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導言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主題的復雜使篇幅浩大在所難免。前一半又分為第一和第二部分,討論馬基雅維里時代的佛羅倫薩思想,把他與他的同代人和同事——薩伏那羅拉、圭恰迪尼、詹諾蒂等人——放在一起,采用了英語世界過去從未嘗試過的方式。在這種討論中,我力求把佛羅倫薩共和主義置于第一部分的三章所分析的語境之中。我在這里認為,公民人文主義者對共和主義理想的復興,給一個社會帶來了問題,亞里士多德所描述的人之政治天性要在這個社會中得到實現,而它卻力求生存于否認任何世俗完滿之可能的基督教時間框架之中。我還認為,這一時期的歐洲思想只有幾種有限的方式能夠使世俗時間變得可以理解。在“習俗”(custom)、“神恩”(grace)和“命運”(fortune)這一組標題下,我在前三章討論了這些方式。共和國在時間中存在的問題,只能以這些方式加以解決,舍此別無他法。正是16世紀最初二十多年里,佛羅倫薩人——特別是馬基雅維里——表述和探索當時提出的這一問題的方式,賦予他們的思想以鮮明的特點。

“馬基雅維里時刻”這一短語可以用兩種方式進行闡釋。第一,它是指馬基雅維里主義的思想出現的時刻和方式;在此懇請讀者記住,這不是佛羅倫薩共和國最后歲月的“政治思想史”,不管它可能是什么;也不是該時期佛羅倫薩人的政治經驗史,它無意“解釋”他們對本書所研究的觀念的具體表述。對于這里所說的“時刻”,是做了有選擇的和基于主題的界定的。本書斷定,中世紀和現代早期歐洲人的時間意識中某些持久的模式,導致了認為共和政體的出現和公民對該政體的參與構成了一個歷史中自我理解的問題,可以看到馬基雅維里及其同代人或明或暗地與之對抗。這個問題在他們的時代變得至關重要,并且(主要是由于他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在此后的兩三百年里依然如此。他們與該問題的對抗被描述為具有歷史的真實性,雖然只是作為從他們思想的復雜歷史真實性中選取的一個方面;他們的“時刻”被界定為他們遭遇這個日益重大的問題的時刻。

其次,“馬基雅維里時刻”也表示這個問題本身。它是概念化時間中一個時刻的名稱,在這個時刻可以看到共和政體要應付本身的時間局限性,它在不斷出現的、理性無從知曉的事件之流中,試圖維持道德和政治的穩定,而這些事件則被認為對一切穩定的世俗體系有著實質性的破壞作用。在為此目的而形成的語言中,這被說成是“美德”(virtue)同“命運”(fortune)和“腐敗”(corruption)的對抗,而研究佛羅倫薩的思想,也就是研究馬基雅維里及其同代人如何探究這些字眼的意蘊,其背景則是前幾章所探討的那些涉及時間的思維方式。許多大大小小的人物全神貫注于共同探究這一問題,馬基雅維里便是其中之一;在力求揭示這一點時,我也希望揭示,這是研究馬基雅維里思想的一個合適語境,并且這種研究方式可以減少它所遭受的夸張而籠統的解釋的數量。

我進一步斷定,“馬基雅維里時刻”有其延續的歷史,即世俗的政治自我意識在不斷提出歷史自我意識方面的問題,這構成了西方思想從中世紀的基督教模式走向現代歷史模式之旅程的一部分。就這些問題而言,馬基雅維里及其同代人、佛羅倫薩理論及其有關威尼斯實踐的形象,留下了具有典范意義的重要遺產:平衡的政府、動態的“美德”、武裝及財產在塑造公民人格中的作用等概念。在本書的后一半,即第三部分,我追溯了“馬基雅維里時刻”在17和18世紀英美思想中的歷史,力求表明英語世界的政治傳統繼承了共和主義的和馬基雅維里的觀念與價值,正如它繼承了立憲主義、洛克和柏克的觀念與價值一樣??梢詳喽ǎ@里的關鍵人物是詹姆斯·哈靈頓,他實現了公民人文主義思想與英格蘭政治和社會意識的綜合,實現了馬基雅維里的武裝理論與普通法對自有地產(freehold)之重要性的理解的綜合。第三部分前三章所討論的是,古典共和主義的政治表述如何在英國內戰這一本來不可能的背景中成為適當的理論,在這一背景下,與佛羅倫薩的情況相比,都鐸時代的君權論同清教的宗教民族主義和宗派主義之間的斗爭,確保了更多相互競爭的思想方式和語言的存在。一種新古典主義的政治觀——某種程度上是清教千禧年主義的遺產——的穩步成長,及其在18世紀英美兩地的得勢,是一個需要予以探索的現象,這就是本書其余部分所要提供的內容。

