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強差點就笑了,但在笑的時候,變成了無比崇拜和敬佩的眼神,震聲道:“伯父之舉,令小侄敬佩不已。”
“但凡小侄年長幾歲,定追隨伯父一同前去為國殺敵,替邊地百姓報仇雪恨。”
就連張遼,也在此時震聲道:“將軍大義!”
“此前張遼冒犯之舉,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請將軍恕罪!”
聞聽這番話,張遼頃刻間打消了心中疑慮,再無半分小看輕視鄙夷之意。
可聽到張遼這番話。
陳文強的內心卻忍不住的嘆息。
人的名樹的影,風吹楊花遠揚名!
這話若是從陳家之人的口中說出,張遼定然是另一番解讀。
可這話從陜西望族潘家之人的口中說出,張遼卻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相信,并為之敬佩和尊崇。
張遼惡于陳家乃舉族之惡,而其惡于潘忠乃個人之惡。
潘忠一人貪生怕死不會影響旁人對潘家的尊崇,可陳家若是出一惡徒,陳家舉族便皆是惡徒。
現在。
陳家距離成為潘家這樣的世家,還需要往前狠狠的邁一步!
這一步,快來了!
此次這場驚世駭俗的大局,就是陳家邁出這一步的關鍵。
潘忠哈哈大笑,不高興那都是假的。
就在此時,陣陣匆匆大喊聲響起。
“報……七公子,狩獵隊伍回來了!”
潘忠拍著桌子就大笑著沖了出去,“真是天佑大明,天佑陛下!”
“傳令伙夫營,搭鍋,全軍吃肉,立刻馬上,管他娘的現在是什么時候!”
……
然而,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
蘭城。
鄧輝站在殘垣斷壁的蘭城城墻,盯著城西固原之上遍地橫尸的戰場,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蘭城有多少守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蘭州前衛在秦川道口,蘭山山脈山頭位置,有一千二百人,三百騎九百步卒,避入黑石山。
蘭州左中右三衛三千兵力在河西渡口,蘭州后衛是水務司,再加上城中錦衣衛,城防,衙役等,總共就六千兵力。
榆中衛,臨洮衛均沒有增援蘭城。
莊浪衛沒有來得及增援蘭城,連指揮使司張嵐都死了。
而克烈部南下兵力十萬,圍攻蘭城兵力七萬之數。
他怎么也想不通,蘭城能夠在如此情況下堅守下來。
在他看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無論是任何情況下韃靼人南下劫掠,沙坡井烽火臺點燃,永泰千戶所會北上在苦水溝組織防御,而后蘭州,寧夏,涼州,臨洮四地兵馬會在蘭州前衛建立防線,抵擋南下劫掠的韃靼人。
而此次的情況是沙坡井烽火臺被偷襲,永泰鎮近乎沒有任何防備被偷襲,在后四衛兵馬來不及增援的時候,蘭州前衛就被攻破,局勢急轉日下的蘭城被七萬大軍三面圍城。
面對此等情況,他只能放棄蘭城。
一面,令陜西都司兵力匯聚狄道,防止韃靼人過河繼續南下,做好收復蘭城的準備。
另一面,陜西行都司兵力會從西寧,敦煌,酒泉,甘州,涼州等地蜂擁而來,并在烏鞘嶺匯聚。
如此,便可形成兩面夾擊之勢,韃靼人要么撤退,要么等大軍合圍有來無回。
在這場突發的韃靼人南下劫掠的戰事中,他認為他并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他所做出的戰略決定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最穩妥的。
因為他很清楚。
蘭城一旦失守,陜西都司各衛兵馬若是分批次先后抵達蘭城增援,那只會被韃靼人一支又一支的蠶食。
到時候,一旦韃靼人過河,陜西都司兵力損失慘重無法抵擋其南下兵鋒。
隴西,隴右就會被鑿穿,那才是真正的災難。
到時候韃靼人北走寧夏,東進西安府,南下臨洮都不是糜爛一個秦川可以相提并論的。
他的決策沒問題!
可是。
他放棄蘭城是事實,甚至于可以半日支援至蘭城的榆中衛他都下令沒有過河!
如今,蘭城不僅堅守了下來,而且還大敗赤兀烈七萬大軍,陣斬赤兀烈這個克烈部族首領,王珍這個只兒斤部落首領。
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克烈部大軍兵敗撤兵。
所以。
蘭城失守,他鄧輝指揮有方,面對克烈部南下突襲,謀定而后動,擊退蠻夷,守住河西。
蘭城堅守并克敵,他鄧輝坐視蘭城血戰不管,拒不增援蘭城,形同叛敵大罪!
此刻的鄧輝內心極其復雜。
因為他清楚,即便是他深受陛下信任,這個陜西都司他都當不下去了,責罰是免不了了,最輕的被免職,最重可能就是流放的下場。
“追,必須追,絕不能讓克烈部北逃沙漠。”
鄧輝眼神明滅不定的低沉下令,下令傾盡所有的追擊北逃的克烈部眾。
一時間。
蘭城出現了極為怪異的一幕。
陜西都司各衛兵馬還在陸陸續續的從振遠橋進入蘭城,進入蘭城的兵馬沒有半分停歇就從北門離開,緊跟著騎兵率先一步向著秦川道疾馳而去,后面的步卒更是跑步前進蜂擁向秦川道。
而另一邊,從河西走廊蜂擁而來的兵馬,從河西馳道,莊浪衛漫山遍野的向著秦川道蜂擁而來。
“務必在青石灘截住北逃韃子。”
鄧輝調動了所有的水軍,全速順流而下要去黃河石林攔截克烈部。
鄧輝瘋了才會這么想,同樣距離,想要從蘭城抵達黃河石林,水路要比陸路多出至少四倍的距離,而且水路還要經過烏金大峽谷。
想要從蘭城出發沿水路哎青石灘截住北逃韃靼人,連尾燈都看不到。
但是,鄧輝還是下了這樣的命令。
一時間。
整個陜西兩省兵馬蜂擁向秦川道,從一百多騎兵打著打著打成了五百,一千,三千,五千,八千,一萬。
一天之內,小規模團戰上百場。
振遠橋,莊浪衛,似乎有出不完的兵力,從早晨到中午,甚至到晚上,都有將士路過,趕往秦川戰場。
所有人都殺瘋了。
然而。
就在這場規模宏大的戰場展開之時。
蘭城,陳武強死死的盯了鄧輝足足一分鐘,而后卸下了戰甲,收起了銀槍,交出了莊浪衛指揮使司符印,道:“都司若無其他事,草民便告退了!”
“放心,本公會將秦川發生之事事無巨細的稟明于陛下。”鄧輝命人收了符印,未曾有半分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