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善后
- 晉末扶風歌
- 劉十九君
- 2009字
- 2024-01-19 01:05:43
第二日正午,劉群才從榻上悠悠醒了過來。
起身后,劉群扶著額頭,回憶昨晚的事情。
自己僅喝一杯,便醉得不醒人世。劉群想到這里,不由地搖了搖頭,心中默念道。
“日后還是少飲酒為尚!”
劉群還在回憶昨晚之事時,劉希、殷豐便已早早地前來拜見。
劉群簡單洗漱之后,便前往正堂與二人相見。
劉希與殷豐前來,不為其他,只是詢問劉群該如何處置雁門烏丸殘部。
雁門之戰雖已樓成身死,劉群獲勝而告終。
但烏丸數萬戶還生活在雁門,現在若是不處置,繼續放任,恐怕數年后,又出現一個樓成,這是劉群絕對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由于昨晚醉酒,面對劉希和殷豐的詢問,劉群一時間答不上來,于是詢問二人的意見。
劉希率先回答道:“烏丸之所以屢屢叛亂,乃是對其過于寬宥,放縱所致!”
“朝廷治烏丸當以峻法治之!”
“希以為對此番叛亂的烏丸人,應盡數誅滅,以敬效尤!”
劉希說完,見劉群并沒有被說動,又言道:“府君,亂世用重典,自古如此!”
“切莫心軟,徒留禍患!”
劉群對亂世用重典,并不反對。亂世之所以叫亂世,便是因為其法度敗壞,綱常失紀。
若是不用重典,焉能在亂世中治世。
漢末三國的劉備,曹操,孫權能從中脫穎而出,三分天下,靠的便也是明法紀,用重典。
但劉群對劉希如此用重典并不滿意,于是又問向殷豐。
“伯盛以為該如何處置烏丸人?”
“豐以為應只誅首惡,恕其部曲!”
“婦人之見!”
殷豐剛回答,便被劉希打斷。劉群瞪了劉希一眼后,又讓殷豐繼續。
“烏丸部叛亂,乃是樓成及烏丸豪帥煽動所致!”
“其帳下部曲雖亦隨其反叛,但并非首惡。況且,叛軍中夾雜著不少部民(烏丸部中的自甶民)和奴隸,其皆罪不致死!”
“若貿然大開殺戒,恐烏丸人心動蕩,日后更難收其心!”
“更遑論編戶齊民,以充我雁門戶口!”
殷豐的回答令劉群十分滿意。亂世自然要用重法,但絕非是嚴刑峻法,大開殺戒。
烏丸叛亂,劉群自然是要懲處。但若是以劉希之法,盡誅叛亂之人。
先不說將參與叛亂的萬人盡數處死,會不會引起新的叛亂。
就算將其全部屠戮,劉群又能得到什么,雁門郡又能從中得到什么。
得到的不過是遍地的尸首,還有烏丸人對劉群的滔天怨氣。
畢竟叛軍皆有烏丸人的父子兄弟,若死于劉群之手,幸存的烏丸人很難不痛恨劉群。
而殷豐之法則相對溫和多了,誅其首惡,恕其從者。
此舉既起到了震懾烏丸人的作用,又不會激起其強烈反抗,更加穩妥。
最重要的是雁門郡缺人口,而戰敗的烏丸人必會被劉群編戶齊民,真正納入雁門郡。
誅殺越多叛軍,雁門郡得到的人口便越少,這種道理劉群豈會不懂。
思考片刻后,劉群答道:“伯盛之法更為穩妥!”
“照此實行吧!”
劉希還想反對,但劉群已下令,只能應道。
“諾!”
……
秋日的雁門郡本應涼風習習,天氣漸冷,但今日卻是格外的暖洋洋,引得人們頗為享受,自得。
但廣武城外又是另一番場景。
數十名烏丸豪帥及其手下皆被反綁著跪于地上,殷豐當眾宣布道:“烏丸反叛,罪不可赦!”
“依律斬首棄市!”
“即刻執行!”
此話一出,先前還無比強硬的烏丸人傾刻間哀嚎一片,不愿赴死。
更有甚者趁晉軍不注意,趁亂逃跑,但未跑幾步,便被身后的鮮卑輕騎所斬殺!
其余人則隨著斧鉞的落下,而人頭落地,血濺當場。
處理完烏丸豪帥們,殷豐自然沒有忘記其部曲。
“隨其叛亂者,罰沒家資!”
“妻子隨其屯田三載,以示懲戒!”
烏丸叛軍聽到,先是一陣騷亂,很快便又停止了,無人敢表示反對。
屯田三載,而且是軍屯,肯定是苦不堪言,但烏丸豪帥們的血還沒干,叛軍們生怕一旦鬧事,自己淪落到身首異處的下場。
況且不過屯田三載,也并非沒盼頭,沒有理由為此去冒險。
見無人反對,殷豐隨即便令軍士將其押下去。
數日之后,劉群、殷豐謀劃已久的編戶齊民便正式開始。
由于烏丸權貴被一掃而空,其勢力受到嚴重損失,故編戶過程中并沒有什么巨大的阻礙。
一日之內,烏丸部便被盡數編戶,合計一萬余戶,其四萬余人。
殷豐根據其漢化程度,分別將其授田放牧和劃草場供其游牧,也算是遵重其風俗,沒有強行讓他們融入漢人中。
不過劉群則強令烏丸部落全部改漢姓,舍棄烏丸舊姓。
烏丸人于是紛紛改姓,或以劉,或以殷為姓。
劉群這么做便是欲從最微小的地方做起,使烏丸人與漢人逐漸融合,不強行使其一下子融合,但烏丸必須融入其中!
此乃是雁門,甚至整個并州興盛之基。
在算上一萬戶烏丸人后,雁門郡帳上共計兩萬余戶,約八萬人,與隔壁的新興郡人口差不多,總算不是那么慘淡。
明年雁門郡的財政也能因此而大有好轉。
不過劉群此刻正忙著和劉希悼念陣亡的將士。
雁門之戰,劉群軍三千精銳陣亡過半,傷殘者更是數不甚數,差一點便要全軍覆沒。
幸存下來的也不過一千出頭。這些人隨劉群從太原至雁門一路拼殺過來,乃是劉群的心腹,更是其執掌雁門的底氣。
現在損失過半,豈不會令人傷心。
劉群望著燃燒尸體的焰火,久久不語。
為防止大戰之后,大疫四起,劉群禁止掩埋尸體,統一火化。
就連劉群軍這邊陣亡的將士也是如此,只不過給其立起衣冠冢,以做念想。
“,一將功成萬骨枯,大抵便是如此吧!”
在見過尸山血海之后,劉群不由地感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