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與人斗之樂
- 朕能造反成功嗎
- 烈炎普照
- 2112字
- 2024-07-21 19:31:06
楊茂林說只能拉出一千多人出來。
一千多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其中到底有多少能用的,朱由檢心里沒有底。
至于半個時辰前,與內閣確定關于京營的整軍備戰,朱由檢并不做指望,倒不是徹底放棄京營,而是因為了解內閣首輔陳演。
朱由檢確信,自己沒人可以指望。
“陛下,去哪?”
皇上突然起身要離開文華殿。
王承恩連忙跟上。
“皇宮里何處適合練兵?”朱由檢邊走邊問。
此時。
宮門口的侍衛,大概二十出頭,正好聽到皇帝的話,忍不住回過頭看了眼,朱由檢也發現了此人,視線看了過去,那人連忙低下頭。
這種感覺很不好。
侍衛也是人,被稱為大漢將軍,編制來源于錦衣衛,錦衣衛經過幾百年的變化,成分早已變了,不但有勛貴,還有大量的文臣子弟。
“你叫什么名字?!?
朱由檢停下了腳步,覺得此人有些面熟。
“這是國丈的侄兒周鏡呀?!蓖醭卸黧@訝道,前幾日,皇帝還見過他呢。
“哦?!?
朱由檢恍然大悟。
原來是皇后的娘家人,朱由檢感覺更不好了。
這些原本應該是大明柱石的階級,如今成為了蛀蟲,是大明即亡國的元兇。
可偏偏拿這些人沒有辦法。
他們與大明綁定的太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不是腐肉,而是深入骨髓,無藥可治。
自己計劃里還想對付周奎,結果人家的侄兒在自己身邊當侍衛。
鬧不好。
自己先掛了。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朱由檢聯想到原主崇禎的第五個兒子,意外的死亡,當年了解這段史料的時候,怎么看,都像是對皇帝的警告。
“朕與內閣商議決定親征,你們應該聽到了吧?!?
朱由檢向侍衛們露出笑容。
侍衛們沒想到皇上會和他們說話,興奮又激動,卻沒人敢主動答話,宮里規矩森嚴,上面還有太監們盯著,沒人敢逾越半步。
平日里恪守規矩慣了,如今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想搶著說話,又怕說錯了話。
“陛下問你們呢,如實回答即可?!?
既然皇帝有興致,能讓皇帝開心就好,王承恩鼓勵侍衛們。
周鏡膽子大些,鼓起勇氣抬起頭,眼神明亮,竟然直視朱由檢,“回皇上,皇上要親征,下臣身為大漢將軍,殿廷衛士,自然是皇上去何處,下臣就去哪里?!?
倒也十分英勇,不知道是不是繡花枕頭,“聽人說賊軍勢大?!?
“下臣不需要知道這些,只知保衛皇上安危,下臣在皇上身邊,除非臣死,否則無人可以靠近皇上一步。”周鏡聲音洪亮,忠心耿耿。
但愿如此吧。
朱由檢沒怎么信,主要還是不滿意周鏡是周奎的侄兒,讓他不敢信任。
侍衛們興高采烈,比剛才有精神氣多了,一直到皇帝的身影離開,他們還意猶未盡,入宮當差以來,他們還沒和皇帝說過話呢。
離開文華殿后,朱由檢帶著人在皇宮找地方。
周鏡和周奎的事急不來,御馬監才是最緊要的事。
何處適合檢閱士兵。
后宮肯定不合適,文華殿也不合適,容易受到官員們的影響,地方最寬廣的是皇極殿的平臺,別說一兩千人,幾千人都能容得下。
朱由檢也沒有選擇此處。
“陛下,往前面走是西華門了?!蓖醭卸餍÷暤馈?
出了西華門,等于離開了內宮。
西華門外是護城河,河水從太液池引入,御用監、尚寶監等內廷衙門在西華門外,崇禎皇帝從來沒有來過,朱由檢按照自己的記憶,上輩子還是逛過故宮的。
出了西華門,朱由檢往北邊走。
一直來到了承光殿。
承光殿往北是橋,橋通瓊華島,瓊華島位于太液池中,只有兩座橋梁與外相連,因此比較封閉,面積也不小,比三大殿合起來都要大。
“告訴楊茂林,朕要在這里練兵?!?
朱由檢找到了理想的地方。
該怎么掌握兵權。
準確的說,從勛貴、文臣、太監們的手中,拉攏一支只聽自己的軍隊,不要求很多,起碼三四千人的隊伍,成為京城最大的一支武裝力量。
這并不是簡單的問題。
如果是往常,的確可以用太監去制衡,比如讓太監去監軍,加強皇權的一種手段,不考慮太監帶去的破壞,起碼效果是不錯的。
偏偏現在不行了,首先要對付的就是太監。
而勛貴和文臣又不值得依靠,所以朱由檢必須親力親為,思來想去,打破常規,讓士兵到皇宮里,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操練。
就像袁世凱一樣。
自己給士兵們發餉,讓每名士兵認得自己,讓士兵看清楚形勢,自己這個皇帝,才能給他們最大的回報。
瓊華島封閉。
一千多名士兵在島上練兵,不容易被外面人影響,更適合自己拉攏。
元旦早朝大臣們竟然沒來,所以皇帝的憤怒,王承恩并沒有意外,包括接下來,皇上種種的舉動,雖然與往常大有庭徑。
可是皇帝竟然要讓士兵進入皇宮,而且越來越認真,看起來楊茂林要是明日沒辦好這件事,會有大苦頭吃,王承恩認為自己于情于理,都要勸阻皇帝。
倒不是為了楊茂林,楊茂林是他的對頭,能讓此人吃癟,他才高興呢。
王承恩擔心的楊茂林身后的王德化。
“陛下?!?
“楊大珰帶著上千兵馬入宮,萬一有不臣之心?”
朱由檢沒在乎。
王承恩說的沒錯,可自己就算不冒險,像原主崇禎一樣事事守規矩,結果卻落了個最壞的結局,既然如此,還不如自己胡鬧。
但是。
朱由檢看到了王承恩與楊茂林兩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朱由檢沉思起來。
王承恩以為皇上思考自己的話,內心松了口氣。
島上風大。
朱由檢看著湖里的倒影,陌生的身形,浮現一張憔悴且茫然的臉。
宮里有雙王之稱。
一王就是眼前的王承恩,二王就是王德化。
王德化掌管東廠。
更重要的是王德化和外頭的勛貴們關系深厚,加上御馬監楊茂林又算是王德化的人,所以王承恩的擔憂,朱由檢能料到。
王承恩擔心是他們勢力大,自己同樣擔心。
一個王德化,加上楊茂林,還有外面京城里的勛貴,軍隊到底會聽誰的?
所以可以借助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