“馬基雅維里時刻”在18世紀的形式是最后幾章的主題,其重心更多地轉向美國。“美德”與“腐敗”的對抗,在這個時期的社會和歷史哲學中被視為生死攸關的問題,其人文主義的和馬基雅維里式的詞匯,表達了對早期現代資本主義一種根本上敵視的觀念——其基礎是對公共信用的精巧法則而不是對更為直接的市場交換的認識?!懊\”的角色日益由“信用”和“商業”等概念來扮演;這使得思想家們更多地從動態的而不僅僅是失序的角度去理解世俗時間,但是同時,“美德”與“腐敗”(或“美德”與“商業”)的對立也繼續作為工具,表達著以其最初的現代和世俗形式出現的爭論:一方面是價值與人格之爭,另一方面是歷史與社會之爭。就18世紀而言,這種爭論的最終結果是,歐洲出現了一種辨證的歷史觀,在美國出現了一種烏托邦式的全球空間觀,而從后者可以看到,一種本質上是文藝復興的時間意識延續到了19世紀。可以斷定,能夠追溯至萊奧納多·布魯尼的佛羅倫薩人文主義者所開啟的事業,對于塑造現代的歷史意識和擺脫歷史的意識,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書的緣起是,諾曼·坎托(Norman F.Cantor)請我為他那時正在編輯的一套叢書寫一本研究16和17世紀歐洲憲政思想的著作。這本書寫了將近十年,大大超出他和我本人的最初設想;但我絕不敢忘記感謝他當初的鼓勵,以及他當時就職的出版社(John Wiley and Sons)的寬懷大度,它免除了我原已承擔的義務。

一些學者的著作使我寫作本書時受益匪淺,在列舉他們的名字時,漢斯·巴?。℉ans Baron)雖有爭議(而且完全沒有得到他事先的承認),他對我的精神影響卻無處不在。我直接求教其著作和交談的人士眾多,不勝枚舉,擇其要者有:菲利克斯·吉爾伯特(Felix Gilbert)、唐納德·溫斯坦(Donald Weinstein)、威廉·J.波斯馬(William J.Bouwsma)、約翰·M.華萊士(John M.Wallace)以及格登·S.伍德(Gordon S.Wood);與歷史學家研討會的學者有更密切的接觸者,如赫斯特(J.H.Hexter,耶魯大學)、彼得·萊森伯格(Peter Riesenberg)和約翰·M·穆林(John M.Murrin,喬治·華盛頓大學)、理查德·福拉特曼(Richard E.Flathman,華盛頓大學)和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劍橋大學)閱讀和評論了不同階段的手稿的不同部分。當然,他們并不為本書的內容承擔責任。昆廷·斯金納先生甚至推薦了書名,然而他不應因我所寫出的東西而受到指責。我還要感謝我在政治思想研究會圣路易斯分會的同事彼得·福斯(Peter Fuss)、馬克斯·奧肯福斯(Max Okenfuss)和亨利·夏皮羅(Henry Shapiro),他們為了我的工作任勞任怨;愛妻在我們忙于其他許多事務時編制了索引。華盛頓大學研究生院和歷史系八年來一直是我獲得的物質、道義和智力支持的不竭來源。

J. G.A.波考克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1973年11月

品牌:譯林出版社
譯者:馮克利 傅乾
上架時間:2017-06-07 11:00:49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譯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红原县| 五寨县| 社会| 兰州市| 富平县| 安化县| 同江市| 深州市| 金塔县| 囊谦县| 古蔺县| 永顺县| 清水河县| 施甸县| 扬州市| 吐鲁番市| 左贡县| 鲁山县| 临猗县| 蚌埠市| 青河县| 芜湖市| 新蔡县| 金沙县| 且末县| 锦州市| 湛江市| 彝良县| 栾城县| 盐城市| 襄樊市| 广宁县| 慈利县| 黄平县| 云南省| 正安县| 文登市| 江都市| 勐海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