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套裝共八冊)
萬俊人主編 著
更新時間:2023-03-24 15:47:36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最新章節:
《倫理學:論惡的理解》(1998)(節選)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共4卷,全八冊。作者為清華大學資深教授萬俊人,叢書分別以“倫理學基礎:原理與論理”“倫理學主題:價值與人生”“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倫理學前沿:道德與社會”為主題,精選了20世紀西方著名倫理學家圍繞上述主題的經典性文本,完整呈現了20世紀西方倫理學的流變脈絡、知識狀況和理論前沿,為讀者了解這一非凡時期的西方倫理學的知識提供了較為完整、準確和清晰的知識地圖和理論語脈。
最新章節
- 《倫理學:論惡的理解》(1998)(節選)
- [法]巴迪歐(Alain Badiou,1937— )
- 《給予死亡,恩惠的倫理與恩惠的思想》(1992)(節選)
- [法]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
- 《作為自由實踐的自我關懷的倫理學》(1984)
- 《關于倫理學的譜系學——工作進展訪談錄》(1983)
品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3-03-24 15:21:04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倫理學:論惡的理解》(1998)(節選) 更新時間:2023-03-24 15:47:36
- [法]巴迪歐(Alain Badiou,1937— )
- 《給予死亡,恩惠的倫理與恩惠的思想》(1992)(節選)
- [法]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
- 《作為自由實踐的自我關懷的倫理學》(1984)
- 《關于倫理學的譜系學——工作進展訪談錄》(1983)
- [法]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
- 《后現代道德》(1993)(節選)
- [法]利奧塔(Jean-Fran?ois Lyotard,1924—1998)
- 《如同他人的自我》(2002)(節選)
- [法]利科(Paul Ric?ur,1913—2005)
- 《他人的人道主義》(1972)(節選)
- 《大全與無限》(1971)(節選)
- [法]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
- 《現代性之隱憂》(1991)(節選)
- 《自我的根源》(1989)(節選)
- [加拿大]泰勒(Charles Taylor,1931— )
- 《商談倫理學的詮釋》(1992)(節選)
- [德]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 )
- 《平等還是優先?》(2000)(節選)
- [英]帕菲特(Derek Parfit,1942—2017)
- 《倫理學與哲學的局限》(1985)(節選)
- [英]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1929—2003)
- 《天真與經驗》(1989)(節選)
- 《道德與沖突》(1983)(節選)
- [英]翰普歇爾(Stuart Hampshire,1914—2004)
- 《兩種自由》(1969)(節選)
- [英]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
- 《后現代倫理學》(1993)(節選)
- [英]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07)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Ⅳ):倫理學前沿:道德與社會 下冊
- 《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1982)(節選)
- [美]桑德爾(Michael Sandel,1953— )
- 《寬容之難》(2003)(節選)
- 《我們彼此虧欠什么》(1998)(節選)
- [美]斯坎倫(Thomas Scanlon,1940— )
- 《作為公正的正義》(1995)(節選)
- [英]巴里(Brain Barry,1936— )
- 《厚與薄——道德論證的內與外》(1994)(節選)
- 《正義諸領域》(1984)(節選)
- [美]沃爾澤(Michael Walzer,1935— )
- 《平等與偏袒》(1991)(節選)
- 《無從之見》(1986)(節選)
- 《必朽的問題》(1979)(節選)
- 《利他主義的可能性》(1970)(節選)
- [美]內格爾(Thomas Nagel,1937— )
- 《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1974)(節選)
- [美]諾齊克(Robert Nozick,1938—2002)
- 《至上的美德》(2000)(節選)
- [美]德沃金(Ronald Dworkin,1931—2013)
- 《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1990)(節選)
- 《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1988)(節選)
- 《追尋美德》(1981)(節選)
- [美]麥金太爾(Alasdair Maclntyre,1929— )
- 《萬民法》(1999)(節選)
- 《政治自由主義》(1993)(節選)
- 《正義論》(1971)(節選)
- [美]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新版序言
