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忠奸難辨
- 西陳代明
- 歲月如夢
- 3516字
- 2023-12-21 01:42:20
聞言,李元忍不住的對著王府大管家深深一拜,感激道:“勞煩管事替我感謝王妃,等蘭城危機度過,本將軍定登門感謝王妃。”
肅王府大管事輕聲一嘆,道:“肅王府已退無可退,還望諸位將軍竭誠護佑蘭城之安,保蘭城上下平安。”
隨著大管事話音微落,整個將軍府突然涌現出一種別樣的情緒。
若是在十幾年前,這座將軍府被稱之為幕府的時候,肅王主事,下方九大家族側立,諸多幕府將領群星璀璨,數十萬大軍隨肅王一聲令下征戰四方。
可如今。
堂堂九邊塞王,府兵卻只有三千之數,還要遠遠的駐守在涼州地界。
這就罷了,如今克烈部南下,軍政大權肅王府連半分都不敢染指,甚至還要將自己的府兵交予一個衛指揮使來指揮。
不可同日而語,早已面目全非!
陳武強,李齊,馬占元三人再無半句是非之言,只是內心復雜的看著大管事。
哪怕是李元,心中也是萬分感慨,昔日他不過是肅王府不起眼的一軍卒罷了。
“錦衣衛有七百騎兵,就在城中,愿供使司差遣!”
“府衙有三百衙役,鄉兵一千,百姓三萬余。”
“蘭州左中右三衛四千兵馬,蘭州后衛為漕運千戶所。”
言歸正傳,眾人一個接一個的匯總手中的兵力。
可說到最后。
所有的心都拔涼拔涼的。
“這么說,算上鄉兵,算上黑石山馮明率領的兵馬,若蘭城再無援軍,只有一萬兵馬可用?”
李元有點氣竭的掃視著所有人。
這個結果在他的意料之中,卻也超出了他的預料。
“蘭城七千將士,面對克烈部十萬兵力的攻城,能堅持多久?”
李元在自問,也在問在場的所有人。
“唯有堅持,只要我們堅守蘭城,三天,七天,最多十天,我相信,各路援兵就會趕到。”
陳武強十分堅定的說道。
“要不,撤回蘭州后衛?”
“據守振遠橋,黃河未結冰,借助著振遠橋的險要,縱然韃靼人人多勢眾,也占不到任何的優勢。”
“即便是不敵,屆時我們只需要斷了振遠橋,克烈部便無計可施!”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時,馬家家主馬占元忍不住的獻計。
“倒也不是不可以,趁著克烈部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轉移城內百姓過橋,在橋南防守。”
“這總比死守蘭城要強!”
指揮僉使許江聞言也一喜,贊成了馬占元的觀點。
而且,這是唯一一個損失最小的謀略。
“不可!”
“如何能行。”
“死守蘭城,死戰蘭城,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可話音未落,陳武強,肅王府大管事,李家家主李齊眾人便厲聲阻止。
沒有半分商量的語氣。
“河這邊是甘州,河那邊是陜西!”
“撤,馬兄說的倒是輕巧,可馬兄可曾想過,我們可以據橋以守不讓克烈部人過去,克烈部人為何不能據橋以守阻止我們過來?”
“一旦振遠橋丟失,寧夏,陜西,臨洮等地的兵馬如何過來?”
“一旦放棄蘭城,甘州,關西將成為克烈部囊中之物,何人能夠抵擋韃靼人?”
“丟失河西,丟失關西,這樣的喪國之舉,誰來承擔后果?”
“已經流過一地的鮮血才打下來的疆域,難道就要這樣還沒打就放棄,再流一遍?”
陳武強懟的毫不客氣,一點也沒有給同為肅王府九大家族之一的馬家家主面子。
他當然清楚馬占元打的什么主意。
臨洮三家馬家就在榆中,一旦蘭城被克烈部人嚯嚯,短時間必然無法奪回來,到時候,蘭縣重新擇址極有可能就會轉移在榆中。
可陳家,決不允許秦川長時間被克烈部人占領,春耕之前,必須打回來。
“的確不妥!”
“河西不容有失,未戰先怯,平白無故的丟了河西,到時候關西再丟,這將是陛下繼位以來最大的恥辱,更是我大明王朝的恥辱,我等以死謝罪也不足以洗刷我等的罪責。”
“話本官放在這里,在場的乃至所見者,誰敢后退黃河一步,休怪本官刀下無情。”
“哪怕全城戰死,也必須死守蘭城!”
“這個壞人你們不想做,本官來做,先斬后奏,皇權特許,本官以錦衣衛之名下令,全城以內,非孕非殘非齊腰下童,凡能搬得動十斤石者,全部征用守城。”
“滾木不夠那便拆房屋,投石不夠那便拆磚瓦,糧食不夠那便殺牛宰羊劫富濟貧。”
“總之一句話,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后退一步者,殺!”
而此時,聽到這樣的言論,即便是錦衣衛千戶張遼,也冰冷的掃視向所有人,似乎隨時都要舉起屠刀先屠殺一遍蘭城。
張遼也不虧是錦衣衛,一句話而出,主張退守的許江,馬占元幾人恨不得把嘴巴縫起來再不說話。
“退守之事不用再議!”李元作為此時蘭城最高軍政統帥,也做出了最終決定:
“便是七百人,本將軍也死守蘭城,絕不退讓一步。”
“但,現在的問題是,本將軍想要知道,莊浪衛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莊浪衛六千兵馬,無論是蘭州前衛,還是蘭縣,見烽火燃三千騎兵一日之內無論在哪都可以抵達,步卒最遲一日半,六千兵馬理應抵達蘭城。”
“可為何,克烈部南下已有三夜兩日,沒有半點莊浪衛的消息?”
