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決堤(元宵快樂!)
- 晉末扶風歌
- 劉十九君
- 2003字
- 2024-02-24 21:39:58
在封賞的誘惑之下,石勒軍向薊城再度發起沖鋒。
石勒軍跨過護城河,殺至城下,而后搭起簡易的云梯,開始向上攀爬攻城。
城上的幽州軍見狀,以流矢,滾石擊之,石勒軍大多身無甲胄,故對其殺傷力非常巨大。
但即使前面的人被打退,很快就又有后來者沖了上來。
在此消彼長的過程中,城上守軍的箭矢和滾木漸漸消耗殆盡,而石勒軍卻在逼近城墻。
值此危急關頭,督戰的孫緯下令守軍,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麻油,盡數傾倒在云梯上,然后以火箭點燃。
火焰在麻油的助燃下,迅速蔓延到云梯的各各位置,在大火的吞噬下,石勒軍發出慘叫聲。
眼見云梯之上的石勒軍將葬身火海,城上的幽州軍不禁笑出了聲,與石勒軍的慘叫形成鮮明對比。
可很快其就笑不出聲了,由于此時正值夏日,受季風氣候影響,幽州一帶常有大雨。
當云梯的大火愈演愈烈時,天空忽然雷聲大作,伴隨著一道閃電,大雨傾盆。
剛才還在絕望中的石勒軍此刻劫后余生,轉悲為喜。
負責攻堅的劉征大喊道:“我王師伐王浚,乃是替天行道,自有上天庇佑!”
“殺入薊城,活捉王賊!”
古人信奉鬼神之說,對自然現象既有恐懼也有崇拜,對其影響巨大。
現在天降大雨,澆滅了熊熊大火,讓石勒軍感覺自己受上天庇佑,氣勢如虹。
“殺啊!”
石勒軍踩著還未完全熄滅的火苗,蜂擁而上,直指薊城。
一場大雨給了石勒軍攻城的信心,卻澆滅了幽州軍的希望。
雨水打在孫緯的臉上,讓其感到深深的無力感。
“羯人殺上來了!”
幽州軍的驚呼聲,使孫緯清醒過來,連忙指揮道:“快攔住他們!”
大量幽州軍涌向缺口處,企圖阻止石勒軍的進一步登城。
但劉征、劉寶兄弟顯然不會讓幽州軍得償所愿,振臂一呼后,果斷提劍而上。
幽州軍手持長矛,向不斷涌上來的石勒軍刺去,劉征厲聲一喝,揮刀一斬,硬生生地將面前的長矛斬斷。
而劉寶則左手握盾,右手拿刀,在劉征身側掩護其進攻,將幽州軍的冷箭悉數擋了下來。
劉征、劉寶二人配合得極其默契,相得益彰,殺得幽州軍連連敗退。
二人身后的軍士則跟隨著拼殺,石勒軍逐漸在城樓之上,穩住了陣腳,薊城陷落仿佛已是時間問題了。
“轟~!”
一陣坍塌聲,在劉征二人身后響起,先前還完好的云梯,此刻已變成一片廢墟。
石勒軍的云梯本就是臨時趕制出來的,頗為簡陋,又經歷了火焚水洗,已變得脆弱不堪。
而軍士為了搶先攻城,紛紛涌入云梯,超出了云梯的承載范圍,自然轟然倒塌。
云梯之上來不及登城和退下的軍士,被活生生地摔了下去,輕則傷殘,重則當場死去,死狀駭人。
云梯的倒塌使城樓之上的形勢大變,攻守異形。
不久前,還占有優勢的劉征等人,現在后路斷絕,又要獨自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軍心大亂。
軍士們慌張地問道:“將軍,我們該怎么辦?!”
軍士焦急地向劉征發問,可劉征吱吱嗚嗚半天,也說不出什么對策,最后還是劉寶說道:“兄長,我軍深陷重圍,后路斷絕,若不死戰,全無生機!”
劉征還沒來得及決定,幽州軍就已經反應過來,準備將其合圍。
劉征無奈地喊道:“死戰!”
“死戰!”
城上的石勒軍亦是跟著吼了起來,可卻透露出一絲悲壯。
事實也是如此,縱使其多么英勇,可都有力竭之時,在幽州軍的剿殺之下,石勒軍一個接著一個地倒下。
劉征也身負重傷,口吐鮮血,在劉寶的攙扶下,劉征手舉寶劍,對著圍攻而來的幽州軍說道:“晉狗,汝等殺不死我!”
隨后與劉寶雙雙揮劍自刎,以保留尊嚴。
大戰過后,薊城城樓上到處都是兩方軍士的尸體,將城樓阻塞的都無法通行。
孫緯一面令人打掃戰場,另一面則觀察石勒軍的動向。
幽州軍損失慘重,石勒軍也好不到哪里去。
僅此次攻城傷亡的人數,就超過了前幾次的總數,并且石勒又連失兩名大將,痛心至極。
劉征、劉寶作為石勒的嫡系,也是其起家的班底,是石勒軍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現在卻殞命于薊城,對石勒打擊很大,也很影響石勒軍的士氣。
大雨還在下著,易水北岸的石勒軍軍營中,彌漫著沮喪,連連失利加上人困馬乏,將士厭戰之情快到了極點。
石勒只能再度下令停止進攻,全軍休整。
望著巍峨的薊城,就連石勒自己都萌發生了退意。
無他,實在是連日的失利,讓石勒想起了昔日的壽春城。
壽春也是如薊城一樣的堅城,一樣的大雨,一樣的慘敗。
張賓從旁看出了石勒的心思,于是開口道:“明公,賓有一計,可使薊城不戰而下,但恐會傷及主公之人望!”
石勒聞言,發問道:“右侯,快快講來!”
石勒已至山窮水盡的地步,哪里還顧得上什么名望。
張賓猶豫許久后,說道:“此刻正值雨季,易水暴漲,若我軍挖開河堤,引易河之水,漫灌薊城,則必能破城!”
“可此計太過狠毒,必遭燕人仇視,恐不利日后明公治燕地。”
薊城南側的易水,乃是冀州大河,其源頭乃是易縣鹿頭山,在匯合多條支流后,于薊城外匯流。
因其地處平原,雨季到來時,水勢洶涌,常常泛濫,故從戰國起,便修筑河堤,抵御洪水。
現在石勒若是挖開河堤,雖能以易水沖垮薊城,但亦會傷及易水兩岸的百姓,必為人垢病與謾罵,甚至后人都會唾棄他。
畢竟當年常凱申就是這么做的,直接遺臭萬年。
可石勒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燕人仇恨,也好過身死國滅,薊城若不下,死得便是他石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