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物資
- 朕能造反成功嗎
- 烈炎普照
- 2207字
- 2024-08-23 00:10:00
建設兩百七十六年整的紫禁城,破壞只需要二十天。
內廷二十四監七零八亂。
整個根基都被破壞。
高起潛再次帶來贓款,臉上卻滿是疲憊,并沒有最初的欣喜之色,從內心里已經感到了厭煩,現在的結局,和他預想的并不一樣。
“只有二十萬兩白銀?”
朱由檢不高興。
以前至少都是五十萬兩起步,自己定下的親征日子已經到了,太監們交上來的銀子也越來越少了。
高起潛神思恍惚。
良久。
回過神來,猶如怨婦般哀怨。
“皇上,真沒銀子了。”
如果一開始大家還沒有醒悟過來,現在過了這么久,誰都懂了,皇帝是要宰肥羊,動手的對象是太監,而且皇帝變得更聰明。
前些年準備向勛貴下手,結果皇帝吃了大虧,有了那次吃虧的經驗,皇帝這次選擇玩陰的,所有人猝不及防,毫無抵抗之力。
最后要么成為拷打別人的太監,要么成為被拷打的太監。
就算內心一萬個不樂意,高起潛也只能按照皇帝的心意去辦事,因為太監不止他一個,違背了皇帝,有的是太監愿意代替他。
皇宮被封閉,除了皇帝放了幾批小黃門出宮外,所有人進出都需要獲得允許。
關鍵是兩萬新兵。
這兩萬新兵全部是皇帝自個招攬的。
錢是皇帝親自發。
糧是皇帝盯著做。
將是皇帝的提拔。
連新軍服旗幟等都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縫制的。
軍士和將領全部留在宮里頭,閑雜人等不能靠近,所有的路子都被皇帝提前堵死了。
好一招關門打狗。
大太監們體驗了一把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銀子在宮里,大太監們也在宮里。
能往哪里跑。
一套酷刑下來,沒有人能不開口,一個牽出一筐,一筐牽出一窩。
什么司禮監掌印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御馬監提督,海子里提督等等,現在都是個屁而已,就算如此,還是只能自相殘殺。
朱由檢沒有再逼迫高起潛。
既然選擇對太監這個群體下手,成為了死敵,朱由檢不會手軟。
要么不動。
要么直接打死。
誰讓動太監的后果最小呢。
“兩百萬兩銀。”
朱由檢報了一個數。
高起潛沒有反應過來。
“再向朕交兩百萬兩銀子,內廷的事情徹底結束,愿意留下來的可以留下來,不愿意留下來的,也可以帶著自己的東西離開。”
太監能有什么自己的東西。
無非是贓款罷了。
兩百萬兩銀子算是買斷了,以前的贓款既往不咎。
高起潛沒有拒絕,而是認真思考可不可以做。
朱由檢不急。
根據自己的推算,李自成從內廷抄沒出至少兩千萬兩的贓款,或者是三千萬兩,具體的數字朱由檢不確定,現在從內廷抄出了一千四百萬兩白銀。
花了三百萬兩買斷了勛貴們手里的糧食。
然后是海子里分地。
商家借出了六十萬兩白銀。
為關寧軍準備的一百萬兩白銀。
還有補發京官的俸祿,補發軍餉糧餉,工匠的開支,宮里頭的開支,建新軍的費用,采購牲畜、馬匹、各類物料,從京城市面上搶購糧食,合計近百萬兩白銀。
其中七千多頭牲畜,因為高價,花了十余萬兩白銀。
還有草料大豆糧食等十八萬石,花了近六十萬白銀。
其余的雜項,如棉花、布匹、絲綢、針線、染料、桐油、豆油、牛角、鐵料、木料、各類器具等等,比如工匠們需要的物料等。
合計也是二十余萬兩白銀。
這般算下來。
一千四百兩白銀,已經花出去了五百六十萬兩,剩余八百四十萬兩白銀,真真正正的花錢如流水啊。
為什么這樣?
還債啊。
大明持續的衰退,造就了多大的漏洞。
不靠這花錢如流水的補洞。
短短二十天,憑什么能有如今的局面。
歷史上從元旦早朝到三月底,崇禎皇帝一件事沒辦成,是他看不到危險,故意聽之任之嗎,還不是因為沒錢,所以知道又如何。
京城的房價誰不知道漲,誰不知道漲得速度比打螺絲的收入高多了。
可全國才多少人能去京城買房。
所以錢糧永遠是核心。
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打仗,都離不開錢糧。
而現在向高起潛松口,主要是時間不夠了。
李自成可以縱兵搜索皇宮,可朱由檢不能這么做。
后果太嚴重。
朱由檢對自己的新軍沒有信心,要是放手讓新軍士兵們搜索抄沒皇宮,很有可能自己會遭受反噬。
既然太監們搜不到銀子了,自己又不能由士兵們代替,不如通過談判,撈取最后一筆財富。
高起潛終于同意。
皇上拿走一千六百萬兩白銀,他們自己留下一百萬兩的白銀,上面的人分個三五萬兩銀子,下面辦事的人分個幾百兩,倒也沒有白費功夫。
想到此,高起潛內心五味雜陳。
原本想和皇帝五五分。
已經是忠心耿耿
成祖皇帝之后,就沒有和皇帝這么大方分錢的。
誰曾想皇帝胃口真大,早就布置好了一切。
一千七百萬兩白銀,皇帝竟然拿走了一千六百萬兩白銀,真狠啊,高起潛離開了瓊華島,看著亂七八糟的內廷,有種隔世之感。
瓊華島已經不住人了。
一百多萬石的糧食。
八百多萬兩的白銀。
也就萬歷十年的那一年,內廷的儲蓄才有比這還多的時候,那時是大明最寬松的時候,聽說傳教夷人把大明都稱為理想國。
高起潛回頭觀望瓊華島。
除了那幾年,內廷何時候這般富裕過。
這樣的皇帝。
應該能中興大明吧。
高起潛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被自己的想法逗的哭笑不得,如果大明是這樣的中興法,那他們可就苦了。
四五千架大車。
日夜不停。
從京城各糧商的地窖地庫里起運糧食。
糧食的確在京城。
沒有比京城更安全的地方。
整整用了十三天。
車夫和牲口都遭了大罪。
終于把所有的錢糧運輸到十庫和瓊華島。
幾百萬兩的白銀堆積到瓊華島,八千四百箱銀子。
一百三十萬石的糧料儲存十庫各倉。
如何最短的時間內,把錢糧有效的花出去,成為了朱由檢很頭疼的問題。
他短短的時間內,在京城花了四百多萬兩銀子。
后果是京城的百姓們活不下去。
物價好不容易停止上升,要是繼續刺激下去,京城的物價要飛上天。
京城不是消化不了。
可也沒有這么消化的。
還是時間的問題。
朱由檢沒時間讓京城慢慢消化。
前面花出去的幾百萬兩銀子不少是“還債”,后面花的越多,手里的實力就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