- 版權信息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Ⅳ):倫理學前沿:道德與社會 上冊
- 《愛、力量與正義》(1954)(節選)
- 《存在的勇氣》(1952)(節選)
- [美]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
- 《人的本性與命運》(1941—1942)(節選)
- 《基督教倫理解釋》(1935)(節選)
- 《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1932)(節選)
- [美]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1892—1971)
- 《上帝之語和人之語》(1924)(節選)
- [瑞士]巴特(Karl Barthe,1886—1968)
- 《個人與共同善》(1947)(節選)
- 《人的權利與自然法》(1943)(節選)
- [美]馬里坦(Jacques Maritain,1882—1973)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II):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 下冊
- 《人的知識》(1965)(節選)
- 《人與人之間》(1947)(節選)
- 《我與你》(1923)(節選)
- [德]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
- 《人格與實在》(1958)(節選)
- 《自然與價值》(1945)(節選)
- [美]布萊特曼(Edgar Sheffield Brightman,1884—1953)
- 《人的本性及其再造》(1923)(節選)
- 《道德及其敵人》(1918)(節選)
- [美]霍金(William Ernest Hocking,1873—1966)
- 《西方文化的生存》(1945)(節選)
- [美]弗留耶林(Ralph Tyler Flewelling,1871—1960)
- 《人格主義》(1908)(節選)
- [美]鮑恩(Borden Parker Bowne,1847—1910)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20)(節選)
- [德]韋伯(Max Weber,1864—1920)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新版序言
- 版權信息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II):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 上冊
- 《自由與文化》(1939)(節選)
- 《新舊個人主義》(1930)(節選)
- 《人性與行為》(1922)(節選)
- [美]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 《道德哲學家與道德生活》(1891)
- 《生活值得過嗎?》(1895)
- [美]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
- 《動機與人格》(1954)(節選)
- [美]馬斯洛(Abrabam H.Maslow,1908—1970)
- 《自為的人》(1947)(節選)
- [美]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1933)(節選)
- 《自我與本我》(1923)(節選)
- [奧]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 《倫理學筆記》(1992)(節選)
-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46)
- [法]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 《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1946)
- 《存在與時間》(1927)(節選)
-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98—1976)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Ⅱ):倫理學主題:價值與人生 下冊
- 《倫理學》(1932)(節選)
- [德]哈特曼(Nicola Hartmann,1882—1950)
- 《愛的秩序》(1938)(節選)
- 《同情的本質和諸形式》(1923)(節選)
- 《道德建構中的怨恨》(1914)(節選)
-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非形式的價值倫理學》(1913)(節選)
- [德]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
-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1932)(節選)
- [法]柏格森(Henri Bergerson,1859—1941)
- 《倫理學與價值論講演錄》(1908—1914)(節選)
- [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1859—1938)
- 《超善惡》(1886)(節選)
- 《論道德的譜系》(1887)(節選)
- [德]尼采(Friederick Wilhelm Nietzche,1844—1900)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新版序言
- 版權信息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Ⅱ):倫理學主題:價值與人生 上冊
- 《自由意志和精神分析》(1950)(節選)
- [美]霍斯泊斯(John Hospers,1918—2011)
