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有人主之姿
- 帶著海宋返中原
- 墨文軒閣
- 2025字
- 2024-11-19 20:39:38
趙禥察覺到了身后人的異樣,但沒有多說什么。
喘息幾口,待平穩了氣息后吩咐道:“召左右丞相陳宜中、陸秀夫及張世杰他們前來。”
內侍連忙去叫人,好在這些人等就在其他小地宮內,官家有詔能很快趕到。
第一位趕到御前的是個黝黑漢子,名張世杰,和李璮一樣是位金朝漢人,曾為蒙古效力。
幽默的是,他曾經效力的那位將軍,正是此刻攻城正歡的元朝大將張弘范。
“官家,”張世杰微微躬身一進來便請戰道:“國事危急,請允許臣披甲上陣,與敵廝殺。”
趙禥搖了搖頭,張世杰的軍事能力他是清楚的,步戰二流,水戰三流,絕非伯顏之敵。
眼下城中還有老將李庭芝,大將李璮、劉整、及猛將邊居誼、張順等人,還輪不到他上場。
“那官家叫臣前來……是為何事?”張世杰有些疑惑。
趙禥舉起手中宣紙道:“明方來信,我想著轉譯一番,交給你們看看。”
“官家辛苦。”張世杰點頭應下。
他知道越王與官家間會以一種抽象的符號代替文字,以起到加密的效果這世間只有他們二人能看懂。
內侍趕忙將筆墨遞了上去,趙禥伏案轉寫,這期間其余兩位大臣也均已趕到。
一刻鐘后,趙禥收筆,宣紙被順著遞了下去。
陸秀夫作為右相,第一個捧來讀起,發現前半截寫的是些瑣事。
什么最近育種的豌豆苗收了一批,造槍的彈簧片有了進展,織布用的飛梭與軋棉機被造了出來。
重新丈量土地一事推行的不錯,并未出現巨型地主,均田制多少約束了土地兼并。
言語用詞白話,仿佛村口老大爺聊天,在交流今年的田野收成。
陸秀夫看的有些煩躁。
這都什么時候了,元朝的回回炮已經砸到官家頭上了,呂宋那邊的越王還在歲月靜好。
正當陸秀夫準備草草看過時,結尾處話鋒陡然一轉。
“呂宋近況如此,還望官家知曉。”
“另外雨季將至,海上將有臺風,官家若再不來呂宋,恐怕就永無機會了。”
陸秀夫面色一沉,將書信遞給了下一人,待全部傳閱完畢后,眾皆神色嚴肅。
越王所言不假,出海若不想出事,冬春最為穩妥,如今春季剛過,是出海的最后機會。
因為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宋庭很難撐過今年冬天了。
偌大的神州大地上,宋庭只剩泉州與廣州兩座大城,還皆被圍攻。
“陛下,越王在信中所言甚是,還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念,速速移駕呂宋。”
陸秀夫率先起身說道,其余人等也紛紛附和。
“這些話朕聽的耳朵已經繭了,朕不是讓你們看這些。”趙禥指著書信道:
“我是想著讓你們看看,這明方是否有人主之姿?”
趙禥話落,陳宜中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陛下……在說什么?”
一瞬間,陳宜中想到了兩種可能。
一種是越王功高震主,官家已然容不下他。一種是越王簡在帝心,官家想把皇位傳給他。
但官家為何問他們呢?
有可能是在試探他們的態度,從而決定要如何安排他們,也可能是純粹的相商。
陳宜中思維無限發散,不敢應答,陸秀夫則沉穩的反問了回去:“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趙禥背靠在龍椅之上,眼神微瞇:“不過是為大宋尋下一位皇帝罷了……”
三人啞然,不敢接話,趙禥繼續道:“孤的太子早亡,其余皇子又不成器,倒是越王可稱為文武齊全。”
“自其入呂宋后,文治上張馳有度、順利推行新政,武功上發明火器、以一千軍滅一國。”
“若有此人繼承帝位,大宋社稷哪怕暫時孤懸海外,朕覺得亦能有希望。”
張世杰張了張嘴,以他的想法,如今形勢都已然如此了,這大宋皇帝也得是有能者居之。
至于血脈,能對上就行,反正大宋皇位也經常在各支里換來換去的。
但當他迎上趙禥那雙微瞇不漏眼白的雙眸時,心里又打起了退堂鼓。
官家雖老、語氣也軟,但這威嚴仍在,他一降臣還是少說些為妙。
見無人敢支持,但也并未有人反對后,趙禥繼續說了下去:
“明方乃太祖四子血脈,與孝宗寧宗等同出一支,如今繼承帝位也在法理之中。”
“諸位若無意見,朕就著擬詔書了。”
三人對視一眼,其實自官家一路提拔越王,并遲遲不立太子時,朝堂中便有人猜測官家想要傳位于他。
只不過這種事情大家只在暗處說,無人敢挑明罷了。
所以如今三人雖驚訝,但也不至于手足無措。
思慮片刻后,陸秀夫率先首肯,陳宜中瞎想了一陣也跟了出去。
至于張世杰,他的意見實際并不重要,大宋什么時候輪到武將治國了,更何況一降將。
甚至兩相都不知道為何官家在叫自己的同時,會召這號人物。
張世杰也知曉自己的地位尷尬,連忙跟著兩位相公點了頭。
“如此甚好,”趙禥見狀松了一口氣道:“我著即修密詔一封,三位幫我帶至呂宋,告知趙由航此消息。”
聞言,陸秀夫三人吃驚道:“官家這是何意?莫非您不坐船南渡?”
趙禥緩慢的點點頭:“我即位以來,雖屢戰屢敗,但亦勤勤懇懇,故受元庭忌憚。”
“我若去了呂宋,元軍必不甘心,那大宋的最后一點社稷也難以保住,故不能前往。”
“若元軍追來,我愿為陛下斷后!”張世杰騰的一聲喊道。
趙禥看了他一眼,嘆了口氣:“你攔不住的。”
張世杰不管此言,繼續為自己擔保,兩相也紛紛勸了起來,地宮內一時間嘈雜起來。
趙禥眉間微微隆起,他今年四十八歲,身體已不再年輕,這聒噪聲吵的他有些頭疼。
內侍注意到了官家的異樣,上前為其輕輕捏起了肩頭,并眼神示意其余內侍上前勸住諸位大臣。
爭吵聲這才停歇,趙禥冷冷的掃過他們道:“此事朕意已決,勿要再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