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 古今醫(yī)鑒
  • 龔信
  • 2660字
  • 2015-12-30 09:34:07

當(dāng)歸梢(一錢) 防風(fēng)(三錢) 羌活(一兩) 大黃(一兩,濕紙裹煨) 皂角仁(燒存性,一兩半) 桃仁(一兩) 仁火麻(二兩半,研)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白湯下,二三服后,須以蘇子麻仁粥每日早晚服之,二味不拘多少,研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能順氣滑大便。

治大便不通神方(方外異人傳)〔批〕(按此方治閉結(jié)下取之劑)皮硝(一撮,水化) 香油(一盞) 皂角末(少許)用竹管,一頭套入谷道中,一頭以豬尿胞,將三味入內(nèi),放竹管里,用手著力一捻,藥入即通。

顛倒散(周芑崖方) 治臟腑實熱,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

大黃(三錢) 滑石(三錢) 皂角(三錢)如大便不通,加大黃三錢。如小便不通,加滑石三錢。如大小便俱不通,大黃、滑石各加三錢,為末,空心溫酒調(diào)下。

倒換散 治大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大黃一兩,杏仁三錢。小便不通,大黃三錢,杏仁一兩,水煎服。

治大小便不通(按此方治大小便不通之劑)六七月間,尋牛糞中有大蜣螂,不拘多少,用線串起,陰干收貯,用時取一個要全者,放凈磚上,四面以灰火烘干,以刀從腰切斷。如大便閉,用上半截;小便閉,用下半截,各為末,新汲水調(diào)服。二便俱閉,則全用之。

痔漏

脈沉小實者易治,浮洪而軟弱者難治。

病夫痔漏者,肛門邊內(nèi)外有瘡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潰而出膿血、黃水,浸淫淋瀝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風(fēng)、熱、濕、燥合而致之。其狀有五∶曰牡,曰牝,曰脈,曰血,曰腸痔是也。又有酒痔、氣痔、蟲痔、翻花痔、螻蛄痔。古方分為二十四種,名狀不同,究其所因,亦不過久嗜辛熱炙爆新酒,及房欲憂思,蘊積熱毒,憤郁之氣所成也。或藏于肛門之內(nèi),或突出肛門之外。蘊積深者,其狀大;蘊毒淺者,其狀小。大如雞冠、蓮花、核桃之狀,小如牛奶、雞心、櫻桃之形?;蛄髂撍?,或出鮮血,有妨行坐,痛苦無任,久而不愈,則成漏矣。

治治宜祛風(fēng)除濕,清熱解毒,斯得痔漏之要者也。

二十四癥痔歌 痔癥分三八,憑君仔細(xì)看。莫交年月久,見者膽心寒。菱角看形怪,蓮花不可觀,穿腸并鼠奶,酒色兩相干。莫 翻花怨,蜂窠亦不寬。雌雄同氣血,子母及腸盤。玄珠尤可怪,勾腸痛苦鉆。核桃與流氣,見者便心酸。栗子于中大,雞心在外安,珊瑚形可惡,那更脫肛難。內(nèi)痔紅不出,搭腸里內(nèi)盤。

垂珠更難治,日久有雞冠。切莫輕刀火,令君性命殘,用功無半月,去病更除根。

方秦艽蒼術(shù)湯 治痔病若破,為之漏疾,大便閉澀,必作大痛,皆由風(fēng)熱所乘,食飽不通,氣逼大腸而作也。受病者、燥氣也;為病者,胃濕也。胃刑大腸則化,燥火以乘燥熱之,實勝風(fēng)附熱而來,是濕、熱、風(fēng)、燥四氣而合。故大腸頭成塊者,濕也;大痛者,風(fēng)也。若大便燥結(jié)者,主病兼受火斜,熱結(jié)不通也。

秦艽(去蘆,一錢) 桃仁(去皮,研,一錢) 蒼術(shù)(米泔浸,七分) 皂角仁(燒存性,一錢) 防風(fēng)(七分) 黃柏(酒浸,五分) 當(dāng)歸梢(五分) 澤瀉(五分) 檳榔(二分)大黃(二分,不可多用)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若久漏加鹿茸一錢,海藻一錢,甘草五分。服藥日忌生冷硬物及酒濕面,大料物干姜之類,犯之,則藥不效矣。

