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拱火
- 朕能造反成功嗎
- 烈炎普照
- 2194字
- 2024-07-24 20:32:57
茅房里人擠人。
上一位還沒來得及提起褲腰帶,立馬被身旁等得跳腳的人搶了坑位,出來的人雙腿軟綿綿的,參加不了操演,臉上掛著自己都沒發覺的微笑。
李彪忙前忙后,保持著自己隊伍秩序。
自己的名字連皇帝都知道了,李彪內心激動,恨不得好好表現,讓皇上知道自己的本事。
人與人之間,的確是有差距的。
朱由檢感悟。
如楊茂林所言,御馬監四衛營名存實亡,現在拉出來的一千余人,更像是牧場里干活的老百姓而已,不光貧窮,而且缺乏生活物資,衣服破破爛爛。
一年之中,沒有幾天可以吃飽肚子,油鹽都舍不得用。
可就算如此,紀律性要比許多非洲人強多了。
朱由檢開超市的那些年,印象最深的就是非洲人的散漫。
當然。
并不是說現在的軍士紀律性很強,只不過對比的對象不同而已,如果對比李自成手里,或者多爾袞下面的精銳老兵,也無法相提并論。
至少這一千多人的隊伍,能在校官們的帶領下,圍著瓊華島繞圈。
瓊華島很大。
只半圈的時候,隊伍已經拉長略為混亂,等行軍完一圈,進入第二圈,隊伍變化越來越大,掉隊的人越來越多。
有趣的是,無論是體力好的人,還是體力弱的人,經過橋頭的時候,都會昂首挺胸,加快自己的步子。
因為橋頭岸邊。
宮女們在嬤嬤的帶領下,于樹蔭里縫縫補補。
只是岸邊風大,沒多久,跑來幾名小黃門,告訴幾位嬤嬤,讓帶著宮女們進去偏殿干活,免得吹出病來。
宮里有數千名宮女,大多數做粗活,只有少部分才會分到貴人身邊,伺候貴人是宮女地位最高的,包括太監也是如此。
這些宮女一部分來自于洗帛廠,一部分來自于西花房等,這些場所同樣在皇宮的西北邊,太液池的西邊。
宮女是窮人家的女兒。
與多數的閹人一樣,很多京畿地區的窮人實在沒有活路,最后流落到京城自宮一刀,運氣好,才能被皇宮收入進來,成為最底層的閹人。
朱由檢已經回去了廣寒殿,站在平臺高處瞭望下方的場景。
拉攏軍士不假,卻不能丟了威望。
平易近人,要弄明白這個詞的精髓。
乾清宮太監杜勛張了張嘴,想要詢問晚上什么時辰開伙,平臺上氣氛嚴肅,沉思的皇帝變得深不可測,猶豫了片刻,選擇了閉嘴。
侍衛們在殿門口守衛。
高起潛忍了又忍。
自己準備了諸多練兵法子,甚至連關寧軍的練兵方法,自己也是研究過多年的,本來以為足夠說服皇上,誰知道皇上竟然亂來,光行軍算什么練兵?
皇上既然決定親征,卻又如此胡來。
“皇爺,行軍的確重要,不過也有講頭,應該先學認旗幟,認會了旗幟,再學聽鑼鼓。”高起潛還是沒忍住,開口勸道。
杜勛覺得高起潛說的有道理,何況昨日王承恩不是與陛下商議好了么,不然為何召高起潛入宮。
高起潛的目的,是為了掌握軍權,并不是出于支持皇帝親征。
朱由檢知道自己決定親征,滿朝文武沒有人支持。
大明現在的局勢,非常像一則故事——皇帝的新裝。
人們都知道皇帝其實沒穿衣服,但是沒有人說出來,所以保持了脆弱的平衡。
當李自成大軍進入山西的消息抵達京城后,就像那個叫破皇帝沒穿衣服的小孩,打破了脆弱的平衡,局勢直接顛倒。
那個時候,高起潛心里頭的想法,恐怕是如何脫身了。
他可是聽聞京師陷落后,當即逃之夭夭。
更何況自己還要查抄內廷呢。
不過高起潛的作用很大,可以利用他,讓大太監們陷入內斗。
就像今日軍士和將官被分開,自己的計劃就進展的很順利,不過還不夠,需要繼續拱火。
想要拱火,就要明白王承恩與曹化淳為什么不對付。
其實并不復雜。
“朕聽校官們說,當年自從四衛營挑選走了青壯,組建了勇衛營之后,四衛營就荒廢了,一年里操練不過三五日。”
“回皇爺,的確如此。”
有機會說御馬監的壞話,高起潛怎么可能錯過,他又不負責御馬監,連忙指責,“四衛營軍餉糧草克扣較多,軍士不滿,怨聲載道非一日之功。”
這倒怪不了御馬監。
朝廷沒有撥款銀兩,御馬監也為難。
不過御馬監也不是沒有責任,一百萬兩的銀子發下去,能落到士兵們手里的有十萬兩銀子已經是清廉的了。
“朕今日接觸這些軍士,才真正曉得民間疾苦。”
朱由檢露出笑容,氣氛變好了,仿佛拉家常說道:“你也是來自民間,你平日里卻不向朕說這些,竟然學起了曹化淳他們。”
高起潛臉色大變。
皇上剛才說的是好話還是壞話,高起潛摸不準。
窮人入了宮,那也是最低級的閹人。
機會永遠不會輕易的落到窮人身上,包括內廷也是如此。
王安,曹化淳,王德化、楊茂林這批太監,他們有個共同的身份,內書堂出身的太監,他們是從小送到內廷,進入內書堂讀書,然后去文書房當差,開始了一路升遷。
比如曹化淳,十二三歲入宮,入宮時詩文書畫無一不精,這能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么?
培養曹化淳的是王安,培養王安的是馮寶,這就是代代傳承。
前朝,也就是崇禎皇帝的大哥天啟皇帝。
閹賊魏忠賢在天啟朝發家,這位才是窮人,雖然此人是爛賭鬼。
外人掌握了權勢,受到內書堂以王安為首的太太監們的敵視,最后魏忠賢獲勝,并殺死了王安,對“建制派”造成了巨大打擊。
等崇禎皇帝登基,閹黨被消滅,就像東林黨卷土重來一樣,內書堂也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權勢。
當年在內書堂培養曹化淳的就是大太監王安。
曹化淳沒退休前,擔任司禮秉筆太監、東廠提督,并總提督京營戎政,可謂手握內廷的政權與兵權。
高起潛和王承恩不同。
王承恩原來頭上的太監是劉克敬,劉克敬是當年選拔天啟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張皇后的太監,因為張皇后的原因,被魏忠賢殺死。
如果王承恩與曹化淳只是政斗。
那么高起潛屬于從根上不受內書堂出身的太監們待見。
道理等同于科道官看不起傳奉官。
王承恩勢弱,拉攏高起潛,兩人結為一派。
所以皇帝的一句,你也來自民間,真正刺痛了高起潛的神經,這是他最敏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