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虎嘯山林 1.1 蓮社初雪

第一章虎嘯山林

1.1蓮社初雪

很早很早以前,這里還是原生態,遠古洪荒的氣息在群山夾縫間流淌。當第一縷晨光刺破云層,剪刀峽的花崗巖絕壁上,冰川雕琢的痕跡在青灰色巖層間若隱若現。這柄由第四紀冰川鍛造的天工巨剪,將大地剖成兩半,谷深千仞,兩側危崖如獸齒交錯,最窄處僅容一線天光墜落。

沿谷口上行,溪水在冰臼群中跌宕,如琴師撥動太古的琴弦。烏龍潭雙瀑自百丈絕壁傾瀉而下,上瀑如白龍入淵,下瀑似素練懸空,水霧氤氳間,晉代高僧慧遠祭龍的巨石沉默如碑。潭中特有的龍師魚逆水而動,銀鱗閃爍著千年未改的靈光。再往深處,三疊飛瀑如銀河倒瀉,每一疊都變換著姿態,或雄渾如虎嘯,或婉約似龍吟,震耳欲聾的濤聲里,能聽見地殼運動的回響。

谷中植被遵循著冰川時代的密碼生長。紅豆杉與鵝掌楸交織成綠色穹頂,藤蔓如巨蟒纏繞著古老的巖壁,苔蘚在陰濕處鋪展成翡翠絨毯。海拔千米處的冷杉林里,偶爾傳來山麂的蹄聲,驚起一樹霧靄。最奇的是那片高山杜鵑,每年五月便將整面山坡染成血色云霞,花瓣落在溪面,順流而下,宛如山神失落的胭脂。

轉過龍椅石,虎溪豁然開朗。東晉陶淵明結廬的西廬遺址上,野菊依然在秋風中搖曳。慧遠和尚種蓮結社的龍泉精舍早已化作廢墟,但虎溪三笑的傳說仍在竹林間回蕩。臥云壟的緩坡上,冰磧石星羅棋布,每一塊都鐫刻著冰川運動的史詩。站在道教第三十六福地的遺址前,山風裹著松濤掠過耳畔,恍惚間似有鐘磬之聲自云端傳來。

暮色四合時,霧靄從鄱陽湖漫上來,將整座峽谷籠罩在牛乳般的朦朧中。剪刀峽的絕壁化作水墨畫里的皴擦,瀑布聲漸漸隱入霧海。唯有虎嶺之巔的孤松,在暮色中舒展著虬枝,仿佛一位入定的老僧,見證著這片土地億萬年的滄桑變遷。當第一顆星子墜入深潭,整個峽谷陷入寂靜,唯有溪水仍在冰臼中低吟,那是大地永恒的心跳。

廬山虎嶺與剪刀峽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天地間,時間仿若停駐在久遠的過去,維持著最本真的原始風貌。這里,山高林密,谷深崖險,云霧常年繚繞,宛如仙境,卻也暗藏著無數的危險與挑戰。而在這片險竣的山林中,生活著華南虎,它們是這片土地上的王者,也是大自然最忠實的守護者。

