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痘疹(3)

  • 古今醫鑒
  • 龔信
  • 3717字
  • 2015-12-30 09:34:07

凡癢塌者,皆因血上行氣分,血味本咸,腌螫皮肉作癢,然氣愈虛,而癢愈甚,必氣陷而毒倒塌矣,以保元湯倍黃 而助表,少加芍藥以制血,其毒即止。

凡起脹時,中有痘大而黑者,名曰痘疔。失治則遍身皆變而死。若疔少根窠紅活者,可治,用根簪挑破疔口,吮去紫黑惡血,將四圣散點入瘡內,即變紅活,仍服涼血解毒藥一二帖。若疔多根血不活,背心前多者,不治。

凡有熱壅盛脹滿,便閉不可通利者,宜蜜皂丸導之。

自出痘至此六日,仍前紅紫滿頂者,不治;頭面雖腫,痘不起脹者,不治。

起脹三朝決生死例

一、痘三日之后,當逐漸起脹,若紅綻,頂肥滿光澤者,不必用藥,皆吉證也。

一、痘當起脹之時,根窠全然不起,頭面皮肉紅腫,瓠瓜之狀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遍身痘疔皆黑,其中有眼如針孔,紫黑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遍身痘陷伏不起者,腹中膨脹,不能飲食,氣促神昏者,決死;如六日內,痘尚紅紫滿頂者,即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腰腹或痛,遍身尚是紫點如蚊蟲咬,全不發換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黑陷悶亂,神氣昏懵者,決死。

起脹三朝方藥例

方內托散 治氣血虛損,或風邪穢毒沖觸,使瘡毒內陷,伏而不出,或出而不勻快,此藥活血勻氣,調胃補虛,內托瘡毒,使之盡出,易收易靨。

人參(二錢) 黃 (二錢) 當歸(二錢) 川芎(囗囗) 防風(一錢) 桔梗(一錢)白芷(一錢) 濃樸(姜汁炒,一錢) 甘草(生,一錢) 木香(三分) 肉桂(三分)上方于紅紫黑陷,屬熱毒者,去桂,加紫草、紅花、黃芩;若淡白灰黑陷伏,屬虛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當貫膿而不貫膿者,倍參、 、當歸,煎熟,入人乳,好酒溫服。泄瀉,加丁香、干姜、肉豆蔻。

木香散 性溫平,能和表里,通行津液,清上實下,扶陰助陽之藥,專治小兒痘瘡,膿脹渴瀉,其效如神。

木香 丁香 官桂 半夏(姜制) 陳皮 前胡 大腹皮 赤茯苓 人參 甘草(炙) 訶子肉(煨,去核,各三分)上銼,每三錢,生姜煎服,量兒大小加減。服藥后,忌蜜水。

異功散 治小兒痘瘡欲靨之際,頭溫足指冷,或腹脹泄瀉,口渴氣促,或身不熱,寒戰,悶亂不寧,臥則哽氣,煩渴切牙,急服此。切不可與蜜水、紅柿、西瓜、梨果食之。

人參 白術 陳皮 白茯苓 丁香 當歸 木香 濃樸(姜制) 官桂 大腹子(泡,去皮、臍) 半夏(姜炒) 肉豆蔻(面裹煨,槌去油,各三分)上銼,每三錢,生姜三片,棗一枚,水煎熱服。

固真湯 治小兒痘瘡虛瀉,神效。

黃 人參 甘草(炙) 陳皮 白術 木香 白芍(炒) 白茯苓訶子(煨,去核) 肉豆蔻(面裹煨,紙包,槌去油,各等分)上銼,粳米三十粒,水煎,溫服。

肉豆蔻丸 專治痘瘡,里虛泄瀉。

木香(二錢) 砂仁(二錢) 訶子肉(五錢) 肉豆蔻(煨,五錢) 白龍骨(五錢)枯白礬(七錢半) 赤石脂(七錢半)上為末,糕糊為丸,如黍米大。周歲兒,五十丸;三歲,百丸。溫米湯下。瀉甚者,異功散吞下,瀉止住服,不止多服。

無價散 治痘黑陷而焦。

人牙 貓牙 犬牙 豬牙上等分,各將炭火燒留煙,瓦碗蓋蔽,存性,為末。每五六歲,服三四分,好熱酒調下;癢塌寒戰,泄瀉者,煎異功散調下。若無貓牙,用人牙一味亦妙,但不如四牙全方。

