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皇帝獨寵
- 大明迎來慈父
- 四世叁公
- 2619字
- 2025-08-18 00:01:00
紫禁無禁。
這是世人歷來的通識。
皇帝圣駕回宮,宮中便立即掀起一場清洗,這等消息沒到天黑便已經傳遍宮外各處。
在這北京城中,哪一次源自皇家的動靜,不是帶來一場場的腥風血雨。
宮中隨著王振的同黨諸如馬順、金喜等人,被袁彬帶人誅滅之后。皇帝的身邊更是出現了,如太宗朝便入宮為監人的老太監阮浪等人。
一場內廷的權力更迭,發生在晝夜之間。
當翌日天明。
皇帝從滿是香風的龍榻上醒來,枕邊是前不久荒唐一夜,如今還在綺夢之中的錢皇后。
朝起。
萬物蓬勃。
朱祁鎮壓下燥熱,輕手輕腳的起身走至寢宮外間,換來昨夜火速拔擢至司禮監掌印太監的阮浪,由其領人為自己穿戴梳洗。
作為從太宗朝便入宮的阮浪,昨夜仿若是夢境一般,直到現在都顯得不太真實。
原本只是宮中位卑言輕的老宦官,不成想竟然也能有朝一日成了司禮監掌印太監這等大權在握的內相。
“陛下,昨日前朝議定,今日要百官入宮覲見,為陛下賀。”
作為至今已是宮中四朝老人的阮浪,言行格外的謹慎,當皇帝穿戴好之后,才小心翼翼的提醒了一句。
朱祁鎮則是看向這位原本土木之變后,南宮發生金刀案后,卻對英宗皇帝忠心耿耿老太監。
他點了點頭:“傳諭,各部司衙門進賀表,百官到衙點卯坐值,不可誤我國事。”
阮浪抬了一下頭,卻很快就低下:“是。”
皇帝明顯是不打算見那些臣子。
朱祁鎮則是又看向阮浪:“今日罷早朝,午后宣軍機要處、內閣及六部五寺、通政使司、都察院堂官覲見武樓。”
想了一想。
朱祁鎮又補充道:“再叫了郕王一并過去。”
阮浪又是心中一動。
皇帝不光是罷了早朝,說話的時候還將軍機要處放在了內閣前頭,更是要郕王一起參朝。
這一個個細節,都透露著無數的變局。
但阮浪依舊不敢有異,愈發恭順道:“奴婢領命。”
吩咐完今日的事情后。
朱祁鎮便自用早膳,吃到一般才見錢皇后醒來。
這位自昨日獨得皇帝寵幸的皇后,臉上帶著嬌羞和懊惱。
自己竟然起的比皇上晚。
一番請罪,倒是朱祁鎮不甚在意。
畢竟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是紫禁鐵腰,大明擎天龍柱。
早膳完畢。
朱祁鎮便擺駕奉天殿西側武樓。
剛至武樓,尚未走進殿內。
成國公朱勇、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泰寧侯陳瀛、左都督樊忠,與謹身殿大學士張益六人,便已迎至殿外,與袁彬、吳瑾一同迎駕。
“臣等參見皇上。”
“問圣躬安?”
