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資本的誕生
書名: 朕能造反成功嗎作者名: 烈炎普照本章字數: 2148字更新時間: 2024-08-15 18:22:01
甲、乙、丙、丁......廣盈、廣惠、廣積各庫,一眼望不到頭。
原協理京營戎政兵部侍郎王家彥與太子親自監督物料,除了原來各庫的小黃門,新調來一波吏員,緹騎,東廠番子。
“父皇說凡事只怕認真,只要認真做事,就不容易被欺瞞,也沒人敢欺瞞,只有上位者自個懈怠,不愿意認真,下面的人就會生出欺上瞞下的膽量,于是壞事就來了。”
太子嚴格的抽查。
王家彥擔憂太子年少,結果太子的話,讓王家彥心生佩服。
皇上的話雖然粗糙,道理卻沒錯。
就好比原來的十庫,皇帝會親自來抽查嗎?
太祖皇帝大概會。
可后面的皇帝不一定了。
他們可能連這方面的意識都沒有。
那么管理倉庫的人,難免就敢生出貪婪的手。
如果皇帝定期來抽查各庫,認真按照賬冊上的數字清點,不給下面的人伸手的空間,那么再賊心不死,也是無能為力的。
人還是原來的人。
經過皇上大刀闊斧的整改,氣氛變了,環境也變了,浮躁的人心寧靜了下來。
太子親自做事。
身邊的人都是底層提拔起來的,包括現在的十庫,原來的大太監大珰掃除一空,導致人心惶惶,可后來隨著海子里的分地,被留下來的待遇也不錯,慢慢的恢復了平靜。
這些以前連接近太子機會都沒有的人,如今能跟隨太子做事,各個心甘情愿的賣命,做事效率大大的提高,多數的人還沒有生出貪婪之心。
又一批商隊進來。
現在西安門已經半開放。
小生意的商販在西安門外,大宗物料的商行,比如帶著騾驢隊伍的行商,他們會把京畿各府的商品帶來直接與皇宮交易,最后連騾車驢車也賣給皇宮。
不過皇宮做的太過分,連馬夫都要搶他們的。
馬夫可是技術活。
皇宮里招募了那么多馬夫,市面上的馬夫就少了,商家們甚至不敢讓馬夫多與皇宮里的人多接觸,生怕被挖墻腳。
周記商行的大攬總恭恭敬敬的把冊子交給吏員。
周記商行的人把貨物搬運到倉庫。
吏員則親自清點。
數目確認完后,吏員蓋了章子,大攬總謝過吏員,領著單子到賬房銷賬。
大攬總越發的敬畏。
眼前的人是太子,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大攬總是如何也不敢信的。
不過大攬總內心再激動,銀子的事還是最重要的。
根據現在的行價,單子上的匯總是三千二百七十五兩銀子,等賬房核對完后,太子親自用章,太子用完了章,大攬總就可以去領錢了,這筆交易算是完成。
太子接過文書們呈來的核算單子,用自己的冊子記下這筆買賣,分別為貿易的商行,商品類別,數量,價格,總價等等,還有入庫人,經手人,商行攬總或者掌柜,以及賬房算賬,核查人的名字等,每一筆都可查詢。
如此的精細,大攬總心生佩服。
太子精通商道啊。
賠錢的買賣沒人做。
實打實的三千二百多兩銀子,讓大攬總松了口氣,今年年終的分紅,應該要豐厚許多,可以過個豐年了,按照往年的行情,年底的話,他應該可以拿到五十兩的紅包。
正準備離開的時候,有人叫住了他。
“皇爺推出了一門生意,不知道你們周記有沒有興趣參加?”
一名太監問道。
“啊?”
大攬總反應不過來。
那太監解釋道,“原本是通知各商行,不過你們周記剛好在,所以當面告訴你們一聲,回頭雜家還要打發人去聯絡其余的商家。”
大攬總感興趣。
皇上幾十萬兩上百萬兩銀子的花出去,這是實打實到了他們的手上,利潤的刺激下,大攬總并不怕與皇帝做生意,因為錢已經掙到手了。
“皇爺要親征,親征需要運輸糧草。”
“宮里頭不是招募了許多馬夫和民夫嗎?”大攬總好奇。
“皇爺認為不夠。”
那太監搖了搖頭。
“皇爺說要依靠商人們,打算把運輸的差事交給各家商行,商行根據自身的利益來報價,比如皇爺打算運往居庸關十萬兩銀子和五萬石豆料,你們各商行報價,需要多少腳錢,得出一個合適行價,宮里頭按照這個行價,由你們商行來承擔。”
大攬總眨巴眨巴了眼睛。
表面平靜,內心卻在急速盤算。
五萬石豆料,需要七千多架大車,如果是普通的馬車,需要一萬多架。車夫至少需要兩名,大的馬車需要三名以上,才能日夜不停。
京城到居庸關,五天一趟來回。
算著算著,大攬總算不下去了。
這買賣做不成。
那太監也是聰明人,看出大攬總的神色,好奇的問道:“難道有錢還不掙?”
大攬總也真心解釋。
“一萬多名車夫,還有伙計、保鏢等等,至少兩三萬人,騾驢也要近萬頭,馬車七八千架......如果只是一趟買賣,誰家能辦成?”
那太監懂了。
這倒是難辦。
“無論愿不愿意,皇爺說了,明天上午的時候,要和你們各家商行東家面談此事。”
“我們東家不在京城啊。”
大攬總一臉驚訝。
“東家不在的,由能做主的大掌柜或者大攬總出面。”
“皇爺親自見你們,多大的恩典,可不能不來啊。”那太監交代了又交代。
如果是原來的老太監,關系深,手里頭有人,態度不會這么和氣。
現在的太監大多是新提拔起來的,還沒養成跋扈的性格,或者說還沒有囂張的底氣,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露出本性,反而是皇上交代的差事,他們生怕辦砸了,反而低聲下氣些。
大攬總也不敢不來。
賺了皇帝這么多銀子,年終分紅都能比往常多一倍,大攬總也想見見皇帝。
畢竟是皇帝。
開開眼也不錯。
很快。
京城就傳開了新的消息。
雖然動靜很大,百姓們卻見怪不怪,這短短的大半個月來,發生的稀奇事并比兩百年來要少。
京城的物價漲得飛快。
小攤販也明白道理。
因為皇宮里大量的采買導致的臨時漲價,皇宮不可能一直買下去,等宮里頭什么時候停止了買賣,京城的物價會跌回去的。
只是大家已經把銀子掙到手了,現在短時間的難受,忍一忍并不算什么。
反而不少人希望這個時間能更長些。
普通的一天。
卻是劃時代的一天。
代表了大明真正的資本誕生。
而京城與往常并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