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將軍(求追讀!)
- 晉末扶風歌
- 劉十九君
- 2011字
- 2024-01-30 15:20:07
封賞完長安眾臣后,為了盡快得到各地晉臣對長安朝廷的認可。
司馬保,麹允等人以新帝司馬鄴的名義,大肆封賞關東諸侯,收買人心,劉琨自然也不例外。
當聽到長安朝廷的天使抵達晉陽后,劉琨親率并州文武于刺史府外迎接天使。
殿中監(jiān)姜成見迎接自己的陣勢如此隆重,心中歡喜。
心想:也不枉吾冒著危險,前來宣讀詔書。
姜成從長安出發(fā)時,正值匈奴中山王劉曜復寇長安,三輔大亂。
姜成一行人只得繞行,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抵達晉陽。
而原先數(shù)十人的使團,在經(jīng)過離散后,只剩下十幾人。
劉琨遠遠地看到姜成一行人,見其衣衫襤褸,狼狽不堪,不禁皺了皺眉頭。
畢竟往昔的朝廷天使,無不是衣裝華麗,威風凜凜,而眼前之人,形如乞丐,實在是難以讓人將其與朝廷天使聯(lián)想在一起。
劉琨向通報之人,問道:“確定是長安來的天使?!”
“回稟使君,職下在確認身份時,親眼見到其手中的詔書,應該是無誤!”
劉琨見其如此肯定,便沒了疑惑,親切地朝著姜成等人,迎了過去。
“天使駕臨荒州,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劉并州親迎我等,已是受寵若驚,豈敢怪罪使君!”
劉琨放低姿態(tài),表示的是對長安朝廷的尊重,而非姜成等人。
不然就憑姜成一個小小的殿中監(jiān),連劉琨的面都見不到,更不要說親自迎接他們。
姜成也清楚這個道理,故也不敢擺什么朝廷天使的架子。
畢竟永嘉以來,西晉朝廷的威望已經(jīng)喪失的差不多了。
要是惹怒了劉琨這種一方諸侯,姜成等人的死期也不遠了。
劉琨與姜成寒暄一番后,便被映入府中。
姜成在簡單沐浴更衣后,便在眾人面前宣讀了詔書。
“廣武侯,并州刺史劉琨,襄贊王室,累有大功!”
“特拜大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
劉琨聞言欣喜,但不是因為官拜大將軍,此不過是虛職罷了。
而是后面的都督并州諸軍事,此無疑是承認了劉琨對并州的絕對掌控。
劉琨此前僅是并州刺史,而無督軍事之權。
魏晉之世,稱這類不領兵的刺史,為單車刺史,僅為五品。
故先前作為并州刺史的劉琨只是并州的行政長官,而無領兵作戰(zhàn)之權。
現(xiàn)在加了都督諸軍事之權,日后領兵作戰(zhàn)也能名正言順。
至于為什么魏晉的刺史,不似兩漢的刺史那樣。
乃是因為曹魏吸取了東漢的教訓,為了防止地方刺史做大,威脅中央朝廷,便始創(chuàng)都督之職,分割軍權與行政。
而作為后來者的西晉則在此之上進一步發(fā)展,以宗室藩王出鎮(zhèn)地方,都督各州軍事,來拱衛(wèi)中央。
但命運就是奇妙,本來應該是護衛(wèi)司馬家江山的藩王們,卻成了西晉的掘墓人。
在宣讀完詔書,劉琨大擺宴席,款待朝廷天使。
席間姜成等人見如此奢侈的宴席,竟不禁流下了眼淚。
關中大弊,民不裹腹,身為皇帝的司馬鄴都只能節(jié)衣縮食,更不要說姜成這樣的微末小官,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劉琨見其落淚,便問起緣由,得知內(nèi)情后,也是悲情起來。
“陛下坐困西都,為胡虜所困擾!”
“我等身為王臣,卻不能救國家于危難,在此虛度年華,實是心中有愧也!”
“琨于此立誓,掃清胡虜,迎奉陛下,還幸舊都!”
“掃清胡虜,還幸舊都!”
劉群等人也跟著喊了起來,宴會的氣氛也到了極點。
一陣慷慨激昂過后,劉琨等人又陪著姜成飲酒。
席間,劉群裝作無意地提及長安朝廷的情況,向其詢問起來。
姜成許是飲酒的原因,毫無心機地將長安的情況,講與眾人聽。
包括索綝,麹允起兵,清君側,誅殺閻鼎和兩人同錄尚書事等長安見聞,悉數(shù)講與劉群等并州文武聽。
待姜成被灌醉后,劉琨命人將其送往廂房休息。
姜成等人剛被送走,盧諶便迫不及待,氣憤地說道;“清君側?真以為我等是黃口小兒嗎?!”
“索綝,麹允算什么東西,也配錄尚書事!”
“我看這長安朝廷已是他關西人的朝廷了”
盧諶的一番話,得到了在場不少的認同。
關東人素來看不上關西人,盧諶出身范陽盧氏這樣頂級的關東世家,自然更是看不上。
關東諸侯認得是皇帝司馬鄴,而非你索綝,麹允所掌控的長安朝廷。
通過姜成的敘述,在場的并州文武都明白了,長安朝廷現(xiàn)在是何等情況。
“子諒!慎言!”
“使君,關西人把持朝堂,陛下形如傀儡,這不是叛逆是什么?!”
“夠了,如今乃危急存亡之秋,我等晉臣當戮力同心,共獎王室,豈能相互猜忌!”
“諾!”
盧諶見劉琨面色不悅,只能應承下來。
其實劉琨也清楚長安朝廷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但其只能承認長安朝廷,不然難道是要另立新君,與其對抗嗎?!
若真如此,兩邊對抗,得利只能是匈奴人。
劉琨為了避免晉室內(nèi)訌,不光這次做出讓步,先前也做出過讓步。
由于洛陽陷落,中原大亂,處于中國腹地的兗州也深受其擾,刺史被殺,一片混亂。
劉琨便以陳留太守焦求為兗州刺史。
但在開封建立行臺的荀藩又以李述為兗州刺史。
為爭奪兗州控制權,李述便攻焦求,焦求不敵,向劉琨求援。
劉琨從大局考慮,召回焦求,改以劉演為兗州刺史,鎮(zhèn)稟丘。
西晉的滅亡不光是有外因,還有內(nèi)因,內(nèi)訌便是一大原因。
各地諸侯起兵抗虜?shù)挠校膽压硖サ囊灿小?
就如爭奪兗州來說,劉琨,荀藩都派了刺史,大家互不統(tǒng)屬,相互攻伐,可謂是同室操戈。
后來遠在江東的司馬睿也摻和一腳,以高平的郗鑒為兗州刺史。
三人各屯一郡,自行發(fā)號施令,使兗州士民不知何去何從。
一個兗州,三個刺史!
這樣的王朝怎能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