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朕不走了
公元1449年。
大明正統十四年,秋,八月十三日。
萬全都司,宣府鎮,雞鳴山下雞鳴驛東側十八里,雷家驛。
不大的驛站外,此刻正被數萬大軍拱衛著。
只是兵馬大多神色不安,軍心渙散。
而在驛站內,亦是擠得人滿為患。
在驛站的二層樓內,一層大廳里或站或坐,聚集著數十人,皆目光擔憂的抬望向二樓。
二樓上房。
朱祁鎮忽的伏案而起,目中帶著幾分迷茫和疑惑。
他張目望向四周,雷家驛屬實簡陋,便是上房也不過陳設爾爾。倒是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檀香,用以安神。
樓內廳中的議論聲,不絕于耳。
朱祁鎮當即起身,推開窗戶看向外面。
驛站外,數萬大軍環伺,戰馬嘶鳴,西風烈烈,無數面大明龍旗、日月旗、星辰旗一望無際。
他用力的眨了眨眼,眺望遠方,終于確信自己在游覽明長城,親眼看過青史有名的土木堡,正要前往那同樣聲名在外的雞鳴驛途中,離奇穿越了。
而他也成了大明英宗皇帝。
或者換些稱號,就會更加熟悉。
譬如,叫門天子、瓦剌留學生、大明堡宗、大明豬騎朕。
想到這些震耳欲聾的稱號,朱祁鎮臉色便黑了下來。
哪怕早上三個月,自己決然會躲在京師,半步也不踏出紫禁城。
別管朝廷里的文官想要奪權,還是勛貴武將們想要吃空餉兼并,自己與那后宮佳麗三千整日瀟灑快活便是。
可如今自己是后有追兵,而在前面。
就是土木堡!
不大的上房里,朱祁鎮神色不安的開始踱著步子。
砰砰砰。
屋門從外面被敲響。
本就心頭憂慮的朱祁鎮立馬停下腳步,站定看向屋門。
“誰!”
“回皇上,是奴婢。”
屋門從外面被推開,便有一人走了進來。
朱祁鎮定睛一看,只見這走進來的人,正是如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
王振臉上帶著諂媚,手里提著食盒:“萬歲爺,奴婢讓人準備的安神滋補湯,您趁熱進些。”
說著話的功夫,王振已經自顧自的將食盒放在一旁桌上,拿出瓷碗和湯勺盛湯。
朱祁鎮目光沉下:“王大伴,如今外面是何局面了?”
王振將湯碗送到近前,頷首低聲道:“回萬歲爺,恭順侯已經帶著人往后面阻御虜寇近兩個時辰了。行在這邊,英國公、成國公和曹閣老他們正在商議著,應盡快發兵啟程,趕往懷來駐蹕休整。”
說完后,王振看了眼皇帝。
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可又說不上來究竟是哪里不對勁了。
朱祁鎮則是來回踱了兩步,看向窗外天色。
如今已經過了正午。
而按照歷史,再等一兩個時辰,自己恐怕就要收到恭順侯兄弟二人戰死的消息。
然后就是成國公朱勇和永順伯薛綬領軍四萬,在鷂兒嶺遭遇敵軍埋伏,全軍覆沒。
那么就讓一切如歷史一樣繼續上演?
自己繼續向著土木堡走去?
朱祁鎮在心里給出了否定。
無他。
朕吃不慣羊肉!
“皇上?”
王振見皇帝問完之后,便始終不開口說話,有些不安的呼喚了一聲。
朱祁鎮聞聲看了過來,臉上露出純善的笑容。
“先生。”
王振臉上如同往常一樣露出笑容。
自從正統七年,太皇太后薨逝,三楊相繼老死,皇帝逐漸執掌朝政后,便稱呼自己為先生。
滿朝公卿大臣,更是稱自己為翁父,爭相攀附,自己也是自那時起風光無限好。
朱祁鎮這時候已經上前,拉住了王振的手:“先生提醒的是,如今虜寇環伺在后,萬不可再耽擱軍機了。”
隨后便在王振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朱祁鎮已經拉著對方走出上房。
兩人到了二樓屋外的回廊。
便是撲面而來的喧鬧聲。
“如今夜不收諜報,虜寇便在我軍后方,雖有恭順侯率軍阻敵。然時下敵情不明,我等還需早早護衛皇上移駕懷來駐蹕才可!”
