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兩位主編,當面爭著約稿,這種次數,還真的不多。
上一次,有這樣的待遇,還是河姆渡發掘的時候呢。
76年,河姆渡遺址的學術座談會,在杭州米市巷省第二招待所召開,《文物》和《考古》爭著要稿。
后來經過平衡,相關文章分別在兩家期刊發表。
那一次成果,兩家雙贏。
然而,這一次,仙人洞遺址的發掘,對于《考古》來說,卻吃了一個大虧。
安之敏不甘心吃了這個悶虧,自然要給王戴文上眼藥!
萬一能截胡呢?
其實,對于老一輩學者來說,文物跟考古話語權之爭,由來已久。口頭上說是一家人,背地里暗戳戳的相互競爭。
比如夏鼐先生就以為文物應該包含在考古學內,是一個分支,沒有必要獨立出來。但是文物系統的人肯定不肯。
后世,大家都習以為常的把“考古”、“文物”以及“文化遺產”當成平行的概念,其實,“考古”與“文物”,這兩個詞的關系,并非單純的包含或者獨立的關系,還是個考古文物工作的管理體制問題。
但不管怎么說,從今天開始,蘇亦在《考古》那邊也是掛上號了,以后真要有文章發表在《考古》,肯定不會被當成無名小卒來對待。
安之敏離開文物出版社,其他人,卻留下來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安之敏的刺激,《文物》這邊有危機感,王戴文就直接望向留在會議室內的陳文驊和孫香君。
“往后我覺得兩位專家,也要多跟蘇亦同學合作寫相關的文章發到咱們《文物》嘛!”
這話一出來,陳文驊跟孫香君兩人對視一眼,有些意外。
這種情況之下,王戴文還跟他們約稿。
完全就是想打感情牌,把蘇亦綁在《文物》這邊。
王戴文生怕他們不理解自己的深意,繼續補充說:
“比如陳隊長可以繼續跟蘇亦同學合作寫關于農業考古相關的文章嘛,孫老師可以和蘇亦同學合作寫植物考古的相關文章嘛。
比如孫研究員你這一次跟蘇亦同學合作的文章《萬年仙人洞孢粉分析》就挺好的嘛,既然你們說孢粉分析在考古學上起到那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有仙人洞遺址這么經典的發掘案例,就應該多多發掘它的潛力嘛。
未來,我相信在諸位的推動之下,植物學跟考古學知識的融合一定擁有更加光明的前景的!”
王戴文雖然在一些考古專業知識上有所欠缺,但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一次蘇亦聯合陳文驊發掘的仙人洞遺址所運用的植物學鑒定技術,是一個開拓性的創舉。
未來真在考古學界普及起來,那么他們的名望就非同尋常了。
說不定未來蘇亦都會有一個國內“植物考古學之父”的稱呼呢,再加上,他也側面得知陳文驊想要聯合蘇亦推動農業考古相關期刊的創辦,想要推動相關學科分支創建。
一個農業考古,一個植物考古,僅僅兩個分支學科的創建,就是開創性的。
現在有了仙人洞遺址萬年稻作遺存這樣重磅的成果,眼前這個年輕人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估計考古所的安之敏,也是知道這點,才當眾跟蘇亦約稿!
這個時候,跟蘇亦交好,又有《文物》跟他的良好合作關系,未來說不定就可以成為一段佳話!
王主任的約稿要求,對于陳文驊以及孫香君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喜。
雖然這年頭,文章跟職稱還沒有掛上鉤,但在學術上有追求的學者,都是以發表文章為榮的。
別說能夠發表在《文物》,就算不能發表在《文物》,僅僅能跟蘇亦合作發文,對于他們來說,就是莫大的榮幸!
尤其對于孫香君來說,就更是喜從天降。原本她一個從事植物學研究的學者,突然有一天就一幫搞考古的人找上門來讓她幫忙做孢粉分析。
還信誓旦旦地說,有可能鑒定出萬年前稻作遺存。
一開始孫香君宛如聽天書,第一個反應,就是騙子找上門來了。
差一點,就要趕人。
然而,事實證明,蘇亦并沒有吹牛,他確實放了一顆大衛星。
他們確實發掘出來萬年前的稻作遺存,顛覆了河姆渡遺址是稻作起源之地的說法。
同樣,也為捍衛稻作起源在中國,提供一個重磅級的考古成果。
這種世界級的成果,她有幸參與,與有榮焉!
研討會結束,獲得在場專家的一致認同,《文物》編輯部的編輯們都忍不住過來跟蘇亦照面,這個時候,蘇亦才知道,跟許婉韻幫他們添加茶水的青年,也是編輯部的編輯,還是許婉韻的同學,也是他們北大的學生。
甚至連出版社的二把手高副社長,還特意過來跟蘇亦見一面。
高副社長,是一個年老的女性長輩,老奶奶溫婉賢淑,待人親切,一來就抓住蘇亦的手,噓寒問暖,滿是笑容,讓蘇亦受寵若驚。
讓蘇亦大跌眼鏡的是,許婉韻竟然也認識高副社長,對方一出現,她就迎過去,很熟絡的打招呼,然后還走過去攙扶對方。
神態親昵,宛如孫女。
“高奶奶!”
這一聲高奶奶,蘇亦都聽蒙圈了。
看來師姐對文物出版社的熟悉,比自己預料還要深啊。
關系還要更加深厚。
讓蘇亦對自家師姐的來歷,越發好奇。
以前以為師姐只是北大一名普通的研究生,現在看來,并不普通啊!
高副社長見到許婉韻出現在這里,也很意外。
然后兩人開始閑聊起來。
話題,最終還是回到蘇亦的身上。
這個時候,高副社長笑道,“好一個少年英才,真俊朗!”
這個夸獎,讓在場的眾人笑起來了,誰都看得出,高副社長對他的欣賞。
“要不,咱們一起合個影吧!”王戴文見到此時此刻,提議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竟然等安之敏離開之后,他才提出合影的要求。
當然,也有可能跟領導過來慰問有關。
然后等到合影站位的時候,就比較好玩了。
按照正常情況,應該是高副社長站在中間,王戴文跟安之敏分別站在兩側,然而,安之敏已經離開,應該是王戴文跟楊錦分站兩側,不過這兩位主任還在謙讓,想讓俞偉朝他們站中間,結果,高副社長卻把許婉韻跟蘇亦安排站到她的兩側。
眾人見狀,也都笑起來了。
還別說,這種不算正式的場合,也挺合適的。
于是,這一幕,就被相機定格下來,成為后世考古學史料重要的圖像資料,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