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晉陽
晉永嘉六年,并州,太原郡。
盛夏六月,酷暑難耐。晉陽城外的匈奴大軍皆不堪其苦,戰馬嘶鳴聲不斷。
劉粲騎馬立于大軍前,跨下戰馬的嘶鳴聲加之酷暑,使其亦煩躁難耐。
劉粲厲聲地對著令狐泥說道:“令狐泥!你不是說晉陽空虛,只日便可下!”
“為何我軍強攻晉陽三日,賊軍仍據城而守,抗拒天軍!”
“你不會是與并州劉琨串通,假降于我,暗圖不軌!”
劉粲狠戾地抽了抽馬鞭,等待著令狐泥的解釋。令狐泥翻身下馬,跪地解釋起來。
“大王!劉琨不識忠良,暗害我父于晉陽,泥與其有不共戴天之仇,豈會與其合謀?!”
“且泥奔平陽,幸得陛下與大王賞識,今日才能重返晉陽,怎會加害大王呢?!”
令狐泥越說越哽咽,神情悲涼。劉粲見其不似作偽,便將其扶起來,好言寬慰道:“孤知卿乃忠節之臣,非奸詐小人。”
“是孤多疑了!”
令狐泥見狀,收起了眼淚,又向劉粲解釋道:“大王,我軍突襲晉陽,遠道而來,將士疲憊,又攻城數日不下,士氣萎靡。”
“而晉陽,城高固險,糧草充實,是故晉人能倚城而拒之。”
劉粲點頭贊同,而后思慮片刻后說道:“依卿之言,我軍休整兩日,再言攻城!”
“大王英明!”
…………
晉陽,太原太守府
太原太守高喬正在府內踱來踱去,臉上寫滿了憂慮。
這時,只見軍士從門外稟告道:“啟稟府君,匈奴人退了!”
“好!好!……”
高喬緊張的神經,頓時松懈下去,一連幾個好。
高喬,并州上黨郡人,劉琨光熙元年出鎮并州時,途經上黨,招攬義勇,高喬便在其中。
隨劉琨南征北戰,漸漸被引為親信。至上任太原太守病故后,劉琨拔其為郡守。
后雁門烏丸反叛,劉琨親自率軍北上平叛,以太原太守高喬督太原軍事,并州別駕郝聿署政事。
此番面對匈奴突襲晉陽,高喬可謂重擔在身,由不得其不緊張。
劉琨名為并州刺史,手中卻只有雁門、新興、太原、樂平,以及上黨北部,合計四個半郡。
現在殘存的上黨郡已失,若再失太原郡,劉琨便只能退往新興、雁門。
但新興、雁門地處邊郡,胡漢雜處,民生凋敝,平日都需太原郡接濟,難以自洽,根本無法立足。
而太原郡不僅是并州州治所在,更是劉琨立足的所在。
對于劉琨來說,太原郡即并州,并州即太原郡,容不得半點差錯。
現在匈奴雖暫退,但危機尚未解除。高喬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后,對小吏吩咐道:“速請郝別駕,言我有要事與其相商!”
“諾!”
不多時,郝聿步入太守府內,高喬連忙相迎,焦慮地說道:“別駕,如今乃非常之時,使君遠在代北,而匈奴近在眼前,喬欲與君商議該如何抗敵!”
郝聿不緊不地說道:“聿亦有事與子羽商議。”
“子羽兄,請!”
“不律兄,請!”
兩人客套一番后,高喬單刀直入地說道:“匈奴圍困晉陽,城內守軍無法與之相抗,而使君大軍遠在雁門,遠水解不了近渴,若不尋他法,則晉陽必破!”
“不知不律兄有何高見?”
高喬本以為郝聿會說出如據城而守,或求援他處的話,但沒想到郝聿開口便說:“子羽兄當真以為晉陽可守,或者可以說并州可守?!”
高喬滿臉疑惑地問道:“你這是什么意思,晉陽若不可守,喬又怎會與你在此商議?!”
“不律兄休要胡言!”
郝聿輕笑道:“聿今日觀城外兵馬,步騎當不下萬余,城內老弱合計五千,能再擋胡人幾日?”
“再言,若是使君兵馬回防及時,子羽兄以為并州人馬能與匈奴抗衡嗎?”
高喬默然不語,自劉淵起兵起,晉廷數度圍剿劉淵,但皆被劉淵所敗,其下匈奴軍更是愈戰愈勇,如今放眼天下,又有幾人敢言能敗之。
郝聿見高喬沉默,便換上柔和地語氣說道:“子羽,晉陽將破已是事實,非你我人力所能干預!”
“與其城破后,遭胡人屠殺,不如獻城而降,保全城內百姓!”
“你我也可幸免一難啊!”
“可是,劉并州待我不薄,我豈能……”
高喬還未說完,郝聿便打斷道:“晉陽非劉并州之晉陽,乃是晉陽百姓之晉陽,你難道愿意見到晉陽百姓,任胡人屠戮嗎?!”
“子羽,我亦受劉并州厚恩,豈不知你的心意。”
“獻城后,你我保全劉并州家小,權當還那知遇之恩吧!”
高喬聽完,心中已是混亂不堪。
郝聿見其神色不豫,便主動告辭。高喬也并未多作阻攔,反而是目送著郝聿離開。
待其身影要完全消失時,高喬剛想問,卻被郝聿搶先一步,只見郝聿背對著高喬說道:“子羽!三日后,我等你的答復。”
高喬嘴角微顫,半響說不出話來。
而郝聿回到府中,笑著對心腹說道:“事成矣!”
“告訴令狐泥,三日之后,我便開關獻城!”
…………
匈奴圍困晉陽,使城內氛圍緊張,百姓大多緊閉城門,街市上鮮有行人。故高喬與郝聿私會,幾乎不為人所知。
但一切早已盡入劉群眼中。
“世子,高府君今日與郝別駕私會于府中,相談甚久。”
“郝別駕離開之時,面露喜色,似有幸事!”
小僮向劉群稟告道。劉群揮手示意其離開,而后思索腦海里的記憶。
《晉書》云:聰遣子粲及令狐泥乘虛襲晉陽,太原太守高喬以郡降聰……
劉群心中暗自想道:“果然不出所料,高喬與郝聿要降了!”
劉群一面竊喜自己及時發現,另一面又頗為沮喪。蓋因自己穿越太晚了。
沒錯。現在的劉群已非歷史上的那個劉群,而是由歷史系大學生穿越而來,繼承了原主的一切,包括身體與記憶。
但原主現在除了世子身份外,身上不過兼有校尉一職,根本左右不了局勢。
劉群對此頗為頭疼,但又無可奈何。
這時,劉群之母崔夫人推門而入,劉群起身問道:“母親,何故深夜至此,有什么事嗎?”
崔夫人滿臉憔悴地答道:“自你父親遠征烏丸以后,我心中便是憂慮不已,現在匈奴圍城,更是擔心,日夜難眠。”
“母親,莫慌!賊寇不過烏合之眾,晉陽城高固險,內有精兵良將,豈會有傾覆之危!
劉群安慰崔夫人道,崔氏欣慰地望著劉群,慈愛地說道:“有吾兒,母親自然安心!”
崔氏正欲離開時,劉群叫住崔氏說道:“母親,不妨明日設宴款待留守晉陽的眾官員,一來團結人心,二來能堅定眾人守城之心!”
崔氏思考片刻,便應承下來。劉群遙想著明日之景,露出狡黠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