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突騎在劉希的帶領下,一邊屠戮著石勒軍,一邊追擊著后撤的羯人騎兵。
在被雁門突騎沖陣成功后,石勒軍從前軍一直潰敗到后軍,石勒見狀,知其已無勝算,便下令全軍南撤。
但劉群豈會放過石勒南逃,再讓其死灰復燃,劉群令雁門突騎追擊石勒。
在成建制的騎兵沖鋒面前,潰逃的石勒軍被不斷地的沖散,雁門突騎就這樣來回馳騁,沖鋒。
但因潰軍的阻撓,使雁門突騎一時無法接近護衛石勒的羯人騎兵,劉希此時高呼道:“休要再與這些羯人糾纏,沖殺過去,擒殺石勒!”
“諾!”
雁門突騎聽到劉希的命令后,騎士們揮舞馬鞭,以腳跟踢著馬肚,刺激戰馬加速。
戰馬受激,一陣嘶鳴聲后,擋在雁門突騎面前的石勒軍潰軍,被迅速沖倒一片,倒下的軍士在戰馬和軍士的踐踏下,毫無生機,死狀咳人。
雁門突騎沖出石勒軍潰兵軍陣后,朝著羯人騎兵方向追擊。
石勒雖敗,手下士卒離散潰逃,但最精銳的羯人騎兵仍忠誠的護衛在石勒身旁。
見雁門突騎追來,羯人騎士并不只顧逃亡,反而發揮自身騎射的優勢,以勁弩射殺身后的雁門突騎。
自小在馬背上馳騁的羯人騎士,箭術極其高超,不說百發百中,也是十中七八,對雁門突騎造成不小的傷害。
由于雁門突騎跨下的戰馬,裝備了部分片甲,增強了防御,故羯人騎士為了造成殺傷最大化,專門攻擊戰馬的腿和頭部,使追擊的雁門突騎跌倒喪失戰斗力。
眼見離羯人越來越遠,劉希揮斥著馬鞭,想以最快的速度追擊。
“羯賊休走!”
很快劉希就脫離了馬隊中,一人一騎在前。
石勒本就因鄴城兵敗惱火,現在被雁門突騎追擊,狼狽出逃,更是怒上心頭。
“拿箭來!”
石勒身邊騎士聞訊,遞上箭矢,石勒接過后,拉滿弓,朝著獨自在前追擊的劉希射去。
正忙于抵擋羯人箭矢的劉希,一時分心,被石勒這發冷箭射中,貫穿了右肩,而后戰馬失控,摔下馬來。
“中郎將!”
“保護中郎將!”
其余騎士見劉希被石勒射傷,忙上前護衛,以免其再受羯人箭矢的傷害。
失了主將的指揮,追擊石勒便就此作罷了。
鄴城之戰的最終結果,是并州軍勝利而告終。
此戰并州軍大破石勒軍,斬首數千,俘虜石勒帳下胡漢軍士兩千,雖讓石勒率著千余騎南逃,但也是一場大勝。
畢竟在此前,并州軍在對上胡人時,野戰幾無勝績,此戰也算是一掃先前的頹勢了。
不過并州軍自身也損失慘重,張喬,邵續部軍士損失過半,光校尉就戰死了七八人,重傷者更是不計其數,并州軍勝,但也是以軍士的性命,換來的慘勝。
寒風瑟瑟的戰場上,幸存的并州軍軍士正打掃著戰場,收集輜重,將重傷的同袍收攏醫治,想讓其能挺過這一關。
可天命無常,生死并非人力可擅加干涉,有重傷者得到醫治活了下來,就會有一樣的人逝去。
痛苦的嘶吼聲,在傷兵中此起彼伏,劉群走到一重傷軍士身前,想探查其傷情如何。
但軍士已到了彌留之際,其伸手艱難地抓向空中,像是想抓住什么一樣。
劉群握住其雙手,本想寬慰其幾句,讓其安心養傷。
但軍士以嘶啞的嗓音,艱難地說道:“將……軍,俺快……不行…了,幫……俺…照顧…好…阿母和…阿父!”
“告…訴…阿蘭,俺…不能……娶…她了!”
劉群悲憫地說道:“汝放心!”
聽到劉群的答復后,軍士放下雙手,在最后的彌留之際,輕喚了幾聲遠在并州的心愛之人,而后故去。
在場的將士,雖早已見慣了生死,但此刻眼見同袍在面前逝去,都不由嗚咽起來。
一將功成萬古枯,每一場大戰之后,數不盡的將士為了統帥的野心,而埋骨他鄉,葬身異國,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