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斯賓諾莎哲學研究
最新章節:
注釋
本書是作者研究斯賓諾莎哲學三十余年的嘔心瀝血之作。共分四編。第一編“緒論”詳盡介紹了斯賓諾莎哲學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科技條件和思想淵源,全面考證了斯賓諾莎所有著作的寫作年代和主要內容,論述了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形成,澄清了西方哲學史上某些哲學家對斯賓諾莎思想的誤解、歪曲和夸大。第2編“自然系統”是對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系統研究和宏觀把握,詳細論證了斯賓諾莎的神即自然、自然即實體的一元論本體論。第3編“認識系統”通過對斯賓諾莎認識論的闡述,指出它是自成系統的認識論唯理論,同時也指出其內在矛盾和混亂之處。第4編“倫理系統”把斯賓諾莎哲學體系的歸宿——倫理學作為討論的主題,指出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就是至善,愛神就是追求至善,提示了斯賓諾莎無神論的泛神論的真實面目,從而駁斥了把斯賓諾莎看做宗教家的錯誤觀點。
目錄(12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自序
- 第一編 緒 論
- 第一章 斯賓諾莎的時代
- 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和聯省政治
- 經濟繁榮、科學和藝術的黃金時代
- 教派林立和宗教紛爭
- 第二章 斯賓諾莎的生平
- “希伯來之光”(1632—1645)
- 新世界漫游(1645—1654)
- 被猶太教放逐(1654—1656)
- 精神與世俗的沖突(1656—1660)
- 萊茵斯堡時期(1660—1663)
- 伏爾堡時期(1663—1670)
- 海牙時期(1670—1677)
- 第三章 斯賓諾莎著作考釋
- 《神、人及其幸福簡論》
- 《知性改進論》
- 《笛卡爾哲學原理附形而上學思想》
- 《神學政治論》
- 《倫理學》
- 《希伯來簡明語法》
- 《政治論》
- 《論虹的代數測算》和《機遇的計算》
- 《書信集》
- 第四章 斯賓諾莎哲學思想的發展及其最后之統一
- 神或自然,萬物的卓越因到萬物的內在因
- 神或實體,“實體或屬性”到“神或實體”
- 神或自然或實體,斯賓諾莎哲學思想的三位一體觀
- 第五章 斯賓諾莎哲學體系的邏輯結構及其幾何學方法
- 存在、認識、自由,斯賓諾莎哲學三大系統的統一
- “在自身內”和“在他物內”的對立統一,斯賓諾莎哲學體系的內部邏輯結構剖析
- 斯賓諾莎的幾何學方法
- 第二編 自然系統
- 第一章 神
- 神的定義
- 神存在的證明
- 神的三重內涵
- 第二章 實體和樣態
- 在自身內和在他物內
- 實體和樣態的一體兩面關系
- 有世界論還是無世界論?論黑格爾對斯賓諾莎實體概念的錯誤解釋
- 實體概念在西方哲學思辨中的意義
- 第三章 實體和屬性
- 屬性和實體的區分
- 有關屬性的幾種解釋
- “由知性看來”的真正涵義
- 第四章 思想和廣延
- 思想和廣延作為自然解釋原則
- 思想和廣延的同一兩面關系
- 謝林和黑格爾的錯誤解釋
- 同一兩面論的困難和問題
- 第五章 無限樣態和有限樣態
- 無限樣態作為神與個別事物之間的中介
- 直接的無限樣態和間接的無限樣態
- 廣延屬性的無限樣態系統和思想屬性的無限樣態系統
- 有限樣態系統
- 第六章 邏輯性的自然架構和絕對必然的因果系統
- 邏輯性的自然架構與自然的現象描述
- 雙重的同一兩面論
- 絕對必然的因果系統
- 第三編 認識系統
- 第一章 觀念和對象
- “觀念”一詞的兩種涵義
- 神內的觀念和人的心靈內的觀念
- 觀念和對象的兩種區別關系
- 觀念和對象的同一
- 第二章 心靈和身體
- 心靈是人的身體的復合觀念或觀念系統
- 身體是構成人的心靈的觀念的對象
- 人的心靈與人的身體的統一
- 斯賓諾莎的身心同一兩面論的歷史意義
- 第三章 理智和想象
- 觀念和知覺形象
- 觀念的主動性及其重要特征
- 理智和想象
- 理智和想象作為兩種認識方式的差別
- 第四章 真理和錯誤
- 關于斯賓諾莎真理論的兩種對立的解釋
- “真觀念必定符合它的對象”釋義
- 觀念的對象和觀念所表象的事物
- 真理是真理自身的標準,又是錯誤的標準
- 正確觀念和虛構觀念、錯誤觀念、可疑觀念
- 斯賓諾莎真理論的意義
- 第五章 想象、理性和直觀知識
- 第一種知識:意見或想象
- 第二種知識:理性
- 第三種知識:直觀知識
- 哲學理性思維和科學知性思維
- 第六章 語言和真理
- 語言是想象的產物
- 語言真的不能表達真思想嗎?
- 語言必須從想象中解放出來
- 第四編 倫理系統
- 第一章 自由和必然
- 內在的必然和外在的必然
- 人的自由的基礎:努力
- 自由是對必然性的認識
- 第二章 情感和認識
- 笛卡爾和霍布斯關于情感的理論
- 情感的起源和基礎
- 情感的定義、性質和種類
- 情感與想象認識
- 情感的奴役及對其的理智克制
- 自由人的倫理學
- 第三章 國家與社會
- 近代自然法理論的發展
- 自然權利、自然狀態和社會狀態
- 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和民主政體
- 自由主義的倡導者
- 第四章 宗教與道德
- 斯賓諾莎是位宗教家嗎?
- 宗教與迷信
- 人性生活的三個階段:感性生活、理性生活、神性生活
- 附錄一 斯賓諾莎在歐洲哲學史上的影響以及中國的斯賓諾莎研究
- 附錄二 斯賓諾莎的“一切規定都是否定”考釋
- 附錄三 斯賓諾莎生平和著作年表家史
- 參考書目
- 新版附錄一 洪漢鼎先生學經履歷與學術成就述略
- 新版附錄二 洪漢鼎先生著作目錄
- 新版后記
- 注釋 更新時間:2019-09-29 13:01:35
推薦閱讀
- 第一哲學沉思集(全新譯本)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套裝共八冊)
- 后現代主義哲學及其論題
- 阿爾貝特·施韋澤思想引論
- 牛津通識讀本:亞里士多德的世界(中文版)
- 藍皮書和褐皮書
-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幸福之路(英文版)
- 曠野呼告
- 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 西方哲學史
- 沉思錄
- 不經考察的生活不值得過:柏拉圖導讀
- 蘇格拉底的申辯(全新修訂版)
- 梅洛-龐蒂文集(第7卷):符號
- 施米特文集:論斷與概念
- 浪漫派為什么重要(人文與社會譯叢)
- 人生學校:平靜的力量
- 盧梭·康德·歌德 (文化生活譯叢)
- 身體、空間與科學:梅洛-龐蒂的空間現象學研究
- 海德格爾哲學概論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快樂的科學
- 沉思錄
- 打開: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學課
- 康德與啟蒙(“經典與解釋”第3期)
- 古代哲學的智慧(譯文經典)
- 走近理解: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研究
- 道德意識中的怨恨與羞感
- 拉普拉斯的概率哲學思想闡釋
- 論柏拉圖的《會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