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陳代明
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西北陳家
永樂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臨洮府,永泰鎮!
“小七,你是說,咱們把北鎮撫司的總旗方洪直接給干掉?”
“那可是錦衣衛的人啊!”
“萬一被發現,恐怕到時候,莊浪衛會直接過來把咱們給平叛掉!”
永泰鎮一間燭火昏暗的客廳中,肥胖少年驚疑不定的盯著前方那名筆直挺立,個子不到他肩頭高,略有稚嫩卻心狠手辣的孩童。
孩童面容清秀,雙眼如寶石,有著天真爛漫的童真,年齡雖小卻已有凌厲氣勢,甚至和房間的陰暗融合在一起略有狠毒之感。
聽到略有肥胖少年躊躇不定的話,孩童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面色陰沉道:“北鎮撫司這擺明了是要清除肅王府勢力。”
“而咱們陳家,作為永泰鎮扛把子,肅王府堅定的支持者,控制著八百里秦川。”
“以前倒也罷了,可如今,肅王一薨,北鎮撫司的人便出現在咱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這擺明了是要找茬滅了我們。”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真要等到這幫狗腿子抓到咱們違法的證據,那咱們才是真正的完蛋了。”
陳文強惆悵的瞅著大哥陳文德,二哥陳文堯,二伯陳武強,態度非常明確,內心非常復雜。
他在族中兄弟中排行第七,故而被大家成為小七,七公子,陳小七等。
身為一名歷史愛好穿越者,穿越在大明王朝,沒有如其他穿越者一樣,什么王公貴族,王侯將相之子,反而穿越在西北邊陲之地成為一個地方豪族的后代。
這個時代,荒涼和凄苦西北的代名詞。
更讓他無奈的是,這個地獄級開局。
他爺爺輩有五兄弟,在洪武年間便跟隨肅王打河西走廊和西域立下赫赫戰功,父輩十兄弟在肅王府均是身具要職。
在他還沒有出生的年代,大伯身居甘州左護衛指揮使司,在永樂元年被朱棣賜予伯爵召回金陵解除兵權。
二伯身居甘州布政使,在永樂五年被朱棣以貪墨為名罷免官職,閑賦在家。
諸多叔伯均是在朱棣繼位之后的十六年間,先后被朱棣從軍政大權中革職。
這一切的原因便是!
肅王躺平不爭,肅王府勢力被朱棣逐年鏟除。
自此陳氏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無奈之下,三伯借著和韃靼一戰失蹤當起了劫匪,劫掠過往秦川的商旅,保證家族財源和在秦川的地位。
八伯更是當起了失蹤人口,投靠韃靼部的克烈部,成為了一方統兵首領。
在他八歲之時剛接觸這些事情,就被驚呆了。
自己穿越在了一個活脫脫的漢奸,投敵,叛賊,盜匪的家里。
狡兔三窟,這就是兩個大窟窿。
三伯已經劫掠商旅不下一百次,掠奪錢糧數十萬。
八伯更是里應外合殺死過永泰千戶所的千戶長張家族長。
任何一件被查到,那都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可惜。
木已成舟,即便是他八歲開始便展現智妖參與族中大事,也改變不了陳家已經深入滅族腹地的事情。
當然,環境決定命運。
陳家對朱棣并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聽說在建文帝削藩,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時,大伯就向肅王進言,只要肅王點頭,便帶兵殺出振遠橋,為肅王奪取隴西,控制陜西,擁護肅王參與奪嫡之爭。
這并沒有夸張,曾經的肅王府權威無雙,控制著甘州五衛,陜西行都司所有衛所,關西七衛,是名副其實的實權賽王。
比靖難之前靠裝瘋賣傻才逃得一命的朱棣要強千倍萬倍,肅王缺就缺一個姚廣孝,缺一個爭天下的野心。
陳家與肅王府榮辱與共。
建文帝削藩,肅王自動放棄關西七衛兵權,并放棄甘州藩地內遷回蘭州。
永樂帝削藩,甘州五衛兵權一一被奪。
而如今。
肅王朱楧昨天薨了。
意味著肅王府的徹底落幕。
結果也沒有出意外,今天大清早,一隊北鎮撫司的朱棣爪牙便來到了永泰鎮,陳家的大本營,擺明了是奔著抄家滅族來的。
帶頭的正是北鎮撫司總旗方洪。
不過。
這些人大概是在金陵作威作福慣了,絲毫不將陳家放在眼里,結果方洪帶著人去青樓,被大哥給下了迷藥,一窩十二名緹騎一鍋端了。
但如何處理,就很是為難了。
北鎮撫司乃是永樂大帝的爪牙,殺幾個緹騎并不難,難的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殺了這幾個人,還不被認為是他們殺的。
“可是,真要是殺了這十二人,那,恐怕會引來北鎮撫司全力調查。”
大哥陳文德擔憂的搖頭,看向這位年僅十二歲,卻遠超尋常孩童的七弟。
兄弟十三人,這位七弟八歲開始便其智近妖,參與族中大事,經常能夠一針見血的提出問題。
如今是兄弟中的智囊,諸多意見就算是長輩也會采納。
而現在,七弟竟然提出要殺了北鎮撫司的人。
這讓他們不得不慎重!
一旦操作失誤,那到時候應該來的可就不是北鎮撫司,而是被扣上造反的罪名,被莊浪衛的鐵血鎮壓。
陳文強明白大哥的顧慮,但是!