雄虎,一家之主,威猛兇悍。母虎身姿矯健,渾身散發著一種讓人敬畏的威嚴。它的皮毛色澤鮮亮,橘黃中略帶紅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那黑色的條紋,仿佛是大地賦予它的神秘印記,既美麗又充滿力量。它的四肢粗壯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堅實而沉穩,仿佛能踏破山林間的寂靜。而幼仔,就像一個毛茸茸的小團子,跟在母虎身后,那憨態可掬的模樣,讓人很難想象它日后會成長為威風凜凜的百獸之王。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茂密的枝葉,母虎就已經從它那臨時的巢穴中起身。它舒展著修長的身軀,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露出鋒利的獠牙,那獠牙在微光中閃爍著冰冷的光。幼虎也被母虎的動靜吵醒,它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親昵地蹭著母虎的腿。母虎低頭舔了舔幼虎的腦袋,眼中滿是溫柔,那溫柔的目光與它平日里的威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它們開始了新一天的活動。母虎帶著幼虎在山林間漫步,一邊走,一邊教幼虎認識周圍的環境。它們穿梭在高大的樹木之間,那些樹木有的高聳入云,有的枝干扭曲,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母虎用鼻子嗅著空氣中的味道,不放過任何一絲異常。它教幼虎辨別各種動物留下的氣味,讓幼虎明白哪些是獵物,哪些是危險的敵人。幼虎學得很認真,它努力地嗅著,模仿著母虎的動作,那專注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當它們來到一處山溪邊,母虎停下腳步,低下頭喝了幾口水,然后示意幼虎也來喝水。幼虎小心翼翼地走到溪邊,看著清澈的溪水,有些猶豫。母虎輕輕地推了它一下,仿佛在鼓勵它。幼虎鼓起勇氣,低下頭喝了一口水,那清涼的感覺讓它忍不住歡快地甩了甩腦袋。喝完水后,母虎開始在溪邊尋找食物。它敏銳的目光在溪邊的石頭下、草叢中搜索著,不一會兒,就發現了一只正在曬太陽的青蛙。母虎悄無聲息地靠近,然后猛地伸出爪子,一下子就抓住了青蛙。幼虎看到母虎抓到了獵物,興奮地跑了過來,圍著母虎蹦蹦跳跳。母虎把青蛙遞給幼虎,讓它練習捕獵。幼虎學著母虎的樣子,用爪子去抓青蛙,可是青蛙太靈活了,幾次都從它的爪子下逃脫。幼虎有些著急,它張牙舞爪地撲向青蛙,結果不小心掉進了溪水里。母虎趕緊把幼虎從水里撈了出來,看著渾身濕透、狼狽不堪的幼虎,母虎并沒有責怪它,而是用舌頭舔干它身上的水,再次鼓勵它繼續嘗試。在母虎的鼓勵下,幼虎終于成功地抓住了青蛙,它開心地叼著青蛙,在母虎面前炫耀著。

午后的山林格外安靜,只有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打破這份寂靜。母虎帶著幼虎找了一處陰涼的地方休息。母虎側臥在地上,幼虎則緊緊地依偎在它的懷里。母虎用舌頭輕輕地梳理著幼虎的毛發,幼虎漸漸進入了夢鄉。看著熟睡的幼虎,母虎的眼神中充滿了慈愛與擔憂。它知道,在這片充滿危險的山林中,要讓幼虎健康成長是多么不容易。

傍晚時分,山林間的氣氛變得有些緊張。母虎知道,這是獵物們出來覓食的時間,也是它們捕獵的好時機。它喚醒幼虎,帶著它悄悄地向山林深處走去。它們來到一片開闊的草地邊緣,母虎潛伏在草叢中,眼睛緊緊地盯著草地上正在吃草的幾只野兔。幼虎也學著母虎的樣子,趴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母虎耐心地等待著最佳時機,突然,它如離弦之箭一般沖了出去,目標直指一只肥碩的野兔。野兔察覺到危險,拼命逃竄,但母虎的速度太快了,幾個起落就追上了野兔,一口咬住了它的脖子。幼虎興奮地跑過去,看著母虎嘴里的獵物,眼中滿是崇拜。母虎把野兔撕成小塊,喂給幼虎吃。幼虎吃得津津有味,不一會兒,就把一只野兔吃得只剩下骨頭。

夜晚的山林被黑暗籠罩,偶爾傳來幾聲不知名動物的叫聲,讓人毛骨悚然。母虎和幼虎回到它們的臨時巢穴。巢穴位于一個山洞里,洞口被一些樹枝和雜草遮擋著,十分隱蔽。母虎趴在洞口,守護著幼虎,警惕地聽著周圍的動靜。幼虎在巢穴里安心地睡著覺,它知道,有母虎在身邊,它什么都不用害怕。

在這片險竣的山林中,華南虎母子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生活著。它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共同演繹著生命的奇跡。母虎用它的智慧和力量,教會幼虎生存的技能;幼虎則用它的天真和活潑,給母虎帶來無盡的溫暖和希望。它們是山林間的精靈,也是這片土地上最頑強的生命守護者。

而雄虎,獨來獨往慣了,此時不知道到何處巡視領地去了,也不知道何時會回來。

一天,一位年屆五十的稀客到來,打破了這片寧靜。

東晉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慧遠的草鞋踏上第四紀冰川遺落的冰臼時,暮色正沿著剪刀峽的花崗巖絕壁流淌。二十一歲的沙門背著竹笈,笈中裝著道安法師親贈的《般若經》抄本,青布袈裟在山風中獵獵作響。他駐足虎溪源頭,見烏龍潭雙瀑如白龍纏斗,水霧中隱約有金色光斑浮動,恍若往生極樂的蓮花。

