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24評論

第1章 序

余備員臺省,歷事三朝,佐理庶政。以天下之民不無病于饑寒困窮顛連而無告者,思所以生養(yǎng)安全之,廣圣天子好生之德,躋之仁壽之域焉。蓋嘗殫厥心矣。頃以衰病,乞休林下,蒙詔賜歸,佩恩隆渥,罔所事事,日惟掩扉檢閱方書,以求所謂調攝之宜,戒忌之法,以延修齡,以求至眷。然篇章浩瀚,論議繁冗。欲文約而事詳,辭簡而義當者,艱弗能獲。一日,金溪世醫(yī)龔生持《古今醫(yī)鑒》謁余曰∶“是書乃家君暨廷賢所編輯,欲付諸梓,幸得名言于弁首。余觀之,見其說祖之岐黃,宗諸倉、越,下及劉、張、李歷代名家。

凡論辯之精詳,脈方之神妙者,悉采而集之。先之以脈息,次之以病癥,終之以治方。立為紀綱,列為十六卷。且游兩畿。歷諸省,循許昌而抵于扶。凡縉紳家珍藏秘錄,靡不搜萃其精,逾二十載而書始就。是誠遠稽先圣之遺言,以紹其正傳;近取諸儒之確論,以示之成法。余前所謂文約而事詳,辭簡而義當者,舍是書其奚以也。以《醫(yī)鑒》名,信哉不誣。龔生不自私而與天下后世共之,則夫業(yè)醫(yī)者得而宗之,將可以考古證今,察脈治病。如執(zhí)鑒以照物,以起天下之昏扎。天下之民皆為太平考終之人,功豈淺淺哉。抑嘗聞開諸古曰∶上醫(yī)醫(yī)國,次醫(yī)醫(yī)人。又曰∶達則為良相,不達則為良醫(yī)。龔生以是道舉而措之天下,咸躋于仁壽之域。

圣天子好生之德廣矣。又何間于窮與達,次與上哉?遂書之以著其用心之仁。龔生名廷賢,字子才,別號云林,江西金溪人氏。其父西園,諱信,字瑞之。父子并以醫(yī)大行于世。

扶溝三周劉自強撰。

弁首

余幼業(yè)儒,讀張子西銘∶天下疲癃生理殘障,皆吾兄弟。韓子原道∶為之醫(yī)藥,以濟其夭死。深嘆二公之言,民胞物之心也。然膺 任,惟宰相上佐天子,調燮陰陽,節(jié)宣元氣,庶足起疲癃而壽國脈。余誦之,直欲于身親見之,殊庸劣魯鈍,為時所厄,會家君醫(yī)學揭來燕豫,附應中原,醫(yī)之正傳,已有所得。余因省焉,遂棄儒就學,紹岐黃倉越之心傳,闡劉張朱李之秘訣,于當時云游高士有裨醫(yī)教者,尤竭誠晉謁,與之上下其議論。遠宗先哲,近取名公,殫精竭神,磨光刮垢,與家君相為淵源,蓋有年矣。每視疾則公診以脈息,次察其病原。而攻治之法,方藥之制,又酌其脈病而投之。

執(zhí)是以往,影響不殊。既而以脈病治方,分門別類,以古今之確論為樞要,間亦竊附已意,參互考訂,遺者補之,略者詳之,纂輯成帙。醫(yī)有十三科,此其初備,厘為八卷,名以《古今醫(yī)鑒》。夫醫(yī),意也。何取于鑒?鑒惟空而后無遺照,醫(yī)必明而后無遺疾。是書上考諸古,古之明驗者取之;下質諸今,今之明驗者取之。雖隱伏沉痼,罔不洞察,與鑒之照物,妍媸不爽,有相類者,此之謂醫(yī)鑒。此余命名意也。 甫成,不敢自秘,愛付諸梓,以公諸天下后世,俾醫(yī)有小補,病有救援。視醫(yī)國良相,故小大不同,而疲癃可起,夭死可蘇,亦菀乎張、韓二公之用心。余不佞言之無文,聊述成書之概于篇端,其訂訛正誤,尚有俟于后之君子。

