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四處出擊
- 朕能造反成功嗎
- 烈炎普照
- 2011字
- 2024-08-04 00:11:00
皇帝突然召見自己,駙馬都尉鞏永固措手不及,完全沒有準備,更不敢耽誤,連忙換上朝服,讓管家準備了馬車趕往皇宮。
詞云:“北行松間,隱隱見岡阜,至則小軒峙其前,又前甃石為九曲黃河,軒北石假山也,頂列銅池六,皆貯水,池旁多穿孔竇,下注洞口,洞中為龍,勢若噴吐,前為圓池,龍盤其間,駕幸則瀉銅池,從孔竇迸落,名水晶簾,山上有梳妝樓遺址,舊傳為遼后游處。自橋至此地,皆以文磚乳花石雜甃之。”
嘉靖朝一代骨骾之臣李默記載。
明代皇宮內的兔兒山,官員們并不陌生,不少官員游覽過。
駙馬都尉鞏永固揉了揉眼睛,這還是自己印象中的么。
許多大樹被砍伐。
各處都在叮叮當當,還有鋸木頭的聲音。
各處的臨時搭建的作坊,制作木輪的,制作橫軸的,制作車廂的,制作車把手的,皇帝親自與老匠們商議后,把戰車分為了好幾道工序,每道工序有專門的工匠負責。
老匠們負責管理,保障部件的精密程度。
利用量尺等工具衡量大小尺寸。
原本景色優美的景區,變得慘不忍睹。
“這......這......”
鞏永固抬手指了指,結巴的說不出話來。
領路的太監倒是習以為常,并不只有這位駙馬被嚇住了,許多人都被震撼過。
最后。
鞏永固在紫光閣見到了皇帝。
朱由檢也打量著這位后來殉國的駙馬。
與別的殉國官員名錄不同,朱由檢對這份名錄有懷疑,不知道那份名錄里的水份有多少,畢竟明朝的文人放飛自我,什么野史都敢寫,而且并不是為了公正無私記載史料,更多的是藏私貨,罵人為主。
這位駙馬是不被文人群體所接受的。
因為駙馬都尉鞏永固是光宗之女樂安公主之夫。
光宗皇帝是天啟皇帝和崇禎皇帝的生父,樂安公主是李選侍的女兒,李選侍很出名,明末三大案之一,移宮案的主角。
李選侍獨攬皇帝的寵愛,下手極其兇狠,打死了天啟皇帝的生母,天啟朝閹黨的閹首魏忠賢就是李選侍的親信太監。
李選侍與官員們斗爭失敗,又是天啟皇帝的殺母仇人,天啟皇帝放過了李選侍,甚至重用提拔魏忠賢,卻不會對李選侍優待。
光宗皇帝即位才一個月,李選侍連正式名份都沒有撈到。
沒有退休地位保障,后宮里的日子并不好過,加上大臣們也反對李選侍,那么作為李選侍的女婿鞏永固,他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雖然的確是勛貴,可卻是李選侍的女婿。
李選侍自個都是落難鳳凰不如雞,何況她的女婿呢,只不過掛了個勛貴的名被罷了。
偏偏李選侍曾經與大臣們為敵,更不提還出了個魏忠賢。
可想而知鞏永固的境遇。
所以此人殉國的史料,朱由檢信了個七八成。
曾經在大明亡國前,主動力勸崇禎皇帝南遷,并且自請去募兵,保衛崇禎皇帝的安全。
不受文官待見;掛了個勛貴名卻沒有勛貴的實,也融入不到勛貴的圈子中;魏忠賢得勢后,對內書堂派大下殺手,包括殺死了當時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
曹化淳就是王安提拔起來的人,他們這些太監能給鞏永固好臉色?
這就是孤臣啊。
此人有沒有殉國不是關鍵。
關鍵是此人的背景,而此人又的確有主動性,并不甘心失敗,所以朱由檢沒理由不用。
此人需要機會。
朱由檢愿意給他機會。
就像讓兵部侍郎王家彥去整軍京營,朱由檢希望他能成功,可朱由檢也不會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現在召見眼前的駙馬就是如此。
如果王家彥失敗了,還有駙馬不是,駙馬也失敗了,還有其他人不是,要是都失敗了,那自己就只能用刀子說話了,是最后的選擇。
“駙馬都尉最近忙于何事?”
朱由檢問道。
“臣無所事事。”
鞏永固直言相告。
皇上突然召他進宮,他內心有些激動,不過也沉得住氣,聽到皇帝的問話,也沒有遮掩自己的境遇。
這話聽在朱由檢耳里就不同了。
告訴皇帝自己沒事做,不就是要求皇帝給他事情做么。
朱由檢好笑道:“勛貴們商討著如何對付朕,駙馬都尉沒被他們喊去共商大計?”
皇帝的一句話,鞏永固悟了。
要么對付太監,皇帝不是正對內廷下手么。
要么整治京營,皇帝提出過親征,京營肯定是不會落下的。
要么是對付大臣,要么是對付勛貴們。
無非是如此。
鞏永固知道皇帝要讓自己干什么了,而他愿意干。
“臣不知道臣算不算的上勛貴,反正勛貴們沒把臣當勛貴,文官們也沒把臣當同僚,所以皇上所提之事,的確沒人叫上臣。”
“勛貴們為何敢商討對付皇上?如此欺君大罪,臣愿意為皇上捉拿他們。”
鞏永固壓著內心的激動,努力保持平靜。
皇帝手里有了幾千兵。
京城里并不是秘密。
“駙馬有信心?”
朱由檢問道。
“臣善騎射。”
駙馬鞏永固答非所問。
朱由檢滿意的笑了。
這樣的一個人,不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每日操練騎射,就算自己不找他,他也一定會主動找上門的,就像歷史上主動找到崇禎皇帝,提議皇帝南遷,他去募兵來保護皇帝南下。
魄力的確很大,可惜崇禎皇帝不敢。
崇禎皇帝不敢做的事,朱由檢敢做。
無非放權罷了。
朱由檢愿意放權,只要敢來主動領取差事的,朱由檢就敢給權,至于做不做得好,做得好就賞,做不好就罰,又不是讓去對付大清。
你說打不贏大清,那的確怪不了人。
任務太難了。
可要是連內部都對付不了,那就是態度問題了。
就像那太監潘馴。
只要他敢干,朱由檢就敢給他權,給他先斬后奏的權利,只可惜他不敢當九千歲啊,朱由檢現在巴不得有人出來當九千歲。
想要當九千歲,就得辦多大的事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