“發生了什么?”
“張嵐到底在搞什么鬼?”
“若有莊浪衛從西側襲擾,馮明在北側襲擾,水軍沿黃河沿岸襲擾,蘭城之危或有一解。”
“只要撐到西寧衛,臨洮衛,寧夏衛趕來,圍困克烈部吃掉這十萬兵馬也未嘗沒有可能。”
李元能夠成為指揮使司并非庸才,對當下也有自己的判斷。
蘭城之所以造此危機,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克烈部南下的速度太快了,各衛所反應不及。
一方面,盡可能的堅守蘭城,拖延時間。
另一方面,援兵快點來。
蘭城能不能守住完全取決于援兵抵達的速度。
“的確,除非,克烈部在進攻蘭州前衛的同時,進攻莊浪衛,阻止了莊浪衛增援。”
“再或者,張嵐臨陣脫逃甚至于投敵叛變,一切皆有可能。”
“但至今為止,還未見到莊浪衛斥候,莊浪衛一定是出事了。”
張遼也是眉頭緊皺的沉思。
總感覺克烈部的南下怪怪的,可他也說不上來。
“不管什么原因,必須有人前往莊浪衛一探究竟,尋求支援。”
李元微微一頓,掃視向殿中眾多將領,沉聲道:“不知哪位將軍,領命前往莊浪衛求援?”
說著,李元著重看向了自己帳下的五個指揮僉使,兩個指揮同知。
千戶長在此時定然是不能離開蘭城的,五個指揮僉使屬參將,有統兵之權,但手底下并沒有直接領導的兵力。
最為合適。
“這!”
可李元話音未落,許江和其余幾個僉使都面面相覷。
如今克烈部大軍就橫陳在固原之上,目測有五萬以上的兵馬且全是騎兵。
想要前往莊浪衛只能殺穿克烈部軍營。
這,比登天還難!
“咯吱!”
李元一手按著桌面快要把木桌給摳出一個洞出來了。
甚至于,在他的腦海中忍不住冒出來一個大逆不道的想法,陛下對于肅王府的決策,真的正確嗎?
同樣的情景,若是放在昔日的肅王府幕府參將上,豈會無人領命!
可是,曾經那些勇武三軍,視死如歸的將領都一個又一個的離開,各個衛所反倒是被許江,索里隆這樣的人給把持。
連未戰先怯的指揮僉使都有。
放眼望去,竟然無人敢應戰。
“嗯?”此情此景,錦衣衛千戶張遼也是忍不住的眉頭一皺,忍不住發出了疑惑聲。
難以想象,蘭州衛的將領竟是這般情景。
“將軍,末將愿意前往莊浪衛求援!”
終是李元親信,蘭州左護衛千戶長壯了膽氣,上前領命。
“呼!”
李元心中一嘆,指望許江這幾個指揮僉使殺穿克烈部軍營,不如指著母豬上樹。
只能仰仗手底下的親信。
可是。
千戶長乃統兵將領,一衛兵馬的軍魂所在,若是此時離開,左護衛誰來統領。
可現在,舉目望去,似乎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整個殿中的氣氛似乎突然間又沉寂到了極點。
“李將軍,還是我去吧。”
“李將軍,我去吧。”
“李將軍,我去吧!”
三道近乎異口同聲的請命聲驟然響起。
李元正猶豫著猛然一驚,看向請命三人。
同時請命的三人也面面相覷,卻又相視一笑。
“這種事情,還是交給我們吧,錦衣衛皆是軍中精銳悍卒,百戰之士,必能殺穿敵營前去求援。”
張遼坦然的笑了笑,早已經身死置之度外。
無將可用,那他只能上了。
“老仆寶刀未老,尚能一戰,只是,還需要二位大人允老仆臨戰而決,若張嵐拒不出兵,老仆當以其人頭祭旗,率莊浪衛南下。”
肅王府大管事輕飄飄的笑了笑,對于身闖敵營這種事情,不過是家常便飯而已。
“諸位都別與在下爭了,如今,沒有比我陳家更為合適的人選了。”
“許僉使的確沒有說錯,我陳家,確實是將門中人,只不過,無兵馬而已。”
陳武強說著,突然甩開了膀子,跪在殿前,震聲道:
“在下愿領軍令狀,必帶莊浪衛前來救援蘭城!”
轟隆隆!
整個大殿之上所有人都舉目震驚的盯著陳武強。
夜穿克烈部大營已經是必死之局。
可陳武強竟然還立軍令狀,軍中之事絕不開玩笑,軍令狀更是,便是再疼愛的將領,若領軍令狀無法完成,必斬,無論何人!
李元深吸了一口涼氣,想要反復確定甚至想給陳武強反悔的機會。
卻是錦衣衛張遼,眉頭一皺,盯著陳武強沉聲問道:“陳家主可是要考慮清楚,軍令狀一接,生死不由己。”
陳武強此刻無比清楚,也無比堅定的回道:“張千戶,在下比任何人都不希望蘭城失守。”
“春耕前若無法擊退韃靼人,秦川十萬鄉民將鬧荒一年,屆時,才是真正的災難!”
“鄉里給幾分薄面敬我陳家,我陳武強當為知己者死。”
“不退外敵,先亡我陳家人!”
張遼心倒吸一口涼氣,大笑道:“好一個不退外敵,先亡陳家人。”
“好,既然陳家主有此決心,本官不妨陪陳家主走上這一遭!”
“將軍,末將愿與陳家主一同立軍令狀,前往莊浪衛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