時萬歷己丑仲冬之吉金溪后學龔廷賢書于恒我齋。

夫鑒以照物,妍媸見焉,其形可執(zhí)也。醫(yī),意也,宜不執(zhí)于形。而謂之醫(yī)鑒者何?以意為醫(yī),而以其精蘊形之記載,俾觀者因形會意,諸所疾癥脈方,于焉悉達,亦如鑒之照物,妍媸畢見焉。古謂醫(yī)為鑒也。

鑒,一也,醫(yī)猶夫鑒,亦一也。而謂之《古今醫(yī)鑒》者何?鑒有古今,醫(yī)仿諸家要訣,以為卷帙,亦有古今,故不徒曰醫(yī)鑒,而必以古今冠也。擬醫(yī)于鑒,其察癥照物,誠均毫發(fā)不爽也。而為之序者何?醫(yī)鑒既成,將梓而行世,是不容無序也。其鑒此古今醫(yī)者何?金溪云林龔子也。龔子少為儒,已以單子棄去,惟雅好醫(yī)病,世俗末學執(zhí)偏見而源本昧也。乃只其父西園君意,取黃帝《素問》、《靈樞》讀之,刻意研精,輒識真要。

凡運氣之標本,陰陽之升降變化,生死之由兆,既分焉晰矣。復發(fā)為論著,以釋群疑,而醫(yī)遂 然名吳楚間。

乃龔子以名吳楚為未足,由是游大梁,歷許昌,遂北如燕而售具術于公孫之前。如大學士中玄高公,大司寇三川劉公,咸雅重龔子,授之銜以示褒嘉。而龔子之名,復盛稱于燕、于梁許無休已時。久之并集周漢和、緩、淳于,下至金元劉,張,本朝朱、戴輩。諸方奇驗者, 括成帙,名曰《古今醫(yī)鑒》。以古今醫(yī)術盡于此,如懸鑒故也。先之論說以闡其理,既之門類以悉其端,終之旁行以廣其見。厘為八卷,要訣悉備,按法取用,厥驗如神。蓋真不刊書云∶凡醫(yī)家者流,究論說則其理名,觀門類則其端顯,窺旁引則其見周,文簡意博,一覽無遺。辟如既型之鑒,粉之玄錫,摩之白 ,而其體明也。譬玉榮石精,塵垢莫蝕,而須眉鬢毛,可得而察也。故謂醫(yī)為鑒可也。謂古今之醫(yī)為古今之鑒亦可也。而豈形跡之足拘哉。嗟龔子之心之仁,成是書而公于天下,又有大過人者。昔者長桑君以禁方傳越人,而戒以無泄,徒為越人傳,不欲為天下公,狹小之見,是反鑒索照者類也,而非所以語龔子也。莊子曰∶至人之用心也著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殆龔子公是書之謂乎。其父西園君,負才玄覽,為世儒醫(yī),嘉靖末受先少保公異知,嘗欲修此書,而其子云林竟成之。蓋世醫(yī)云∶余以知西園,故因知其子。于其請也,遂為之序。

鄢陵水山劉巡書。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30 09:34:07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温州市| 桑植县| 康马县| 周宁县| 榆中县| 收藏| 鸡泽县| 绵阳市| 改则县| 沙湾县| 新河县| 岱山县| 滨州市| 新沂市| 密山市| 泰来县| 莱西市| 禹州市| 凤山县| 洪雅县| 竹溪县| 封开县| 神农架林区| 将乐县| 扎赉特旗| 大安市| 海盐县| 泉州市| 工布江达县| 永修县| 新竹市| 商丘市| 宁河县| 鲁甸县| 舞钢市| 五寨县| 得荣县| 无锡市| 丹巴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