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慮曉行夜宿,幾日便趕回至襄國。
張慮將在襄國的所見所聞悉數(shù)稟告石勒。
“明公,劉越石果然聽信明公之言!”
“我軍無后患,可攻冀州了!”
石勒聞言大喜,他等這一天已經(jīng)很久了。
建興初,石勒便遣軍北上,攻陷了冀州不少郡縣。
但王浚屯兵易水,與石勒軍對峙,使石勒難以占據(jù)冀州。
后石勒主動示弱,向王浚稱臣,奪得他的信任。
現(xiàn)在只需率軍北上,直取薊城,便可全據(jù)冀州,稱雄河北。
石勒不禁大笑起來,自己用數(shù)年的蟄伏和隱忍,才換來了今日的大好局面。
其余人也跟大笑,反倒是身為謀主的張賓異常冷靜。
石勒以為張賓還在擔心于王浚軍的戰(zhàn)事,于是寬慰道:“右侯,王彭祖若豚爾!”
“其能割據(jù)河北,皆依仗段氏,烏丸,今皆叛王浚而附我。”
“河北頃刻間可下!”
“右侯不必擔心!”
張賓回復道:“明公,賓不是擔心王彭祖,乃是憂劉越石之事!”
“劉琨?劉琨有何懼?!”
“腐儒罷了!”
石勒不解地向張賓發(fā)問,張賓則向石勒分析起來。
“誠如張慮所言,劉琨輕信明公之言,賓對此并無疑慮。”
“然劉琨言其要南下,以擊劉聰,怎會如此大張旗鼓,生怕劉聰與我等不知道!”
石勒若有所思地問道:“右侯難道以為其中有詐?!”
張賓反問石勒道:“敢問明公,若明公是劉琨,該如何攻打劉聰?”
“趁劉聰主力遠在關(guān)中,以精銳部曲,偷襲平陽!”
石勒像是明白了什么一樣,回答道。
張賓點點頭,說道:“明公所言不錯,劉聰強,劉琨弱!”
“劉琨卻已弱擊強,大張旗鼓,似要與劉聰正面決戰(zhàn),無疑以卵擊石!”
“其若不是癡傻,便是其中必有詐!”
張賓這么一分析,石勒頓時脊背發(fā)涼,先前喜悅的神色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石勒冷靜下來后,臉色難看地向張賓問道:“右侯,難道劉琨與王浚合謀,欲圍攻我襄國?”
張賓搖搖頭道:“王浚?”
“色令智昏,蠢如鹿豚之人,司馬氏的江山便是毀在他這種人之手!”
“其若是與劉琨合謀,還不如相信劉琨真得要螳臂當車,與劉聰決戰(zhàn)!”
張賓對王浚極其看不上,認為此人徒有虛名罷了。
永嘉之亂時,冀州人士紛紛前往幽州,投靠當時割據(jù)一方的王浚。
張賓卻反其道而行之,看中了當時的石勒,遂投靠他。
亂世之中,君擇臣,臣亦在擇君。
良臣遇明主才會出山入世。
這也是為什么,諸葛武侯躬耕南陽,前秦王猛避世隱居。
而一遇劉備,符堅,則一飛沖天,攪動天下大勢。
“哈~”
石勒聽到張賓如此評價王浚,忍不住地笑出聲。不過很快回過神來,向張賓求教。
“右侯,如今該如何是好,難不成偃旗息鼓,不與王浚爭河北?”
張賓指著面前的輿圖說道:“明公可遣心腹入平陽,探聽劉琨是否真得要與劉聰決戰(zhàn)!”
“而后在做決斷,現(xiàn)在只需按兵不動。”
“不過還需明公忍辱稱臣數(shù)日,免得王浚心生疑心,對我軍有所防備。”
石勒對此毫不在意地說道:“淮陰侯尚能忍受胯下之辱,我豈會在意!”
“倒是讓那王浚老賊又多茍活幾日!”
“我心中實是不愿!”
張賓從旁說道:“明公,何故與一個將死之人計較!”
“哈哈哈~!”
“右侯所言極是!”
第二日,石勒便遣親信前往平陽,探聽消息,并下令遠在安平郡的孔萇軍停止進攻。
而石勒的命令間接地救了王浚所署的青州刺史薄盛。
薄盛,并州人,其先乃代郡漢化的烏丸人,永嘉之亂時,薄盛隨司馬騰等人,率并州百姓,就食冀州,號乞活軍。
后司馬騰被害,薄盛等人遂歸順王浚,李惲被殺后,薄盛代其為青州刺史,駐安平。
石勒攻略河北時,安平郡首當其沖,薄盛不敵兵敗,西逃并州。
薄盛一行人,由安平郡,一路向西逃竄,不敢停歇。
到達樂平時,薄盛一行人早已狼狽不堪,薄盛氣喘吁吁地問道:“此去晉陽還有多少里?”
有善識地理者說道:“將軍,此去晉陽約莫數(shù)百里!”
“好,到了晉陽,我們就安全了!”
薄盛揚了揚馬鞭,加快了趕路的速度。
但沒走幾步,兩側(cè)的樹林間便射出冷箭,一連射殺了好幾名薄盛軍。
薄盛還未反應過來,早已埋伏在側(cè)的并州軍將其圍困住。
領(lǐng)頭的校尉一臉警惕地問道:“汝等是何人,竟敢擅闖我并州!”
薄盛見不是石勒軍。,頓時松了一口氣,然后解釋道:“我們是并州人!”
“乃是去晉陽投靠劉使君!”
“小兄弟快放了我們!”
校尉盯著薄盛等人的甲胄,質(zhì)疑道:“并州人?汝等為什么會著冀州人的甲胄!”
“我看爾等分明就是王浚的探子!”
不待薄盛解釋,并州軍就將薄盛等繳了械,將其反綁著押往并州軍大營。
劉群等人正在大營中商討計劃時,聽到軍士來報。
“將軍,發(fā)現(xiàn)冀州探子,已為我軍擒獲!”
“什么?王浚這么快就發(fā)現(xiàn)我們了!”
溫嶠一臉吃驚地說道,劉群也有些錯愕,沒想到王浚會這么快會發(fā)現(xiàn)他們。
劉群率軍至樂平時的路上,一直都是秘密行軍,曉宿夜行,繞開人煙處。
至樂平后,也是封鎖消息,隱藏大軍,不留一絲馬腳。
雖有些沮喪,劉群還是令人將冀州探子帶到大營。
不一會,被五花大綁的薄盛便被帶到劉群等人面前。
連日的行軍使薄盛看上去風塵仆仆,披頭散發(fā)得被軍士押著。
劉群沉聲問道:“你是何人,王浚派你們來我并州做什么?”
薄盛抬頭說道:“在下并州薄盛,王公所署青州刺史。”
“石勒攻安平,在下不敵,故西奔并州,求劉并州收留!”
因無法確定薄盛的身份,劉群便決定暫時將其關(guān)押起來,之后再做決斷。
薄盛要被帶走之時,人群中有人認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