朱祁鎮下了步輦,面帶笑容的隨意一揮手:“朕安,諸卿隨駕親征,回京即刻坐值,公忠體國。”
眾人皆是面露笑容。
皇帝方才在乾清宮的口諭早已發出。
眾人自然明白,皇帝這是回京頭一日,就在對前朝各部司官員表明,武樓軍機要處的地位遠在別部司衙門之上。
可謂皇帝獨寵。
眾人進到武樓內部。
因當初設立軍機要處的旨意,當時便發回京師,如今武樓內也果如朱祁鎮當初吩咐的一樣做了布置。
入得殿內,首先便是巨大的大明堪輿沙圖,周圍還分布著幾座小的局部沙圖,配合著架起的堪輿圖,足以表明此地的性質。
等到朱祁鎮面帶笑容的坐下。
張益看了一眼旁邊的幾位勛貴公侯,然后才開口道:“回稟陛下,因大軍昨日方才回京,京中事務羈押繁雜,曹軍機今日坐值內閣,王軍機坐值戶部,鄺軍機坐值兵部,皆在料理處置本部閣差事。”
在軍機要處,就要說對應的話,言稱必是軍機。
張益這一點把握的很好。
朱祁鎮嗯了聲:“三位軍機料理差事,諸位今日也閑不得。如今戰事方才算的徹底平息,但軍中撫恤、賞罰,卻也盡快辦妥,勿使士卒久候不到。”
眾人連忙躬身領命應是。
這時候朱祁鎮便看向了在場同為軍機大臣的樊忠。
這位護衛將軍,如今也已經官升左都督,領大明衛坐營管帶。
樊忠看到皇帝眼神,立馬會意,上前奏對:“啟稟陛下,自陛下于雷家驛定大明衛,臣便與諸位軍機共商籌辦此事,如今大軍回京,大明衛亦按陛下旨意稍有成軍。”
說完后,樊忠便自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奏章,送到了皇帝面前。
一旁的成國公朱勇則是笑著說道:“陛下有所不知,自樊都督領了大明衛的差事,這些日子可謂是晝夜不眠,如今方才回京,大明衛便已成軍見勢,來日再加操練,必為我大明一支勁旅,樊都督功不可沒。”
朱祁鎮這會兒倒是沒有說話,而是細細的查閱著樊忠呈上的有關大明衛的內容。
按照樊忠等人的操辦,大明衛倒是不同于如今的別處衛所,甚至就連大明衛也只是虛頂著個衛所之名。
因為在樊忠等人的計劃中,大明衛下有五營,統兵更是高達一萬五千六百多人。而如今大明衛也不過在堪堪自此番御駕親征的軍馬之中,堪選拔擢齊整了兩營合共六千二百五十人。
在朱祁鎮查閱奏疏的時候,樊忠、朱勇等人,便是連張益,亦是目光小心的打量著皇帝。
畢竟,一萬五千多人的大明衛都可以稱軍了。
張益自然也明白樊忠和成國公、英國公等人的想法,只是他與曹鼐等人也沒法多加置喙。
朱祁鎮一番查閱,合起奏疏,抬頭之后面上帶著一抹笑意看向眾人。
“萬五兵丁,皆為大明衛,糧草軍餉,一歲之用蓋以數萬。若再加火器、戰馬以壯軍威,恐要增至十數萬兩。”
樊忠等人聞言心中一個咯噔。
猜測著皇帝會不會因為軍餉糧草的事情,將自己等人的籌劃給打上一個折扣。
不過下一秒。
朱祁鎮便轉口笑著說道:“即為國之軍機而設,此等用度開支,自是難免。新設之處,軍餉糧草該交何處操辦,諸卿可以成議?”
這就是大明衛的用度,要哪個部門負責的意思。
英國公張輔立馬開口道:“臣等以為,大明衛雖拱衛紫禁,但卻為邊事而設,乃防范于未然。理當自開中鹽課解用部分,再自漕河京糧解用部分,會兵部、太仆寺解用火器、軍械、戰馬等物。”
樊忠、張輔等人當初商議的時候,也知道大明衛的開支全部壓在戶部或兵部身上,必然會引起朝廷的反對。
朱祁鎮聽著張輔的解釋,也是點了點頭。
現在軍機要處的建議其實很簡單,是將大明衛的用度分成了三個部分。
將士軍餉由開中制鹽政鹽課支出,軍中兵丁戰馬所需的米糧草料則由漕河北運的京糧解決,至于軍中所需的火器、戰馬、軍械等物自當是兵部和太仆寺供應了。
如此一來,朝廷那邊自然也說不得什么閑話。
朱祁鎮點著頭,卻又眉頭微皺。
“各理其事,權衡利弊,自無不可。”
畢竟樊忠、張輔等人的建議,確實沒有什么問題。
眾人聞言,亦是心中稍稍一松。
大明衛這件事,算得上是他們軍機要處回京后,處置的第一件事,皇帝如今沒有異議,算得上是首開旗勝了。
不過朱祁鎮很快又開口。
“只是……”
“朝廷如今財用皆出入各處,卻是掣肘。”
朱祁鎮抬眼看向眾人。
自洪武伊始,大明的財政制度,就充滿了漏洞,到如今可以說是堆成屎山。
地方上征繳賦稅,有截留自用的部分,朝廷各部司衙門,如戶部有收入,兵部也有收入,太仆寺等處已有收入。
稅賦財用,極為分散。
此間,張益、張輔、樊忠等人聞言,亦是心中一跳。
皇帝難道是想要動一動朝廷的財用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