是考古所,并沒有這個方面的項目經費。”
宿柏說,“也不能總任由他的性子,還是先把他留在學校吧,后面,如果他還想繼續參與田野發掘,可以等到9月份學生實習的時候,讓他參與帶隊。”
蘇秉琦點了點頭,“嗯,也暫時這樣了,還是先穩住他!”
文史樓樓外,蘇亦跟俞偉朝并肩而行。
“你真打算去英國倫敦大學留學?”
“俞老師,這是真是誤會。”
俞偉朝卻說,“我知道是誤會,但是你有想法的話,也可以嘗試一下。”
聽到這話,蘇亦感慨不已。
提前畢業,就是俞偉朝率先提出來的,現在又支持他去英國留學,不愧是敢為人先的俞老師啊!
俞偉朝以為他在猶豫,繼續說道,“趁著年輕時候,多讀一些書,總是有好處的。之前,誰也沒有想到你可以提前畢業,現在不也成功了嗎?難不成去英國留學,比提前畢業還難嗎?”
蘇亦想了想,“相比較之下,好像提前畢業更難。”
俞偉朝說,“當然如此,公費到英國留學,國家去年已經推動了,雖然第一批都是大學英語老師,但那是因為只有大家都不會英語,教育部只能限制英語老師,你英語只要通過留學考試就沒有問題,至于,有沒有考古博士項目,這件事,你只要有心,也可以去找周書記,一事不煩二主,說不定周書記也很樂意促成此事呢!”
說到這里,俞偉朝突然說道,“你知道,我當初為了回到咱們北大讀副博士的時候,遇到多大的阻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