“營中已經缺糧多日,將士們行軍輾轉,軍心混亂,此刻一旦被敵軍圍困,我軍必當大亂。”
“今明趕至懷來駐蹕,跨八達嶺過居庸關,皇上才能安全無恙!”
“諸位也說軍中缺糧多日,懷來糧草可否充足?此地至居庸關,至少尚需四日腳程,軍中余糧可能支撐到那時?”
“軍糧呢?大軍外出月余,宣大無糧,難道京師還沒有籌措到糧草運上來?”
“眼下敵暗我明,諸位將軍還是小心提防,更要戒備各營,勿要出現營嘯的事情,到時候便是瓦剌人沒到,我軍恐怕就要嘩變了。”
整個雷家驛里,充斥著隨駕親征的文武官員們的爭論聲。
而守在一樓和二樓樓梯口的護衛將軍樊忠,一眼看到皇帝和王振自上房里走出,當即躬身抱拳,大喝一聲。
“臣,參見皇上!”
隨著樊忠一聲大喝,廳內文武紛紛安靜下來,抬頭看向二樓回廊。
站在回廊下。
朱祁鎮俯瞰那一張張注視著自己的面孔。
有成國公朱勇、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等人,也有首輔曹鼐、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侍讀學士張益等人。
見到皇帝出來,眾人紛紛躬身頷首,合手抱拳。
“臣等參見陛下。”
朱祁鎮沒有走下樓的意思,而是淡然開口:“諸卿免禮。”
眾人再次抬頭看向二樓。
兵部尚書鄺埜率先開口:“陛下,如今已得諜報,瓦剌尾銜在后,虜寇窺視之心不減,還望陛下速速移駕,盡快趕赴懷來城駐蹕,補充軍中糧草,立即趕回居庸關。”
隨著鄺埜出聲請命,在場大半的文官都躬身附議。
朱祁鎮則是心中漠然。
前身那個蠢貨這一趟親征,已經將不知多少人折在這里了。如今恭順侯吳克忠才帶著弟弟吳克勤、兒子吳瑾,率軍抵御后方追兵。
若是自己繼續往前走,便是土木堡。
不光吳家兄弟二人會死,此刻眼前的成國公朱勇等人,也會死在這里。
至于說到了土木堡不做駐扎,繼續趕路?
敵人都能繞到土木堡南邊,自己現在就算帶著人往土木堡南邊的懷來趕路,難道就不會正面遇上?
他朗聲開口:“行在此刻兵馬幾何?”
朱勇立馬回道:“回稟皇上,雷家驛內外,如今尚有兵馬五萬!”
朱祁鎮點了點頭,這算是一個真實數字。
至于史書上的二十萬,甚至是夸張到極致的五十萬,根本就不可能。
朱祁鎮又問:“瓦剌賊子入關兵馬能有多少?”
這時候廳內文武變得沉默起來。
未幾。
首輔曹鼐說道:“回皇上,依瓦剌虜寇往年慣例,加之此番虜寇兵禍大同、宣府,臣等以為敵軍必不少寡,應有十萬之眾。”
現任侍讀學士張益,亦是開口勸說:“皇上,如今敵情不明,行在雖有五萬大軍,但早已是人困馬乏,戰力不再。此刻若是再不盡早趕往懷來,一旦瓦剌咬上來,再想走便難了。”
眾人又是一陣勸說。
總之就是一個字。
逃!
然而。
二樓回廊。
朱祁鎮目光逐漸清明,神色也漸漸剛毅果決起來。
望著眼下這群文臣武將。
他只是淡淡一笑,卻又擲地有聲的發話。
“朕已有決議。”
“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