秘方 治痔瘡坐臥不得,諸藥不效,惟此藥妙,發(fā)時一點即好。

用大田螺八、九個,針破頂蓋,入白礬末少許,置地上,尖底埋土中,其頂蓋仰天,經(jīng)一宿,次日取蓋上水,水汁以雞翎搽瘡上,五七次止痛即消。

治痔瘡(秘方)用半新馬桶一個,入新磚一個,放桶底上,再用新磚一個燒紅,于磚上,上用全蝎兩三枚,燒煙,患人坐桶上熏之,不二三次即愈。

治痔瘡(劉夷門傳)用大雄雞一只,置地板上,卻不與食吃,伺饑甚卻,移于凈地上,用豬胰子四兩,銼碎,旋喂雞令其撒糞,旋收之,如此兩三日,候雞糞積至四兩,曬干入后藥。

明礬(四兩) 膽礬(五錢) 葉子雌黃(六錢) 雄黃(一錢) 樸硝(一兩)上各為細(xì)末,或砂鍋,或銀鍋,雖完大者,先將雞糞一兩鋪在鍋底,次以膽礬,次以雌黃,然后盡下白礬在內(nèi),再以雞糞蓋在上面,用新碗蓋鍋頂,簇炭火 青,煙盡為度,放冷取出,細(xì)研,入乳香、沒藥各五錢,同研極細(xì),入盒內(nèi)收之。每用時,令患人縮一腳,用藥少許,以津唾吐在手心中調(diào)勻,以新筆蘸藥敷之,一日三五次,一夜兩三次,先用溫湯洗凈,軟綿挹干,方可敷藥,敷后有黃水,淋瀝不止最妙,三二日痔干枯剝落,倘硬,煎湯頻洗,忌毒物、酒色,效。

神繭散(古方) 治諸痔有神效。

蠶繭內(nèi),入男子指甲,以滿為度,外面用童子發(fā)縛裹,燒存性,蜜調(diào)敷之,仍于臘月八日,取黑牛膽,入槐角子,以滿為度,百日開用,空心酒吞十余粒,極妙。

五九散(徽王方) 治痔漏如神。

白牽牛(頭末,一兩) 大黃(一兩) 五倍子(一兩) 干蓮蕊(一兩) 礬紅(五錢,以皂角煉紅) 黃連(三錢) 當(dāng)歸(五錢) 沒藥(一錢) 乳香(一錢,竹葉焙干)上共為末。初服五分,二服六分,三服七分,四服八分,五服九分為止,每日清晨,用牙豬肉湯半碗,加無灰酒一小鐘調(diào)下,忌豬腸、肚,驢肉,燒酒。

三八全應(yīng)丸(張明山方) 瘡漏效驗。

刺 皮(一個,連刺,酒浸曬干) 當(dāng)歸(酒洗,二兩) 槐角(酒浸,炒,二兩)黃連(酒炒,二兩) 地骨皮(酒炒干,二兩) 甘草(蜜炙,二兩) 乳香(二錢) 核桃(十八個,內(nèi)取隔三十六片)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白湯或酒,早晚二服,一月后平復(fù)。

地干丸(古方) 治痔漏通用。

槐角(二兩,涼血) 當(dāng)歸身(一兩) 黃 (一兩) 生地黃(二兩,生血) 川芎(五錢) 阿臍(五錢,以上皆補(bǔ)虛) 黃連(一兩,瀉火) 連翹(一兩,瀉經(jīng)脈中火) 黃芩(一兩,瀉大腸火) 枳殼(一兩,寬腸) 秦艽(一兩,去大腸風(fēng)) 防風(fēng)(一兩) 地榆(一兩,涼血) 升麻(一兩,散火) 白芷(五錢,引諸藥入大腸)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加至七八十丸,空心米湯下,或酒任下。

秘方 治痔漏。

用蜜半盞,煉成絲,用雄膽一分,入蜜內(nèi)再煉,入水成珠不散,將豬綜綿裹拈,成拈,將蜜搽在拈上,乃用真冰片、熊膽各半分,研細(xì)搽在拈上,插入漏眼內(nèi)底,至盡頭則止。如眼多,醫(yī)好一個,不可一起上拈。如外皮肉潰爛,用黃蠟、黃丹、麻油煎膏,貼瘡上,縛緊一七見效。如外肉效遲,恐瘡久受風(fēng)濕,用五倍子,花椒煎水洗,每一眼用拈三根,至夜換。

治痔瘡方(周雙橋傳)用鱉魚一個,放在壇內(nèi),入麝香一二分于內(nèi),燒滾水傾入壇內(nèi),泡鱉,令患人將大便坐于壇口上,熱氣熏蒸良久,將水洗痔,不記遍數(shù),卻將鱉頭燒灰摻上,再將鱉肉作羹食之,神效。

治痔瘡方刺 皮 雄黃 北艾上為末,每作核桃大炷子,用竹筒如小酒杯一杯大,長尺余,一頭留節(jié),鉆一竅裝入于內(nèi),燒煙令竅透瘡口熏之,久則癢不可當(dāng),稍歇再熏。

洗痔漏(陳教諭傳)花椒 艾葉 蔥頭 五倍子 皮硝 馬齒菜 茄根上為散,水煎,先熏后洗,當(dāng)時痛止,指日可愈。

追風(fēng)補(bǔ)腎十漏十金丹 治漏,庚申甲子成除日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瑞金市| 长兴县| 互助| 湖口县| 台南县| 河北省| 新密市| 米泉市| 东乌珠穆沁旗| 西吉县| 济宁市| 丹凤县| 景宁| 盱眙县| 平顶山市| 交城县| 浠水县| 营山县| 上饶市| 英山县| 临夏市| 弥渡县| 乌鲁木齐市| 隆安县| 闽清县| 怀来县| 玉门市| 来宾市| 洪洞县| 图木舒克市| 常宁市| 阳春市| 壶关县| 新宁县| 凯里市| 饶河县| 南充市| 东辽县| 遂平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