人牙散 治痘瘡初起,光壯,忽然黑陷,心中煩躁,氣急喘滿,狂言妄語,如見鬼神,急宜治之,不然毒瓦斯入臟,必死。

人牙燒存性,為末,每一個作一服,酒調下。

獨圣散 治痘六七日陷而不發,及不貫膿,有瀉不宜服,陷入黑色,氣欲絕者,神效。

穿山甲(泡,洗,冷凈,用炭火拌炒,成珠焦黃為度)上為末,每服五分,或六七分,木香湯或紫草湯,入酒更妙,糯米清湯亦可。

秘傳復生散 治痘瘡黑陷不起發。

珍珠(一錢) 琥珀(一錢) 雄黃(一錢) 穿山甲(一錢) 朱砂(一錢) 兩頭尖(一錢) 香附子(一錢) 真蟾酥(五分)上先將蟾酥切片,以人乳汁浸少時,入眾藥搓勻。一歲兒服八厘,三二歲兒服一分二厘,用熟蜜水調下。

兔血丸 治痘瘡不起發。

十二月收下兔血 白雄烏雞血好朱砂 廣木香 小兒退下乳牙( 黃色) 雄黃上六味,各一錢,共為細末。每服五分,黃酒送下,汗出即起發。

歸茸酒 凡痘瘡已成,出齊而難脹,或已脹齊而難靨者,由內虛故耳,蓋痘既出,灰白色,及頂平不起,或陷伏者,氣血大虛也。嫩鹿茸酥炙,當歸身酒洗,每銼五錢,好酒煎,溫服。

無比散 治痘焦枯黑陷,極熱毒熾惡候。

牛黃(五錢) 片腦(五錢) 朱砂(三錢) 膩粉(五錢) 麝香(一錢)上為末,每五六七歲者,服五分,新汲井泉水調下,或加小豬尾血三五滴調下,尤妙。

人中黃散 治痘六七日不肥滿,及陷入,及不貫膿,服此神效,瀉亦無妨,解毒排膿。

人中黃,即糞缸內濃垢,采來,或成塊者,炭火中 過通紅,取出火毒,研細為末。每服一茶匙,酒調服,糯米清湯亦可。

秘方 治痘不起發。

雄黃(三錢) 天靈蓋(一兩,火 ,小兒者佳) 寒水石(八錢,火 )上為末,糯米濃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用熱酒化下,出汗即長效。

萬金散 治瘢瘡不出,黑陷至死者。

人貓豬犬臘辰燒,少許微將蜜水調,百者救生無一死,黃金萬錠也難消。

上將四物糞,于臘日早晨,日未初時,貯于銀鍋內,炭火 ,令煙盡,白色為度。但是瘡發不快,倒靨黑陷者,及一切惡瘡,每用一字,蜜水調服,其效如神。

蜜皂丸蜜皂專醫糞不通,發狂譫語小便紅,煉蜜微和牙皂末,捻梃令安谷道中。

上用蜜二三兩,熬如飴,加皂角末二錢,攪勻,捻作梃子三四條,將一條納谷道中,如不通,再易一條,必通矣。自出痘至收靨時,理不宜下者,用此導之。若既靨之后,有前證者,又當下也。

四圣丹 治痘瘡,中有長大紫黑者,為疔毒,把住痘不起發,急用銀簪挑破, 入此丹。

珍珠(三五粒,鐵器土爆微黃色) 豌豆(四十九粒,燒灰存性) 頭發(燒灰存性,不拘多少)上為細末,用擦面油胭脂調成膏子,將兒在溫燠處安存,忌風寒穢氣。先用簪尖平撥開疔,將藥入疔內,即變紅色,全瘡皆起,但挑破出黑血,或用棉裹指掏去黑血,即愈,蓋疔破而毒瓦斯得散也。

國老散 治痘瘡、瘢瘡、疔腫、癰疽、諸般惡毒,及中砒毒,用毒傷寒發狂言,并治。

五月初四日,預選大甘草不拘多少,研細末,卻用大竹一段,兩頭留節,鉆一頭作小孔,裝入甘草末于內,其孔用木塞固,勿令泄氣,用繩縛竹,候至端午日,置糞缸中以磚墜竹至底,四十九日,取出長流水洗凈候干,取藥曬燥,再研細,貯瓷器內。如遇小兒出痘見苗,每服一錢,淡砂糖湯調服,及諸般惡毒,并用砂糖湯調服,大能解毒,神效。

