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登岸許可證
- 帶著海宋返中原
- 墨文軒閣
- 2096字
- 2024-10-25 13:22:39
田連阡陌、盡頭難忘,藍天如洗下水稻閃爍著青翠的光澤。
那北方的寒氣侵擾不到這里的良田,更阻擋不了驢車在其間奔馳。
“大王,前方就是我族落了,不過如今早已編戶齊民,改為村鎮。”行將歸鄉,言川話多了不少:
“下官在那還發現了一座小礦山,帶他們鑄鐵為犁。
除此之外,還教會了他們大宋語言,時至境遷,如今部眾就連禮儀、文字都略知一二。”
趙由航點頭稱贊,心中倒是涌現出一些想法:“其他部落也有這樣,直接歸順受教化的嗎。”
言川嘿嘿一笑道:“很少不過也有,隔壁縣還有一伙人,自稱是太宗時代南渡定居的漢人,就是不知真假。”
“大部分部落還是不識天威,被大軍攻伐了的,咱也沒欺負他們,只誅殺了首領與作亂者,剩下的編為雇傭婢仆。”
趙由航眉間一跳,都收為婢仆了還算沒欺負,我大宋民風什么時候這么彪悍了。
也許是看出了越王的小心思,言川趕忙補充道:
“這里部落間都是如此,相互攻伐,勝者將敗者編為奴,隨意打殺,比婢仆還慘,故此行沒有太大阻力。
“當然也有不少跑到山里為盜,或南邊呂宋王國的就是了。”
趙由航沉思了起來,他看過戶冊,目前呂宋島有宋民三十八萬,原部落婢仆兩萬。
人數不多,思想也淺,過個一兩代還是能同化的。
再者宋朝無奴籍,雖然婢仆翻身依舊很難,但配上他未來計劃的改革,總歸有點翻身平民,正式融入大宋的希望。
但南邊呂宋王國就不好如此了,此地成國幾十年,民有十萬之眾,已有了初步的封建思想。
“大王是在憂慮部落的教化問題嗎?”言川見越王思慮良久,壯著膽子問道。
趙由航沒想到這小子這么機靈,瞥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言川暗中舒了一口氣,繼續鼓著胸脯道:“下官覺得此事不難,但也急不得,當初周王分封時,南楚吳越皆蠻夷。”
“可現今南方亦沐王化,我呂宋有三十八萬之眾,以大王之才頻加教化,定能使我朝在海外再添一洲。”
聞言,趙由航對言川興趣更甚:“你讀過書?”
言川有些不好意思道:“幼時候家父曾盼我科舉中士,買過一些書,不過我偏愛讀歷史,不喜閱經書。”
趙由航呵呵一笑,他要的就是這種人才。
“如此也不錯,等歸府后我有意將你調入帥司做事,不知你可愿意?。”
言川大喜過望自然聽從,駕驢車都比以前有勁了。
眾人走走停停,趙由航不時停下來就地探查,或問農或自己研究。
在徹底天黑前,眾人終于趕到了言川所在村落前。
“吁—”
言川拉停驢車,看著村口旁的一片布旗,臉色掛了些難掩之色。
“大……大王,要不咱今晚去隔壁村休息吧。”
“怎么了?”趙由航皺眉問道。
言川咽了口唾沫,正想著要如何解釋時,暗淡的月色下蹦出幾個壯漢。
親衛們下意識的就要抽刀,被趙由航伸手制止。
壯漢有些警惕的遠遠眺望道:“拉這么多車,還披甲,你們是來干什么的?”
趙由航瞥了眼一臉苦相的言川,知道這些人肯定不是本地村民,應當是什么隱秘之人。
于是趙由航慢悠悠的接話道:“自然是來找你們,看看能不能做些買賣來的。”
話落,他期待的壯漢們哄然大笑,然后講出什么秘密之事并沒有發生。
他們反而騷動不已,有人來回往返,雖然夜深看不清神色,但從腳步聲都能聽出緊張感。
趙由航微微皺眉,這是說錯話了沒對上,他們要溜?
眼見要出騷亂,言川知道自己不能再裝不知道了,當即呼道:
“言川在此,黎德莫慌,今日越王巡視,我帶大王回村暫歇,不知你等在此,并無他意。”
聽到言川還和這群壯漢相識,親衛長尹玉連忙上前,將其與趙由航隔開。
隨后眾親衛也紛紛腰刀出鞘,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畢竟他們不知道這言川是真的在安撫他這些壯漢,還是在對暗號。
“官兵拔刀了,風緊扯呼!”壯漢們在驚呼中轟然而散。
“說說吧,怎么回事?”月色清輝之下,趙由航右手撫刀,冷冷的看向言川。
言川冷汗連連,他高估了越王親衛對自己的信任度,間接使得壯漢受激。
不過后悔已經晚了,言川只好解釋道:“大王,他們……原是海寇,后受……詔安,想來是在此借宿。”
“既是詔安入水師,怎還能隨意走動,見到官兵還帶跑的?”趙由航有些不解的問道。
當地水軍糜爛成這樣了嗎?
“額……”言川感覺自己頭都大了,越王竟然不知道這件事。
“大王,其實他們并未入水師,朝廷仍賜他們行掠之權。”言川小心翼翼的說道:
“不過不許針對我朝商船,只許劫掠敵國商隊,且按所獲比例交稅……朝廷相應的不再通緝他們,賜登岸憑由。”
趙由航聽了后仿佛發現什么新大陸一般,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私掠許可證嗎,所謂后世的“皇家海盜”。
英國就是靠這個迅速斂財,并拉平和西班牙海軍之間差距。
好處如此,壞處當然也有。除了會帶來腐敗,影響軍紀外,劫掠再怎么粉飾也是搶劫行為,不過危機時刻確實好用。
“這是……何人推行的,官員們不鬧嗎?”
雖然趙由航心里曉得,這必是官家趙禥的想法,但天家威嚴,肯定不能這么干,必有人代勞。
“額……下官不清楚,但這批詔安水師,是倉司大人一并帶來的。
“倉司大人說,他們乃是被逼落草,劫掠時從不殺人,主將黎德亦有報國之心,這一點黎德的縣令亦能作證。”
“士大夫雖有不滿,但國家用人之際,他們又確實不犯百姓,還能緩解財政緊張,也就默許了。”
趙由航松了口氣,雖然他也知道私掠許可證的強大,但他不想讓水軍乃至一國都染上強盜氣息。
好在如今這個頭開的還算可以接受,只要嚴控且不擾民,戰時用用還可以接受。
畢竟北方那個元朝太龐大了,得用起一切辦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