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又稱治水、?水、桑干河、盧溝、渾河、無定河,是京畿地區最重要的河流,大部分經天津入渤海,海子里由永定河穿過,故而形成大片的湖泊沼澤。
草木繁盛、禽獸、麋鹿聚集,如此盛況,被當地百姓稱為海子里。
史稱“下馬飛放泊”。
“下馬”,指離城里不遠,騎上馬,一會兒下馬就到了。“飛放”,指飛鷹放狗,“泊”自然是指“海子”,是燕地最好的牧場。
所以先有元代成為皇家獵場,后有皇太極入關,于海子里放馬休兵。
明朝中葉時期,因為人口增長過快,導致諸多問題滋生,各地不約而同的開始開墾新地,把原來不適合耕種,但是有充足水源的地區,進行了浩大改造的工程。
比如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就興于明朝。
大宋改造了江南,大明則改造了湖廣。
京畿地區的海子里自然也不會漏掉,還有京畿南部的得勝淀,得勝淀同樣是沼澤和洼地,因為有豐富的水源,所以也在明朝中期,經過官員們的治理,把洼地和沼澤地區改造成上百萬畝的耕地。
打天下,開疆擴土,治理民生,文明昌盛。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后人有了足夠的陰涼后,開始貪圖安逸享樂,開始反思為什么要努力,逐漸不再繼續為后人栽樹,于是生產力放緩,內卷加深,欲壑難填,土地兼并橫行。
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
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了對后代的教育,越困難,越要加強教育。
朱由檢親自為兒子們上課。
十六歲的太子朱慈烺,十三歲的定王朱慈炯,十一歲的永王朱慈炤,最小的朱慈炤第一次來到瓊華島,非常的好奇,忍不住東張西望。
島上到處是軍士們操練的聲音。
臨時搭建的靶場,騎馬場,還有火器場,已經把太液池周邊原本優美的環境破壞了個稀碎,安寧的氣氛也被打破,哪怕殿內都能聽到外頭的喧雜聲。
朱由檢也因為好奇,望著小孩朱慈炤多瞅了兩眼。
后世許多紅樓學者提出了新的觀點,創造紅樓夢的其實就是這位朱慈炤,并且拿出了許多論證。
紅樓夢作為新中國指定的四大名著,哪怕沒有閱讀過全書,也會在教科書上看過紅樓夢的篇幅內容,名聲如此之大,朱由檢當然也看過。
看不出有什么文學大家的氣勢嘛。
朱由檢笑了笑,現在還有閑心思想這些,自嘲了一番后,朱由檢言歸正傳。
“正德皇帝設立豹房,后來的官員們告訴人們,這是因為正德皇帝貪圖享樂,被太監們蒙逼誘惑,在文人們的形容下,豹房是酒林肉池,奢侈淫逸之地。”
“但是朕卻不這么認為,不要被言語所影響,言語是別人的口說出來的,天然帶上了他們自身的觀點,離不開自身的利益和立場,所以你們要看事物的本質。”
“跳過這些言語,從實際出發,豹房不過是正德皇帝抑制文官、掌控朝綱的新場所而已,也能讓他離開宮內許多的束縛。”
“比如你們的父皇,朕為什么元旦朝賀之后,直奔瓊華島了呢?”
朱由檢面露嘲諷:“朕相信,等朕死后,要不了一二十年,瓊華島也會成為官員們口中的豹房之地。”
“誰敢。”
太子朱慈烺急了。
他以前是不懂,現在他懂了。
父皇要來瓊華島,不正是父皇剛才所言,與正德皇帝離開內宮,呆在豹房的原因一樣么。
以前朱慈烺沒有朝這方面想過,現在也想起了五弟。
鬼神之說,朱慈烺仍然半信半疑,可父皇說的也沒錯,看似不可思議的事物背后,其實是不可告人的陰謀詭計,又按照父皇所言,透過現象看本質。
那五弟的死,怎么都像是被人害死的。
以前有正德皇帝落水而亡,后有大伯天啟皇帝落水而亡,現有五弟死的不合常理,原來自己習以為常的皇宮,并不是什么安全場所。
朱由檢安撫了太子。
他倒不是要讓兒子們恨,而是讓他們懂話語權的重要性。
歷史是文人們寫的。
教育也是文人們的,哪怕是宗室子弟,也離不開這個影響。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重新塑造兒子們的三觀,擺脫傳統文人對他們的洗腦,正確的認識這個世界,而不是活在文人們為他們編造的虛假世界里。
先講了王朝興衰過程,再講實際。
正德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朱由檢接著講解更具體的案例。
“正德元年,朝臣們集體要求皇帝撤銷皇莊、看起來是為民做主,實際上天下早已興起土地兼并,大多數的土地集中在極少部分人的手里。”
“因為土地兼并,欺上瞞下,導致朝廷的稅負減少,為了增加朝廷收入,唯一的法子只有向大戶伸手。”
“于是有了皇莊的興起,而皇莊侵犯的是大戶們的利益,大戶們在地方上結成了牢不可破的關系網,同進同退,互相包庇,作惡多端,這就是利益的斗爭,無關正義與否。”
“可在大戶們的嘴里,必然是朝廷作惡的,他們的子弟讀書當官,肯定也是當做朝廷作惡,侵犯他們的利益,不就是侵犯天下百姓們的利益么,這就叫話語權的輿論威力。”
“天下讀書人都這么說,天下官員也都這么認為,那么天下百姓也習以為常的認為是朝廷作惡,讓他們生活越來越苦的源頭,也成為了朝廷。”
幾名皇子聽得目瞪口呆。
哪怕是朱慈烺也難以接受,他的三觀實在是受不了。
反而最小的永王朱慈韶略有所思。
“正德皇帝是非常聰明的人,哪怕他才剛剛登基,朝臣們竟然全體要求皇帝廢除皇莊,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說明滿朝文武在利益上達成了一致,而他們的利益又并不是為了國家大義,而是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口號雖然很好,實際上卻充滿了惡臭。”
“正德皇帝真的很聰明,他并沒有直接出面否決大臣們的要求,而是利用國舅等人,由他們出面去狀告侵占皇莊土地的百姓,為自己贏得討價還價的余地。”
“普通老百姓有能力,有膽量侵占皇莊嗎?”
朱由檢的一句反問。
幾名皇子都聽懂了。
“國舅張鶴齡控告有百姓侵占皇莊。”
“國舅張鶴齡控告有鄉紳侵占皇莊。”
只改了一個身份。
意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謂的新聞學,古人早就玩的起飛。
講史,講案例,最后結合當下。
朱由檢提出了海子里。
現在幾名皇子都聽懂了。
父皇循環漸進,有理有據,引人入勝的教導方式,讓幾名皇子都非常的喜歡,一點也不覺得枯燥,仿佛聽故事似的,輕松愉快的明白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