- 《怎樣從“是”中推出“應該”》(1970)
- [美]塞爾(John R.Searle,1932— )
- 《決定論和人的研究》(1971)(節選)
- 《好的多樣性》(1963)(節選)
- [芬]馮·賴特(Georg Henrik von Wright,1916—2003)
- 《道德觀點》(1958)(節選)
- [美]拜爾(Kurt Baier,1917—2010)
- 《理性在倫理學中的地位審察》(1950)(節選)
- [英]圖爾閔(Stephen Edelston Toulmin,1922—2009)
- 《善與正當的理論》(1979)(節選)
- 《倫理學理論》(1959)(節選)
- [美]布蘭特(Richard B.Brandt,1910—1997)
- 《倫理學》(1973)(節選)
- [美]弗蘭肯納(William K.Frankena,1908—1994)
- 《倫理學,勸說與真理》(1984)(節選)
- 《功利主義:贊成與反對》(1961)(節選)
- [澳]斯馬特(J.J.C.Smart,1920—2012)
- 《道德思維——及其層次、方法和出發點》(1981)(節選)
- 《自由與理性》(1963)(節選)
- 《道德語言》(1952)(節選)
- [英]黑爾(Richard Mervyn Hare,1919—2001)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倫理學基礎:原理與論理 下冊
- 《事實與價值》(1963)(節選)
- 《倫理學與語言》(1944)(節選)
- [美]斯蒂文森(Charles Leslie Stevenson,1908—1978)
- 《語言、真理與邏輯》(1936)(節選)
- [英]艾耶爾(Alfred Jules Ayer,1910—1990)
- 《倫理學問題》(1930)(節選)
- [德]石里克(Friderick Albert Moritz Schlich,1882—1936)
- 《哲學研究》(1951)(節選)
- 《邏輯哲學論》(1922)(節選)
- 《文化和價值》(1977)(節選)
- 《維特根斯坦日記》(1916.6.11—1917.1.10)1916.6.11
- 《倫理學演講》(1929)
- [奧]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 《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人類社會》(1954)(節選)
- 《倫理學要素》(1910)(節選)
- [英]羅素(Bertrand A.W.Russell,1872—1970)
- 《正當與善》(1930)(節選)
- [英]羅斯(Sir.William D.Ross,1877—1947)
- 《義務與利益》(1928)
- 《道德哲學建基在錯誤之上嗎?》(1912)
- [英]普里查德(Harold A.Prichard,1871—1947)
- 《倫理學原理》(1900)(節選)
- [英]摩爾(George E.Moore,1873—1958)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新版序言
- 版權信息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倫理學基礎:原理與論理 上冊
- 封面
- 封面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倫理學基礎:原理與論理 上冊
- 版權信息
- 新版序言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英]摩爾(George E.Moore,1873—1958)
- 《倫理學原理》(1900)(節選)
- [英]普里查德(Harold A.Prichard,1871—1947)
- 《道德哲學建基在錯誤之上嗎?》(1912)
- 《義務與利益》(1928)
- [英]羅斯(Sir.William D.Ross,1877—1947)
- 《正當與善》(1930)(節選)
- [英]羅素(Bertrand A.W.Russell,1872—1970)
- 《倫理學要素》(1910)(節選)
- 《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人類社會》(1954)(節選)
- [奧]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 《倫理學演講》(1929)
- 《維特根斯坦日記》(1916.6.11—1917.1.10)1916.6.11
- 《文化和價值》(1977)(節選)
- 《邏輯哲學論》(1922)(節選)
- 《哲學研究》(1951)(節選)
- [德]石里克(Friderick Albert Moritz Schlich,1882—1936)
- 《倫理學問題》(1930)(節選)
- [英]艾耶爾(Alfred Jules Ayer,1910—1990)
- 《語言、真理與邏輯》(1936)(節選)
- [美]斯蒂文森(Charles Leslie Stevenson,1908—1978)
- 《倫理學與語言》(1944)(節選)
- 《事實與價值》(1963)(節選)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倫理學基礎:原理與論理 下冊
- [英]黑爾(Richard Mervyn Hare,1919—2001)
- 《道德語言》(1952)(節選)
- 《自由與理性》(1963)(節選)
- 《道德思維——及其層次、方法和出發點》(1981)(節選)
- [澳]斯馬特(J.J.C.Smart,1920—2012)
- 《功利主義:贊成與反對》(1961)(節選)
- 《倫理學,勸說與真理》(1984)(節選)
- [美]弗蘭肯納(William K.Frankena,1908—1994)
- 《倫理學》(1973)(節選)
- [美]布蘭特(Richard B.Brandt,1910—1997)
- 《倫理學理論》(1959)(節選)
- 《善與正當的理論》(1979)(節選)
