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無用的勛貴
- 朕能造反成功嗎
- 烈炎普照
- 2224字
- 2024-08-05 00:10:00
“他們指望朕的岳丈,朕的岳父也是利欲熏心,竟然真擋在了前頭,以為朕不敢動他,因為傳出去不好聽啊,哪有女婿對老丈人動手的。”
朱由檢冷笑起來。
瞇起了眼睛,露出了殺氣。
別說區(qū)區(qū)老丈人,哪怕是皇后,只要敢擋路,照殺不誤,還以為自己是崇禎呢。
“駙馬都尉,你可愿意幫朕?”
朱由檢重新看向鞏永固。
鞏永固內心吃了一驚,又不敢不答,連忙開口,“臣只忠于皇上。”
“你去錦衣衛(wèi)吧,錦衣衛(wèi)交給你,你帶著錦衣衛(wèi)去抄朕的岳丈,你要抄的干干凈凈,所有的錢糧都不能放過,你敢不敢?”
朱由檢給了權,也提出了要求。
剛才還信誓旦旦的鞏永固背后冒起了冷汗。
他還真不敢。
要是殺人,他還真敢,哪怕是成國公都沒問題,可偏偏是國丈,這就很棘手了,他得顧慮皇后和太子。
誰能不怕事后拉清單?
現(xiàn)在是有皇上的旨意,皇后必然攔不住自己。
自己辦了國丈,皇后心里必然記恨自己,誰能頂?shù)米』屎蟮母赋稹?
日后萬一皇上哪天不在了,皇后等到了機會,又或者太子登臨大寶,皇后變?yōu)樘螅笠易约簣蟪穑约簱醯米。?
“太子。”
朱由檢知道鞏永固內心的顧慮,于是向后方叫道。
太子朱慈烺一臉冷絕的走出來。
這幾天發(fā)生的事,讓他的三觀破碎。
大明老朱家真的很容易走極端。
比如萬歷皇帝。
年少的時候被大臣們教導要做明君,言行舉止都要有明君的風范,從十歲開始就被嚴管,以高標準高道德的水平來讓他學習。
長大后親政。
大臣們紛紛彈劾張居正,萬歷小皇帝一看。
好嘛。
自己的師傅讓自己當圣人,結果說一套做一套,于是恨得牙癢癢,竟然向自己的師傅下手,抄家滅族,等最后又發(fā)現(xiàn)被大臣們騙了。
反正從小的三觀碎了一地,走向了極端。
太子朱慈烺別的不說,大明亡國后,可是請求過李自成誅大明之臣。
如今的朱慈烺猶如一團火山。
在他眼里,自己的父親省吃儉用,連衣服都不敢換新的,身為大明皇帝,還穿著帶補丁的衣裳,從來不敢耽誤公事,可以說是最勤勉的皇帝了。
現(xiàn)在這幾日看到的現(xiàn)實,他內心的三觀重新塑型,極其肯定大明官員不可信,都是可殺之人。
自己的親外祖都是這樣的蛀蟲。
天下還有人可信嗎。
比如成熟的朱由檢,現(xiàn)在才十六歲的朱慈烺越發(fā)可怕。
“太子親自陪你去抄家。”
朱由檢打消駙馬都尉鞏永固的顧慮。
鞏永固惶恐。
皇帝父子變得這么可怕了。
“臣寧愿獨自去,為了太子的名聲,太子決計不可去。”鞏永固無奈說道。
“不。”
“咱一定要去。”
太子朱慈烺惡狠狠的說道。
“咱要看看自己的親外祖,是如何斷絕大明根基的。”
“去吧。”
朱由檢揮了揮手。
大明的勛貴們太蠢太蠢了。
蠢到了不可救藥。
朱由檢并不想向勛貴們下手,因為還指望勛貴們的關系網(wǎng)。
大明很大。
但是大明地方風俗人情不同。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勢力和習性,想要成為貨通天下的商人,普通人是沒有這個本事的,天花板限制死了,唯獨靠著運河的便利,才有不小的機會。
就算是如此,一般的人也很難打通運河上各處的水關。
真正的大商行背后是有勛貴、太監(jiān)、文臣支持的。
為什么大明官員極其反對大明下西洋的艦隊,甚至抓住了機會,敢動手焚燒戰(zhàn)艦的圖紙和下西洋的搜集記載的資料?
因為大明海洋上的艦隊越大,他們還怎么走私?
走私怕什么?
怕官方艦隊啊。
每年不可計數(shù)的外貿順差,天量的銀子落到了誰手里?
鄭芝龍這些大海寇他們自己也貿易,甚至起到維護海上安定,為航海貿易保駕護航的作用,而貿易用的白銀需要采購。
找誰采購?
鄭芝龍和他的兒子鄭成功是不一樣的。
鄭成功是有自己底盤的殘明勢力,而鄭芝龍不過是武裝商人,他離不開大陸的商品進行貿易。
勛貴們本身沒有了價值。
但是他們衍生出來的這些貿易網(wǎng)具備了價值,包括他們身后的各大商行以及糧行。
既然勛貴們不懂得從實力的地位出發(fā)看待問題,那么朱由檢就需要殺雞儆猴。
殺當下跳的最歡的一只雞。
那就是國丈。
國丈才發(fā)家十七年。
雖然國丈撈得厲害,但離開了勛貴的名頭啥也不是,他還沒來得及把手伸向地方,參與到那張傳統(tǒng)龐大的貿易網(wǎng),豈不是殺雞儆猴最好的那只雞。
明朝的勛貴太弱了。
弱到了需要他們貪污出來的路子反過來保護他們。
實在是讓人無語。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這句至理名言。
朱由檢以前認為許多國家是做到了的,后來發(fā)現(xiàn)還真沒有幾個國家能做到,越文明越虛弱,不光精神變得虛妄了,體魄也變得娘了。
同樣的道理,科舉興盛于唐宋,明朝得到了普及,地方大量的讀書人的出現(xiàn),連白話小說都開始興起,可見識字率之高。
只是道德上越來越多的口號,本質上是追求自己的私利。
越自私越打上文明的標簽,反對的就是老傳統(tǒng)。
虛代實,并不只是官場上發(fā)生,而是因為社會的潮流變化,官場上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什么叫文明。
輿論的高地你不去占領,自然被那些急著改變自身環(huán)境的小人去占領,于是小人行徑變成了文明,變成了自由追求,反對則成為了野蠻和愚昧。
所以大明這樣的勛貴,并不放在朱由檢的眼中。
對付他們并不難。
別看他們平日叫得歡,實際上一拳一個不吱聲。
你貪婪沒錯。
天下誰不貪婪。
但是你貪婪的前提,先把自身依仗的根基照顧好啊。
那遼東的李成梁也貪,他比誰都貪,可人家也知道,手里頭得養(yǎng)一批精銳的家丁,到了需要的時候,能為他沖鋒陷陣。
所以萬歷皇帝抗倭援朝的時候,李成梁的家丁的確打出了威風,起到了效果。
京城的勛貴呢?
京城的兵權其實一直在勛貴們手里的。
都說老朱家的宗室被養(yǎng)成了豬。
其實真正被養(yǎng)成豬的是勛貴。
而且是他們自己個代代子弟下來,只愿意貪婪享受,不愿意吃半點苦,導致如今的風氣。
勛貴們最后能依靠的不是軍隊,竟然是陰謀詭計。
屬實本末倒置了。
這樣的勛貴,朱由檢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他們掀不了桌子。
沒有為他們賣命的士兵,他們靠什么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