“沒有證據,就算是北鎮撫司也不敢對我們動手。”
“肅王尸骨未寒,朝廷若是沒有掌握證據就對肅王府舊部動手,無疑令諸王寒心。”
“相反,如今朝廷會分化肅王府,抑強扶弱,拉攏一部分肅王府舊部,打壓一部分人,徹底瓦解肅王府在肅州的影響力。”
頓了頓,陳文強繼續道:“若我所料不錯。”
“世子殿下想要繼承肅王王位,至少在朱棣活著的時候,沒有這個希望。”
“朱棣這個人,剛愎自負,心中充滿著權欲和野心,甚至還有陰鷲和酷烈,但其因為靖難之役,一輩子活在贖罪和悔恨之中,卻也因此,其對諸王的恐懼遠甚建文帝。”
“只要肅王府這桿大旗不倒,我等肅王府舊部就絕不會順從朝廷,只要世子殿下搖旗討伐朱棣這個反賊,迎回建文帝,昔日甘州五衛,隨時可以掌控在手。”
“再加上關西七衛,朱棣怕是睡覺都睡不安穩。”
“這都是后話,就世子殿下那智商,想要穩住肅王府這桿大旗,壓根別想,且對于如日中天的朱棣根本不會給這個機會。”
“而對于我陳氏來說,該抉擇去留的問題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北鎮撫司的人馬來永泰,這未嘗不是我們陳氏的機會。”
年輕一輩中的老大老二非常凝重認真的聽著陳文強解釋,聽到這里,卻是忍不住的問道:
“機會?”
“什么機會?”
“不管是殺還是不殺,對我們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陳文強冷笑一聲,陰冷道:“殺,而且得明目張膽的殺。”
“不過,不是我們,而是韃靼部。”
“且不止要殺了北鎮撫司的人,還要連我們自己人,順帶著將張家這個近年來想要動搖我陳氏地位的家族,一起給屠了。”
頓了頓,陳文強冷笑道:“肅王剛薨,北鎮撫司就想要搞垮肅王府,真是可笑。”
“肅王剛薨,韃靼部便南下劫掠,合情合理。”
“我陳氏家族作為邊民,沒有能力抵御韃靼部大軍,被劫掠一空,這合情合理。”
“屆時,外可借助韃靼人之手除掉張家,內可借助朝廷之手除掉克烈部族長,順帶,還可以向朱棣表一波忠心,重掌莊浪衛。”
“嘶!”
陳文德二人聞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面面相覷。
原以七弟要殺掉北鎮撫司就已經膽大包天了。
可現在。
引韃靼部屠戮秦川。
引朝廷大軍滅掉克烈部。
太狠了!
“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嗎?”
不過,陳文德作為大哥,在族中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時聽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不僅沒有訓斥,反而已經權衡利弊。
“沒有!”陳文強冷漠的搖頭道:
“我陳氏的出身有問題,先于明太祖移居秦川,在明太祖建立大明王朝之前便是秦川豪族,與蒙元有著不清不楚的關系。”
“借助肅王我們只是在西北洗白,但對朝廷那些人來說,本質是看不起我們的,若是我們因為肅王薨了就轉頭效忠朝廷。”
“肅王舊部看不起我們,朝廷更會輕視于我等。”
“沒有任何好處,相反,我們會逐漸被張家所取代,失去八百里秦川的控制權,成為案板魚肉,任人宰割。”
“除非我們投敵韃靼部,若不然此局無解。”
“所以,其一,我們必須轉移朝廷的火力。”
“肅王府有四方勢力,控制關西的王氏,控制河西的河西四姓,控制臨洮府的三大家族,控制秦川的我們。”
“關西錯綜復雜,失去了朝廷的支持王氏只能算是微末。”
“河西四姓比我們更慘,剩下的就是臨洮三大家族和我們陳家,所以肅王昨天剛薨,今天北鎮撫司的人就來永泰。”
“若無所料不錯,這只是馬前卒,真正的危機還在后面。”
“所以,想要轉移火力,陳家就必須要示弱,甚至于被瓦解。”
“可真要放棄秦川,陳家對朝廷來說,便沒有一點用處,只能任人蹂躪。”
“而這,對我們來說只有一條路。”
“借助著肅王薨,引秦川乃至河西大變,大變之下,我們才有機會回歸朱棣王朝。”
“其二,我們必須表現出對大明江山的忠心。”
“對于朱棣而言,只要我們在攻打蒙元余孽一事上有必死之心,就有重掌權柄的機會。”
“陣斬韃靼部首領,就是投石問路。”
“其三,借助著這場大亂,徹底消除我們豢養盜匪劫掠過往商旅的痕跡,決不能讓朝廷查到證據。”
陳文強眸光閃爍著冰冷的目光。
“好!”
“宜早不宜遲,遲則生變變!”就在幾兄弟商討之中,穩如泰山坐著的陳家家主二伯起身,陰狠道:
“既然如此,那便按照小七說的辦,肅王負我陳家,這些年我陳家苦苦支撐肅王府,也算是還清了當年恩遇之恩。”
“如今,該是為我們自己謀一條出路的時候了。”
陳文強當即籌謀細思道:“二伯,在克烈部沒來之前,還要偽裝緹騎露面一二。”
“另外,還要抓緊審訊方洪幾人,錦衣衛的聯系方式,我們并不清楚,在秦川大亂之前,我們必須保證行跡不被泄露。”
“能不能洗白,就看這一次了,也是我們唯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