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我是朱由檢
當皇帝好不好。
這是一個值的思考的問題。
“沒想到,自己竟然成為了朱由檢,大明末代崇禎皇帝,而且還是崇禎十七年,還有三個月就亡國了。”
皇極殿外,漢白玉石欄板,垂花門旁的走廊,青年人坐在石欄上。
身前跪倒著一批太監,惶恐不安的匍匐在地上。
剛才皇帝摔了個跟頭,昏迷了一會。
眾人嚇壞了,正準備去叫太醫,皇帝突然醒了,一言不發的模樣,讓太監們越發忐忑。
青年人眼神迷茫,時而痛苦。
腦海里無數陌生的記憶涌出來,陣陣刺痛,青年人盡量冷靜下來,讓自己保持清醒。
這是他保命的經驗。
曾經年輕的時候,在大學就很單純。
腦海里的想法,真就如外頭人評價的社會主義下的巨嬰一般,被保護的太好了。
畢業季加入了兔子大公司,隨著公司去非洲老實搬磚。
工資不少,待遇不錯,活也不算累,還受當地姑娘歡迎,直接跨越了階層。
只是人心永遠不足啊。
搬了幾年磚,終歸還是和以前的前輩們一樣,選擇離開公司出去單干。
沒辦法。
當地太落后了。
學校里多年學到的東西,他覺得不用出來,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和這片落后的土地賦予的機會。
開過超市,與軍閥稱兄道弟,當過坐地虎,指點過江山,最終,又和大多數前輩們一樣,也倒在了一波新來的軍閥手里。
吃了許多苦,最終原來的公司出手了,經過多番的波折,總算是保住了小命。
雖然活了下來,自己多年來的積蓄,卻成為了鷹醬家的。
服氣嗎?
當然不服氣。
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自己去了亞馬遜叢林,別人挖金,自己賣方便面,生意雖小,卻是新賽道,利潤頗豐。
從頭開始,就是要在鷹醬家的后花園東山再起。
只不過。
自己雖然已經低估了鷹醬的底線,可自己還是失算了,鷹醬家的底線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正如聯合國里頭,違反規章制度最多的國家就是鷹醬一樣的道理,最沒有下限的人,仍然是鷹醬。
一顆背后射來的子彈,竟然把自己帶到了明朝。
人前說文明,人后下黑手。
自己還是單純了些。
青年人有些懊惱。
這下子好了。
自己連報仇的機會都沒有,這個時代,可沒有鷹醬。
不服氣啊。
論勤奮和發展手段,鷹醬真不如自己,它就是仗著祖上搶來的財富和世代積蓄的實力而已。
“陛下。”
“您沒事吧。”
突然。
有群人急匆匆的趕來,領頭的是老太監,老太監神色蒼白,老遠就關切的詢問。
“王承恩。”
青年人根據腦海里的記憶,認出了此人。
青年人對歷史不感興趣,后來前輩告訴他,多了解歷史,會學到許多經驗。
于是青年人沒事的時候,就會讀史。
明朝的亡國史,青年人沒事的時候,也看過了一些,知道王承恩這個人。
京城被敵軍攻破,原主找了顆歪脖子樹上吊,倒也算不失骨氣,也為他保留了不少名聲。
身邊唯一跟著的人就是王承恩這個太監,服侍完了原主,然后跟隨自縊。
比起滿京城平日里滿口仁義道德,最后卻主動歸順新朝的文武百官強多了。
“我……朕沒事。”
青年人搖了搖手。
聽到皇帝開口,而且沒有責怪的意思,跪倒在地的太監們松了口氣。
王承恩大怒:“你們這般狗才,如何這般不小心,陛下要是摔出個好歹,你們一個也別想活。”
“奴婢們粗心大意。”
“奴婢們該死。”
……
太監們有的扇自己的耳光,有的重重磕頭,地面上發出砰砰的響聲。
“都起來吧。”
青年人又抬了抬手,剛好腦袋傳來刺疼,太多記憶在打架,青年人忍不住悶哼一聲。
王承恩一個健步靠近,雙手扶著皇上。
其余的太監也紛紛圍了上來。
“陛下,回宮去吧,好生歇息片刻,讓太醫來看看,朝廷的事也不急于一時三刻。”
王承恩請求道。
青年人搖了搖頭,拒絕了王承恩的好意。
因為。
真的很急。
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大明就要亡國了,大臣們可以投降,自己這個皇帝怎么投降?
而且就算投降了,自己這個前朝皇帝能有好日子過?
說起來。
也是身體原主的無能。
把國家治理成這樣。
對外打不贏后金,對內治不了流民。
現在好了。
關外東北已經被后金占據,不但征服了科爾沁等各部蒙古,還打服了朝鮮,建立了大清。
大清的皇帝皇太極已經掛了,現在是攝政王多爾袞掌權,手握一二十萬百戰精兵虎視眈眈,放眼天下無人能敵。
內地發源于陜西的流民,二十幾年來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波及數省。
最大的兩個流民軍頭子。
張獻忠在四川稱王,實力最大的李自成,則在陜西建立大順國。
李自成雖然沒有稱帝,明眼人都知道,如果沒有變化,這位主就要當皇帝了。
攜二十幾萬士兵,號稱百萬大軍,準備覆滅大明,來京城做皇帝。
而大明呢?
能打的軍隊已經打光了。
還有點實力的軍隊,早就淪為了軍閥,只想著自保,沒人愿意為大明賣命,隨這艘破船沉沒大海。
形勢如此危急,要不然原主能走路摔跤呢。
今天是正月初一。
元旦朝賀。
結果皇帝都到了皇極殿,大臣們卻一個都沒有來,鬧了半天,最后也只有不到一半的文武官員來上朝。
樹倒猢猻散。
文武官員的眼中,還有幾個人把皇帝當回事。
崇禎能不著急么。
不過無所謂。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在別人的眼里,大明已經沒救了,但是在自己的眼里,反而才是最好的形勢。
為什么呢。
因為改革最難。
誰都知道大明的積弊在哪里,可就是改變不了。
幾千年的歷史中,改革成功的案例能有幾個?不超過一個巴掌之數。
現在北方打成了一片爛地,原來強大的地方保守勢力最弱小的時刻。
危機和機遇是伴生的。
反正已經是最壞的結果,自己沒有顧慮,可以放開手去干。
不過,也要注意方式。
畢竟皇帝是人。
大明已經有兩個落水而亡的皇帝,青年人可不想當第三個。
現在。
自己就是朱由檢。
大明崇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