“師父說此處有龍天護法。”慧遠自語著,將袈裟搭在巖上晾曬。忽聞林莽深處傳來幼虎的嗚咽,循聲望去,只見一只乳虎被藤蔓纏住左爪,母虎正用前掌拍擊樹干,震得杜鵑花紛紛墜落。慧遠解下腰間葫蘆,將清水灑在藤蔓上,默念《大悲咒》。奇跡般地,藤蔓竟如活物般收縮退避,乳虎脫困后親昵地蹭著他的僧袍。母虎低吟一聲,銜來野果置于石上,轉身隱入竹林。

東林寺的地基選定在虎溪與香爐峰之間的緩坡。慧遠帶領弟子們伐竹為梁,采松脂為燭,每日清晨在龍泉精舍譯經。當第一百零八日的晨鐘響起時,江州刺史桓伊的船隊溯江而來,帶來中原戰亂的消息:“苻丕已陷襄陽,道安法師被秦軍擄去長安。”慧遠跪在佛前,將道安所贈的《二諦義》投入香爐,灰燼化作白鶴掠過虎溪。

那年深秋,陶淵明帶著酒葫蘆叩響山門。這位彭澤令剛脫下官服,衣襟上還沾著菊花露水。“久聞法師以《莊子》釋《般若》,不知可容我等俗人旁聽?”陶淵明席地而坐,將酒葫蘆拋給樹上的松鼠。慧遠微笑著指向窗外的三疊泉:“先生看這瀑布,一疊如儒之弘毅,二疊似道之虛靜,三疊即佛之空寂。”話音未落,松濤中傳來虎嘯,卻是那只乳虎已長成斑斕大蟲,正將野鹿驅向寺門。

隆冬時節,陸修靜背負七星劍來訪。這位南朝道教領袖雖比慧遠晚生七十余歲,卻在《云笈七簽》中記載了此次會面:“遠公目若朗星,談吐如洪鐘震谷。”三人圍爐夜話,慧遠以《周易》解“十二因緣”,陸修靜用《道德經》釋“空有不二”,陶淵明醉眼朦朧間題詩壁上:“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不覺東方既白,虎溪冰面倒映著三人踉蹌的身影。

“法師送客不過虎溪。”小沙彌提醒著。慧遠正欲止步,忽聞冰面下傳來悶雷般的轟鳴,冰層竟如蓮花次第綻放。那只母虎踏著冰裂之聲而來,口中銜著東晉名種青蓮。三人大笑間,慧遠忽然頓悟:“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遂將虎溪改名為“覺溪”,并在冰面題刻《形盡神不滅論》。

白蓮社成立那日,一百二十三位名士齊集東林。謝靈運揮毫寫下《發愿文》,墨跡未干便被山風卷向鄱陽湖。慧遠率眾人結跏趺坐,忽見鄱陽湖上浮現金色蓮臺,阿彌陀佛的身影若隱若現。母虎攜幼虎伏地而拜,虎嘯聲化作梵唄,驚起滿山林鳥齊鳴。

暮鼓晨鐘中,慧遠在東林寺度過三十載春秋。每當他講經至妙處,總有猛虎踞坐階前,待法畢方悄然離去。臨終前,他將東林寺托付給弟子法安,指著虎溪對岸的孤松說:“那是我與山君的約定,待蓮花開遍廬山時,便是往生極樂日。”語畢,虎溪冰面轟然開裂,一道金光自潭底升起,托著慧遠的肉身西去。母虎仰天悲嘯,聲震山谷,滿山杜鵑花應聲而落,如鋪就往生之路。

版權:昆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温州市| 漯河市| 陆河县| 中牟县| 澳门| 苍山县| 忻州市| 综艺| 大田县| 栾川县| 前郭尔| 安平县| 邻水| 乐山市| 青铜峡市| 弥勒县| 安阳县| 邵东县| 海原县| 平罗县| 井研县| 延津县| 额尔古纳市| 贵阳市| 石阡县| 吉林省| 多伦县| 阿克苏市| 垫江县| 通河县| 文山县| 汶上县| 桃园县| 宁化县| 天祝| 苍山县| 肇庆市| 芷江| 兴和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