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出征

吳麟徵離開了大明交通院,沒有離開皇宮。

他和其余人近日討論關寧軍內遷,他出任登萊巡撫就是結果之一。

下午。

殿內。

懸掛的輿圖前。

吳襄親自講解皇帝親征的路線。

有兩條。

“第一條是從北出發,第二條是從南發出。

“為什么不直接往西出發,因為燕山山脈的原因,大軍通行與個人不同,大軍要么往西北居庸關方向繞路到宣府,然后進入山西,要么往南經過保定,然后進入山西。”

輿圖上。

燕山山脈后還有太行山脈。

這就是為什么京城地理位置重要的原因。

也是為什么,沒有燕云之地的大宋,戰略上極其的被動。

沒有燕云地區,根本無法防守華北平原。

與大明是完全不同的局勢,大明有邊關在手,哪怕外敵闖入京畿地區也無法持久,如果不能攻破京城,呆不了多久就要撤回去。

通過輿圖,不光朱由檢看得明明白白,其余的大臣也清楚。

其實皇帝親征的事早已決定好了。

范景文雖然沒有從戎經驗,軍略上并不是小白,何況兵部侍郎王家彥,此人還協理京營多年,又有庶吉士李長祥等,哪怕是太監高起潛也監軍多年。

這么多人的存在,難道還規劃不出一條行軍路線不成。

不過吳襄主動開口,提出加入皇帝的親征,很快獲得了一致支持,在人們的心里,哪怕親征失敗,也一定要保證皇帝安全回來。

最好皇帝連敵人都不要見到,半路帶著軍隊返回。

吳襄已經改變了主意,支持皇帝親征。

“北邊是軍事重鎮,多精兵,雖然所剩無幾,那也是一筆花錢也買不到的寶貝。”吳襄實在不能理解,老兵這樣的珍貴存在,為什么朝廷沒有人選擇善待。

他們在遼東的確克扣軍餉,各個吃的滿嘴流油,可對精銳那也是真善待。

包括以前的李家李成梁。

別看有人動不動彈劾李成梁,可朝廷就是不挪動李成梁的位置。

為啥?

李成梁把精銳老兵當寶貝啊。

如果一個將領不把手底下的老兵當寶貝,而是當牛馬,那是比蠢豬都要蠢的東西。

這樣的將領,哪怕說的話多么的漂亮,實際上是酒囊飯袋。

好嘛。

誤打誤撞。

朱由檢不發一言。

吳襄的確抓住了自己的目的。

什么親征?

用頭去撞石頭。

親征是幌子,除了抓做事的權利,麻痹其余大臣們外,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這批邊軍吸收到手中,否則運力如此緊張的局勢下,還要把寶貴的運力投入進來。

不理解后勤對戰爭的重要性,就不能理解戰爭。

后世運輸那般發達的情況下,前線也面臨著運力緊張,何況是當下的大明。

文人只記載打勝了或者打敗了。

打勝了三言兩語不值一提。

打敗了。

誰被打敗,被誰打敗,被殺了多少人,被如何侮辱了云云。

可這并不是軍事筆記。

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

誰后勤出了問題。

誰就會大敗。

這是第一個發現自己真實用意的人。

投入如此規模的運力,人們都以為自己要親征,實際上是為了老兵,現在朱由檢內心不高興,不是因為懷疑吳襄的原因。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吳襄不愧是老將。

能通過蛛絲馬跡,抓住目前的重點,那就是邊軍。

可這樣的吳襄依然不是大清的對手。

一個李自成,已經讓自己費盡了力氣,還有一個坐等時機的多爾袞,朱由檢如何開心的起來。

關鍵是兩個還一前一后。

“所以皇上指定的親征路線,臣極力支持,只是等大軍抵達大同后萬不可輕動,需要掌握賊軍的動向,有了十足的把握方可安排下一步。”

吳襄的提議,獲得了王家彥等人的認可。

什么掌握賊軍的動向。

這話說的真好聽。

不愧是老軍頭。

明明是躲在后方觀望,發現形勢不對,立即跑路,悄悄通過人家的嘴,變得好聽了起來。

難怪關寧軍捷報如此多。

戰線卻一直往后退。

朱由檢無語。

都是一幫老狐貍,自從上回自己提了山東的事,自己的計劃就瞞不住了。現在有了吳襄的提醒,哪怕還沒有看清楚皇帝計劃的人,也大半猜到皇帝的目的。

不還是要跑路南下么。

只不過皇帝變得靠譜了,知道手里要有軍隊,否則就這么跑去南方,后面的事可還真不好說。

江南的百姓可是暴力抗稅過的。

把太監拉出街頭,活生生打死,可比某地斷頭臺要痛苦多倍。

要是皇帝當時也在。

被打死的不定就有皇帝呢。

雖然打不到皇帝,畢竟皇帝太遠了,可他們能罵啊,各類野史從祖宗上來抹黑,包括罵皇上是獨夫云云,各類激進思想學說層出不窮。

吳襄主動提出加入親征,不就是看中了沒有危險,為了爭取權利和圣眷么。

朱由檢無奈。

眼前的一幫人是真不好騙。

他真的沒打算去南方。

雖然的確準備了去南方,可準備去南方其實才是用來騙人的。

這叫做一環套一環。

皇上一臉痛苦。

大臣們各個高興。

吳麟徵也忽略了白日的不開心,把商人們的事情丟到腦后。

皇帝弄了點銀子,搞了點糧食,把責任全部推給大臣們,仿佛只有皇帝才是對的,小動作不斷,他們這段時間承擔了多大的壓力。

不過無論如何。

銀子有了,糧食也有了。

軍隊也開始重建。

大明好像有了點希望,吳麟徵更歡喜現在,心里頭得意,讓皇上小瞧他們這些人。

當初自己就提出關寧軍內遷。

皇帝要面子不好意思做。

不還是采納了么。

朱由檢最后拍板。

太子留在京城,陳演、李建泰輔佐,成國公朱純臣繼續提督京營,駙馬都尉鞏永固協防,定王永王隨軍,其余人等各司其職。

比如關寧軍內遷,李建泰等人在朝廷上盯著,地方的運輸有大明交通院,還有吳麟徵等派去地方大臣的配合,以及關寧軍的行動。

前期只調動百姓,沒有皇帝的要求,一個士兵也不能入關。

除非談的四千調去山東的關寧軍。

不過這四千關寧軍又不是騎兵為主,所以要通過海運直接抵達登州府,而不是經過山海關。

山海關總兵。

薊鎮總兵。

各輸送軍餉糧餉,穩定軍心。

次輔魏藻德、內閣大臣邱瑜、方岳貢隨軍。

調走魏藻德是為了減少陳演在京城的勢力。

至于邱瑜、方岳貢。

是為了方便朝廷公文往來。

皇帝雖然離開京城,依然是中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西华县| 嘉兴市| 太谷县| 封开县| 体育| 天津市| 蒙城县| 东山县| 荣成市| 新乡市| 汤阴县| 保德县| 天气| 玉屏| 湟源县| 温泉县| 方山县| 辽宁省| 河西区| 横山县| 罗平县| 中牟县| 南澳县| 阿尔山市| 西乌| 龙州县| 鸡泽县| 天门市| 珲春市| 玉树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浑源县| 甘孜县| 巴彦淖尔市| 龙州县| 博湖县| 永定县| 迁西县| 高阳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