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軍離開了樂陵地界后,便沿著段氏鮮卑的足跡西進。
有段氏鮮卑在前的緣故,劉群軍一路上暢通無阻,鮮少遇到賊寇的侵擾。
劉群軍沿著黃河北岸西進,很快便抵達了平原國境內。
地跨黃河南北的平原國,本是司馬懿第五子司馬干的封地,但隨著司馬干去世。
本要繼承封國的平原國世子一家也在隨后的永嘉之亂中遇難,自此平原國絕嗣,也就沒有什么平原王了。
而后王浚便趁此良機,將平原國收為己之所有,安插官吏,委派親信于此。
不過隨著王浚的敗亡,原本的平原相早就逃之夭夭,留下闔郡百姓自生自滅。
失去保護的平原郡很快便被各方勢力盯上,其地處司、冀、兗三州的險要位置,加上又有黃河天險的存在,讓人為之垂涎三尺。
石勒、曹嶷都曾派兵征伐平原,故平原郡多戰亂,百姓也因戰亂之苦,多有離散。
劉群軍向西行進,一路上便也看到不少逃難的平原百姓。
當劉群正于馬匹之上,觀察兩側逃難的流民時,前頭忽然有騎士朝劉群這疾馳而來。
一陣塵土飛揚過后,策馬而來的騎士向劉群拱手稟告道:“將軍,前方官道上忽來了一群司州流民,阻塞住大軍去路!”
騎士說完示意劉群向前方看去,只見不遠處聚集了大量從司州三魏方向逃過來的流民,與冀州平原郡的流民擠在狹窄的官道之上。
兩方互相推搡,誰也不讓著誰,這令夾在其中的劉群軍也難以快速通行。
“司州人?石勒竟進兵如此迅速,怕是其已開始禍亂三魏了!”劉群身側的殷豐驚訝地說道。
“將軍,我軍當加緊行軍,不然豐怕羯賊會壞我軍大計!”
劉群點頭贊同殷豐的建言。
在樂陵郡得知石勒去向后,劉群便欲盡快追上石勒軍,將其徹底消滅,以絕后患。
而現在其出現在三魏,對劉群軍來說是不利,為了不會給石勒卷土重來的機會。
劉群對稟告的騎士吩咐道:“傳令給劉驍騎,令其加速行軍,務必盡快趕到三魏!”
“諾!”
騎士領命后,便離開了,劉群看著眼前緩慢行進的軍隊,心中不由地擔心起來。
……
先前的騎士還未走遠,又有一隊騎士朝劉群這疾馳而來,劉群定晴一看,見領頭之人竟是劉希,心中充滿了疑惑。
“讓開,讓開”
劉希邊揮舞著馬鞭,邊對兩側擋道的流民呵斥道。
當其趕到劉群面前時,劉希帶著顫音說道:“將軍,羯人暴動,襄國城破,三魏大亂!”
“什么?!”
“子望,汝從何處得知?!”劉群不可置信地問道。
劉希遂將剛剛從三魏逃過來的流民口中得到的情況轉述給劉群等人聽。
“襄國羯人忽反,……,我軍于三魏徹底潰敗!”劉希以沮喪的語氣說道。
“將軍,張詵該死,其鎮守襄國,卻使羯賊暴動,以致三魏全境幾乎失陷,罪該萬死!”
劉希揮了揮拳頭,氣憤地對劉群講道。
三魏無論是對劉群軍還是石勒軍來說都是極其重要。
劉群軍控制住三魏,便可圍困石勒,西抗匈奴。
而石勒據有三魏,便可迅速暴兵,重整軍事,卷土寵來。
現在石勒重據三魏,令劉群軍騎虎南下,如鯁在喉,形成極為不利。
形勢緊迫,劉群來不及苦惱與憤怒,便立即召集眾人重新商討對策。
起初帳內眾人一言不發,劉群便開口道:“如今形勢有變,羯賊石勒重據三魏,欲與我軍抗衡!”
“羯賊不可不除,三魏不可不復,諸君有何見解?”
殷豐分析道:“羯賊于河北慘敗,精銳盡喪,其勢已衰,雖重據三魏但大不如前!”
“而我軍士氣正盛,兵強馬壯,又有遼西段部助力,若以武力攻之,勝算極大!”
“依伯盛之意,是讓我軍迅速進軍,速滅石勒?”劉群問道。
“豐是有此意,不過就怕羯賊向西求援于偽漢匈奴,若逆賊劉聰出兵三魏,屆時我大軍討羯賊,怕會有覆滅之危!”殷豐補充道。
“匈奴,匈奴…”劉群反復說了幾遍。
殷豐的話,令現在的劉群有些舉棋不定,劉群本意肯定是想覆滅石勒的。
畢竟在原時空,石勒可是相當可怕,不失為一代梟雄。
這樣的敵人,劉群是絕不想給其喘息的機會的。
但如今匈奴的存在,讓劉群也不敢輕易進軍,萬余軍士的性命皆系于劉群一身,石勒敗不起,劉群也敗不起。
劉群在帳內來回踱步,環視四周,見邵續一言不發,便問其道:“邵樂陵以為如何?!”
邵續聞言,起身說道:“續長于御守,而短于攻襲,軍事上無所建言,但續知昔霸王與漢高爭天下,項王鴻門放高祖西歸,遂有垓下之圍,烏江自刎!”
“而今日之形勢,將軍有項王之勢,石賊有高祖之困,今不奮力攻之,待日后其恢復實力,則更難滅之!”
“故續以為即使有匈奴在側,將軍也當攻石賊于疲弊之時,就算拼得兩敗俱傷,也好過養虎為患!”
邵續一席話點醒了劉群,劉群之前一直瞻前顧后,想以最小的傷亡,博得最多的東西。
可戰爭怎么會沒有傷亡,在這人吃人的亂世,天下九州每日都有殺戮。
更何況諸侯之間的爭霸?!
正如邵續所言,若能滅了石勒軍,那再多的傷亡于劉群軍而言,便是值得。
各中道理想通之后,劉群便下令全軍扔掉不必要的輜重,迅速轉進,于段氏鮮卑匯合。
兵發三魏,直搗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