祛毒散 治痘瘡作毒,發癰疽。

豬苓 澤瀉 白術 赤茯苓 官桂 防風 羌活 牛蒡子(炒) 黃連 柴胡 甘草(各等分)上銼,生姜、燈草、薄荷,水煎服。

貫膿三朝證治類

凡痘七八九日,漸貫膿,膿水之盈虛,視血氣之盛衰也,故須調和脾胃,滋補血氣,令易膿,易靨。

夫出痘歷七日當貫膿,八日九日肥滿光澤,蒼蠟色,如果黃熟者,不須服藥,貫膿三日,有他證,照后論治。

七日前后,見五陷者,氣不足也,血不足不能收血,而毒不能成漿,蓋氣不盛毒故也,以保元湯加川芎、官桂、糯米溫胃助氣。

七日前后,倒陷者,氣血衰也,以保元湯加白術、茯苓、肉豆蔻。渴,以參苓白術散主之。

七日前后,見寒戰者,表虛也;切牙者,內虛也。七日后,見寒戰者,氣虛也;切牙者,血虛也。氣虛以保元湯加桂以溫陽;血虛加川芎、當歸以益陰分。

凡痘瘡七八日不貫膿,灰白陷頂,寒戰切牙,腹脹口渴。渴非因熱,津液少也。內托散倍加丁、桂、參、 。腹痛加丁香、干姜;瀉,以木香散下豆蔻丸。

凡痘當貫膿之時,雖若起脹,而中空干燥并無膿血者,死。若略有清水,或根窠起脹,血紅而活,猶有生意者,內托散倍加參、 、歸,又將人乳、好酒各半盞,和入溫服,此貫膿之巧法也。

凡貫膿肥滿,庶易結靨,若痘雖脹滿,光澤可觀,然摸過軟而皮皺者,雖有膿,不甚滿足,后必不能收靨,或痘皆貫膿,中間幾顆不貫者,終變虛寒癢塌之證,宜內托散倍加補血氣排膿之藥。

凡痘陷無膿,雖因服內托藥而暫起,不久又陷者,貫膿不滿故也,宜內托散倍參、 、歸、人乳、好酒之類。蓋貫膿既滿,必無陷伏之患矣。

凡因虛發癢,遍身抓破,膿血淋漓,不能坐臥者,宜內托散去桂,倍白芷止癢,當歸和血,木香調氣,氣行血運,其癢自止,外用敗草散敷之,庶免破處感風變證,以致上痰咳嗽聲啞。若變遍身抓破,并無膿血清水,皮白干如豆殼者,死。

凡穢氣沖觸,發癢抓破者,宜內托散照前加減,外用祛穢散焚熏。如黑陷不起,煎內托散調下無價散服之。

此當八九日貫膿之時,最不宜寒藥解毒,以傷脾胃,凝氣血不能貫膿,尤忌食魚以助痰氣。

貫膿三朝決生死例

一、痘當起脹三日之后,根窠紅潤,貫膿充滿,如黃蠟色,二便如常,飲食不減,吉候也,不必下藥;如紅紫黑色,外剝聲啞者,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純是清水,皮白如薄,與水泡相似,三四日遍身抓破而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痘中干枯,全無血水,此名空瘡痘,決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吐痢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痘爛無膿者,決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二便不通,目閉聲啞,腹中脹滿,肌肉黑者,死。

收靨三朝證治例

凡痘十日,十一二日,痘漸收靨,自上而下為順,自下而上為逆,其遍身皆靨,雖數顆不靨,尚能殺人,猶蛇蛻皮,雖一節被傷,不能退者,是亦死也。

夫出痘十一二日,從口唇頭面逐漸收靨至足者,不須服藥,若有他證,然后論治。

凡痘當靨不靨,泄瀉寒戰,切牙抓破,此虛寒者,服異功散;觸穢冒寒,黑陷不靨,煎異功散調下無價散。外癢者,外用去穢散熏之。

凡過服熱藥,以致熱毒猖狂,氣血彌盛,痘爛不靨者,內服小柴胡湯、豬尾膏解之,外用敗草散敷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通山县| 股票| 襄垣县| 遵义县| 巴林左旗| 渭南市| 邮箱| 武穴市| 万全县| 阳江市| 阿瓦提县| 象山县| 文山县| 汕头市| 苗栗县| 通化县| 德州市| 吴堡县| 道孚县| 河津市| 凉城县| 镇沅| 达州市| 内黄县| 通州区| 黄冈市| 健康| 申扎县| 仁怀市| 勃利县| 西贡区| 额尔古纳市| 周宁县| 栾川县| 乃东县| 丹阳市| 迁安市| 库车县| 祁东县|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