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0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第三版前言
- 再版前言
- 導言
- 一 長江上游的區域社會史
- 二 歷史文獻的量化手段
- 三 怎樣認識長江上游社會
- 第一章 自然環境、生態及交通條件
- 一 地理環境與氣候
- 二 自然災害
- 三 物產分布
- 四 水路交通
- 五 陸路交通
- 第二章 人口、耕地及糧食問題
- 一 清初人口的恢復與移民
- 二 人口數量的考察
- 三 耕地面積的修正
- 四 糧食畝產和總產估計
- 五 人口壓力
- 第三章 農村經濟與農業發展
- 一 租佃關系和佃農經濟
- 二 自耕農的分化與地主經濟
- 三 耐旱高產作物的引進和種植
- 四 商業性農業的發展
- 五 自然經濟結構的破壞
- 六 對傳統農業的改良
- 七 農業發展的新階段
- 第四章 區域貿易、城市系統與市場網絡
- 一 長途販運
- 二 川鹽行銷
- 三 糧食轉運及糧食市場
- 四 經濟區劃分和城市分布
- 五 集市的作用及其功能
- 六 市場密度與農民活動半徑
- 七 高級市場與城鎮發展
- 八 都市與都市商業的繁榮
- 九 商業組織和商業活動的現代化
- 十 金融組織的演變
- 十一 世界市場與對外貿易
- 第五章 從傳統手工業到現代工業
- 一 傳統手工業與礦業
- 二 傳統手工業中的新因素
- 三 工業中的新變化
- 四 發展現代工業的措施及組織機構
- 五 現代企業的發展
- 六 現代家庭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
- 第六章 政治統治結構與地方秩序
- 一 行政區域劃分
- 二 行政統治結構
- 三 縣級行政官計量分析
- 四 士紳與地方秩序的維持
- 五 地方吏治的整頓與司法的變革
- 六 地方權力結構的新調整
- 七 地方秩序的新格局——地方自治
- 八 舊軍事體制的變化
- 九 軍事學堂的設立與新軍的創建
- 十 田賦的負擔及其征收
- 十一 清代蠲政
- 十二 歷次加征和清末財政
- 第七章 從傳統教育到現代教育
- 一 文化教育的逐步恢復
- 二 文化教育的新變化
- 三 新知識分子的造就——留學日本
- 四 發展現代教育政策的實施
- 五 推動現代教育的機構和組織
- 六 現代普通教育
- 七 師范教育和法政教育
- 八 實業教育
- 九 川邊少數民族的啟蒙教育
- 十 現代教育發展程度估計
- 第八章 社會組織及其功能的變化
- 一 地方倉儲
- 二 地方賑濟與慈善事業
- 三 移民社會與宗族
- 四 啯嚕——游民的幫伙
- 五 袍哥——四川的哥老會
- 六 從“邪教”到“神拳教”
- 七 傳統社會組織——會館、行會和行幫
- 八 商人團體——商會
- 九 各種社團和組織
- 十 溝通和聯絡機構
- 十一 社會管理和控制機器
- 第九章 社區、社會階層與社會生活
- 一 城市社會生活與市民階層
- 二 民風、民俗及其變化
- 三 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
- 四 新式精英的興起
- 五 婦女地位中所反映的社會進化
- 六 社會改造與社會進步
- 第十章 傳統文化的危機與現代意識的興起
- 一 傳統宗教的日趨衰落
- 二 西方宗教勢力的擴張
- 三 西教的傳播及相應的社會事業
- 四 文化沖突與宗教沖突
- 五 新文化的啟蒙
- 六 現代意識的萌芽和發展
- 第十一章 結論
- 一 經濟和政治轉型
- 二 社會結構的變化
- 三 走向現代的經濟缺陷
- 四 人口與教育因素的制約
- 五 我們能“跨出封閉的世界”嗎?
- 征引書目
- 后記
- 注釋 更新時間:2019-12-27 16:17:40
推薦閱讀
- 我們的社會
- 培育好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 當代美國社會(新版)
- 反腐敗研究(第八集)
- 百年潮·中國夢(解說詞)
- 新安全觀與新安全體系構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集刊(第8卷))
- 2020,期盼中國
- 民之所望:來自“兩會”的聲音
- 中國供給側改革
- 香港信息公開制度研究
- 填平第二經濟大國陷阱
- 上海合作組織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及法律保障研究:以中國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合作為視角
-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發展研究報告2016:精準扶貧的戰略任務與治理實踐
- 歐盟利益集團與歐盟決策:歷史沿革、機制運作與案例比較(歐洲研究叢書·研究系列)
- 身份與暴力:命運的幻象
- 當代西方學者對民主的批判性反思
- 清廉·貪腐全解碼:中國古代清官貪官故事鏡鑒
- 擲出窗外: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深度觀察
- 協商民主與政治發展(當代西方學術前沿論叢(第2輯))
- 國際體系轉型與利益共同體構建:理論、路徑與政策
- 新基建 新藍海:2020兩會專題報道(《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
- 幸福社會:提升幸福感的多元視角
- 外國政要答記者問
- 捕鯨的國際管制及其變遷
- 2015政策熱點面對面
- 社會轉型與中國社會學的理論自覺
- 南大亞太評論·第1輯
- 人民利益——來自“兩會”的聲音
- 2017政策熱點面對面
- 全球化與民粹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