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2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緒論 明清傳奇和明清傳奇史
- 第一節 傳奇:從小說到戲曲
- 第二節 明清傳奇界說
- 第三節 明清傳奇的歷史分期
- 第一編 從戲文到傳奇
- 第一章 風起于青之末
- 第一節 明前中期社會與劇壇
- 第二節 元末至明中期戲曲的發展動向
- 第二章 傳奇體制的確立
- 第一節 審美趣味的文人化
- 第二節 劇本體制的規范化
- 第三節 語言風格的典雅化
- 第三章 昆腔新聲的崛起
- 第一節 四大聲腔及其變遷
- 第二節 昆山腔的改革
- 第三節 昆腔新聲與傳奇
- 第四章 傳統主題的變異
- 第一節 有益風化的教化劇
- 第二節 虛實相半的歷史劇
- 第三節 情理和諧的風情劇
- 第五章 時代主題的先聲
- 第一節 《寶劍記》:忠奸劇的定型
- 第二節 《浣紗記》:歷史劇的新篇
- 第三節 《鳴鳳記》:時事劇的發軔
- 第二編 傳奇的風行
- 第六章 晚明社會與劇壇風氣
- 第一節 舉國如狂的劇壇風氣
- 第二節 心學思潮與傳奇風行
- 第三節 實學思潮與傳奇風行
- 第七章 湯顯祖的文化意義
- 第一節 厭逢人世懶生天——湯顯祖的人生追求
- 第二節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牡丹亭》的思想意蘊
- 第三節 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牡丹亭》的藝術成就
- 第四節 等為夢境,何處生天——“二夢”的荒誕意識
- 第八章 沈璟和吳江派
- 第一節 傳奇音樂體制的格律化
- 第二節 意在風世,美聽通俗——沈璟傳奇的風貌
- 第三節 衣缽相承,各出機杼——吳江派的理論與創作
- 第九章 傳奇文體規范的成熟
- 第一節 合律依腔與意趣神色——“湯沈之爭”述略
- 第二節 合則并美,離則兩傷
- 第三節 淺深、濃淡、雅俗之間
- 第四節 演奇事,暢奇情
- 第五節 從曲論到劇論
- 第十章 曲海詞山,于今為烈
- 第一節 文詞派余裔
- 第二節 傳奇十部九相思
- 第三節 吳炳、孟稱舜與阮大鋮
- 第四節 諷世劇與時事劇
- 第三編 傳奇的繁盛
- 第十一章 文化思潮與傳奇繁盛
- 第一節 動蕩社會與感傷情懷
- 第二節 大眾藝術與昆劇流行
- 第十二章 傳奇文體規范的再構
- 第一節 戲曲合一的戲劇觀念
- 第二節 縮長為短的劇本體制
- 第三節 結構第一的藝術追求
- 第四節 以俗為雅的語言風格
- 第十三章 李玉和蘇州派
- 第一節 綠窗共把宮商辦——蘇州派概說
- 第二節 譏切時弊,關注現實——蘇州派傳奇的現實精神
- 第三節 事關風化,勸善懲惡——蘇州派傳奇的教化指向
- 第四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蘇州派傳奇的平民色彩
- 第五節 既富才情,又嫻音律——蘇州派傳奇的藝術特色
- 第十四章 李漁和風流文人
- 第一節 風流道學,自娛娛人——李漁傳奇的審美趣味
- 第二節 新奇·機趣·通俗——李漁傳奇的藝術造詣
- 第三節 風流蘊藉,談言微中——風流文人概述
- 第十五章 文人之曲
- 第一節 惆悵興亡系綺羅——正統文人的故國憂思
- 第二節 偌大乾坤無處住——正統文人的失意情懷
- 第三節 以實錄作填詞——正統文人的敘事觀念
- 第四節 游戲成文聊寓言——正統派傳奇的藝術特征
- 第十六章 南洪北孔
- 第一節 洪昇的坎坷生平
- 第二節 情緣總歸虛幻——《長生殿》的至情理想
- 第三節 排場之勝,無過于此——《長生殿》的藝術成就
- 第四節 孔尚任仕途沉浮
- 第五節 桃花扇底系興亡——《桃花扇》的歷史意識
- 第六節 頗得風人之旨——《桃花扇》的藝術特色
- 第四編 強弩之末的傳奇
- 第十七章 社會審美需要的嬗遞
- 第一節 職業戲班的昌盛
- 第二節 折子戲的流行
- 第三節 花部雅部的消長
- 第十八章 傳奇內容的道德化
- 第一節 道德內容審美化
- 第二節 傳奇藝術道德化
- 第三節 改俗曲以歸雅正
- 第十九章 傳奇藝術的詩文化
- 第一節 曲史:傳奇與歷史溝通
- 第二節 曲文:傳奇與詩文聯盟
- 第三節 曲體:傳奇與雜劇趨同
- 第四節 曲語:傳奇與雅風共尚
- 第五編 漂泊無依的傳奇
- 第二十章 風云變幻的劇壇
- 第一節 諸腔競奏
- 第二節 昆亂同臺
- 第二十一章 文人傳奇的余緒
- 第一節 因襲傳統:傳奇的萎縮
- 第二節 與世俱遷:傳奇的新變
- 第二十二章 傳奇文體的消解
- 第一節 文學體制多樣化
- 第二節 音樂體制紛雜化
- 第三節 表演藝術復合化
- 余論 明清傳奇的文化價值
- 第一節 明清傳奇的認識價值
- 第二節 明清傳奇的審美價值
- 附錄:明清戲曲研究書目舉要
- 一、戲曲總集
- 二、戲曲選集
- 三、曲譜
- 四、曲目
- 五、曲話、曲考
- 六、戲曲史
- 七、戲曲散論
- 八、戲曲理論批評:
- 后記
- 再版后記 更新時間:2020-02-18 17:49:07
推薦閱讀
- 民族國家的建構:20世紀上半期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研究
- 甲午!甲午!
- 觸景生情:幾代香港人的生活記憶
- 故宮六百年:紀念版
- 漢越和集:漢唐嶺南文化與生活
- 中國人口三千年
- 紅流紀事:開創新道路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 桑兵近代中國研究系列作品集(套裝5冊)
- 井上靖中國歷史小說集(共4冊)
- 民國通志館與近代方志轉型
-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9:戰勝意大利
- 通鑒紀事本末(注譯本·卷九)
- 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二十二輯)
- 政商中國
-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 國史講話:宋蒙三百年
- 一看就懂的魏晉史
- 哈佛中國史4·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
- 極簡明史
- 1840-1949:中國近代史
- 臺灣光復史料匯編(第四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 農業科技史話
- 中國通史
- 悠悠南北朝:三國歸隋的統一路
- 血腥的盛唐4:走向開元盛世
-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史演義(下)(再版)
- 廿二史劄記
- 中國學術思想史
- 絲路古韻:延綿千年的絲路榮光
- 中國經濟立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