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越王出東海
紅日高懸,陣陣海風吹的岸上旌旗獵獵,金烏鸞鳥乘風而起,三山五岳隱現其間。
在這諸多壯麗旗幟中,一艘艘大船在東北風的裹挾下倉皇南去。
不得不倉皇,畢竟原行在—臨安城于不久前陷落,舉境震動。
據說是南門有將反叛,元軍一擁而入,越王親自沖殺才突圍成功。
對此,有些大臣并不承認,咬定無人謀反,越王是從容撤退的。
可若真是如此,越王至今的腿傷又如何解釋?
眾說紛紜下,越王被安排了新的職位—呂宋經略安撫使,權地方軍政大權。
于是乎,越王趙由航受命出海,天子親自為之送行。
臨行之際,趙由航拱手諫言道:
“官家,神州殘缺,難以抵抗偽元大軍,臣請官家移駕海上,與臣一同暫避呂宋。”
愛臣提議,又是救亡之策,按理來講已無路可退的天子應當同意。
但他依舊目視前方不曾答應,只是暗暗摩擦起了右手的扳指,良久后才開口道:
“忽必烈志在四海,容不得天下還有第二個天子,我若逃到呂宋,其必以搜山檢海之勢下南洋追來。”
“呂宋不過一島,開墾不過五年,何以抵抗偽元大軍?”
趙由航啞然,若是高宗趙構在此,肯定踏著海船就跑了,還生怕風勁不夠大。
但眼前這個看不透的身影卻不會這樣,他已經扛著大宋在蒙古鐵蹄下堅持了二十余年,也愿為其死。
時間點點滴滴過去,最后一批海船出發在即,天子依舊沒有登船的意思。
趙由航不能缺席,只好準備離開,一瘸一拐的向后退去。
天子趙禥卻在此時轉過身來,并看向趙由航。
趙由航趕忙低頭,詢問官家有何吩咐。
“今日一別,你我君臣恐再也不得相見,就沒有什么話想和朕說嗎?”趙禥冷不丁的問道。
趙由航神色一頓,俯首道:“若事不可為,官家可南下,只是秋季海上多大風,官家勿于那時……。”
“朕不想聽你這些。”
還沒等趙由航講完,天子趙禥就將其打斷:“朕絕不南渡以誤呂宋!”
話落,天子趙禥表現出了少有的煩躁,目光在遠方的殿前侍衛和諸位大臣中飄來飄去。
“此地只有你我二人,又是最后一面,就真沒什么話要說?”
趙由航被天子問的有些莫名其妙,回顧這幾日和天子的獨處時光,自己想說的早已說完。
于是趙由航有些無奈的回道:“臣已無話,若有疏漏,還請官家明示。”
趙禥凝視了他許久,微微下墜的眼瞼使雙眸露不出半分眼白,顯得目光有些深邃。
許久之后,天子趙禥才再度開口。
結果這一開口,卻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如果我未猜錯,你和我一樣,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對吧?”
趙由航聞言心中猛的一抽,骨頭連著腦子都縮緊了一瞬,體會了一把靈魂出竅的感覺。
這可以說是他最大的秘密,而且這份秘密就是為天子趙禥而藏的。
自他來到這世間后,就發現那原本呆傻的宋度宗竟成了中興之主。
位居太子時便積攢實力,一登基就以雷霆手段將權臣賈似道罷相。
隨后火速提拔了一批有才之人,一掃宋庭頹勢。
除此之外,他還偶有奇思妙想,比如廣泛種植大蒜,再簡單蒸餾,哪位大臣生病了就送一瓶過去等等。
有什么比穿越更震撼人心的呢?
當然有,那就是天子也是個穿越者。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能容他人酣睡,趙由航從此就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土生土長的大宋人。
但隨后,那縱橫歐亞的蒙古鐵騎南下了,他發現以天子之能都扛不住。
鑒于不想做亡國奴,他鼓著膽子,于五年前提出了開發呂宋的想法。
雖然這主意天馬行空,但形勢危急下,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亂說幾句也可以理解,更何況天子還同意了。
趙由航想不通,除了這個提議外他處處小心,不應該會被發現啊。
電光火石間,趙由航思索了許多,但出口時卻變了個模樣:
“臣是咸淳四年生人,是陛下一朝、同一時代的子民,臣愚鈍,不懂官家圣言何意。”
趙由航整體語調上揚,言語中透漏出一絲不解。
天子趙禥盯了他許久,隨后望向天空環視半圈,長長嘆了口氣。
良久后趙禥目光方才回視,原本微墜的眼瞼更加低落。
隨后他伸手向懷中掏去,取出一沓宣紙遞給趙由航。
趙由航趕忙雙手捧來,隨后聽到了天子的耳語:
“自十年前你病倒在宗正寺時,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了。”
“那時候,我想殺你。”
趙由航渾身一顫,氣血上涌,臉色瞬間漲紅。
十年前,那正是自己剛來此地之時,發著高燒還聽不懂古漢語。
難道是高燒昏迷的時候,無意識的說了胡話?
趙由航還來不及深思,天子的話語接二連三的遞了過來:
“我想殺你,想了兩年,到第三年,襄陽城破了。”
“自那之后我開始培養你,但又防著你,這期間用了三年。”
“到了第五年,江陵城與揚州全境丟了。”
“哪怕我日夜操勞到精神恍惚,哪怕周圍全是名垂青史的文臣武將,可那元軍就是難以抵抗。”
“我累了。”
趙禥有些茫然的看向港口,沉默了許久,任由海風吹過官袍。
“我本就不是什么帝王,沒那么大的毅力與決心。”
“我開始授權于你,并期待著你能給我整出什么花樣來。”
“哪怕最后的結果是被架空,是逼宮,至少也能卸掉我肩上的重擔。”
“但希望總是落空。”
“等到了呂宋,莫要再藏拙了。”
趙由航不敢言語,大腦飛速運轉,全身經絡同時下意識的繃緊著。
他在提防著趙禥,俯首的同時緊盯著天子的雙手。
天家無情,他擔心這位看不透的官家嘴上寬恕,心里卻起了殺心。
但趙禥并沒有招呼殿前兵馬司前來誅殺他,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后徑直將其掠過。
趙禥走向文武大臣之中,再也沒有回頭。
趙由航良久后方才反應過來,回首望去,只見烏泱泱一片人群的背影。
那金烏鸞鳥、三山五岳均化作旌旗,飄蕩在他們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