- [英]圖爾閔(Stephen Edelston Toulmin,1922—2009)
- 《理性在倫理學中的地位審察》(1950)(節選)
- [美]拜爾(Kurt Baier,1917—2010)
- 《道德觀點》(1958)(節選)
- [芬]馮·賴特(Georg Henrik von Wright,1916—2003)
- 《好的多樣性》(1963)(節選)
- 《決定論和人的研究》(1971)(節選)
- [美]塞爾(John R.Searle,1932— )
- 《怎樣從“是”中推出“應該”》(1970)
- [美]霍斯泊斯(John Hospers,1918—2011)
- 《自由意志和精神分析》(1950)(節選)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Ⅱ):倫理學主題:價值與人生 上冊
- 版權信息
- 新版序言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德]尼采(Friederick Wilhelm Nietzche,1844—1900)
- 《論道德的譜系》(1887)(節選)
- 《超善惡》(1886)(節選)
- [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1859—1938)
- 《倫理學與價值論講演錄》(1908—1914)(節選)
- [法]柏格森(Henri Bergerson,1859—1941)
-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1932)(節選)
- [德]舍勒(Max Scheler,1874—1928)
-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非形式的價值倫理學》(1913)(節選)
- 《道德建構中的怨恨》(1914)(節選)
- 《同情的本質和諸形式》(1923)(節選)
- 《愛的秩序》(1938)(節選)
- [德]哈特曼(Nicola Hartmann,1882—1950)
- 《倫理學》(1932)(節選)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Ⅱ):倫理學主題:價值與人生 下冊
-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98—1976)
- 《存在與時間》(1927)(節選)
- 《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1946)
- [法]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46)
- 《倫理學筆記》(1992)(節選)
- [奧]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 《自我與本我》(1923)(節選)
- 《精神分析引論新編》(1933)(節選)
- [美]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 《自為的人》(1947)(節選)
- [美]馬斯洛(Abrabam H.Maslow,1908—1970)
- 《動機與人格》(1954)(節選)
- [美]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
- 《生活值得過嗎?》(1895)
- 《道德哲學家與道德生活》(1891)
- [美]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 《人性與行為》(1922)(節選)
- 《新舊個人主義》(1930)(節選)
- 《自由與文化》(1939)(節選)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II):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 上冊
- 版權信息
- 新版序言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德]韋伯(Max Weber,1864—1920)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20)(節選)
- [美]鮑恩(Borden Parker Bowne,1847—1910)
- 《人格主義》(1908)(節選)
- [美]弗留耶林(Ralph Tyler Flewelling,1871—1960)
- 《西方文化的生存》(1945)(節選)
- [美]霍金(William Ernest Hocking,1873—1966)
- 《道德及其敵人》(1918)(節選)
- 《人的本性及其再造》(1923)(節選)
- [美]布萊特曼(Edgar Sheffield Brightman,1884—1953)
- 《自然與價值》(1945)(節選)
- 《人格與實在》(1958)(節選)
- [德]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
- 《我與你》(1923)(節選)
- 《人與人之間》(1947)(節選)
- 《人的知識》(1965)(節選)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III):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 下冊
- [美]馬里坦(Jacques Maritain,1882—1973)
- 《人的權利與自然法》(1943)(節選)
- 《個人與共同善》(1947)(節選)
- [瑞士]巴特(Karl Barthe,1886—1968)
- 《上帝之語和人之語》(1924)(節選)
- [美]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1892—1971)
- 《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1932)(節選)
- 《基督教倫理解釋》(1935)(節選)
- 《人的本性與命運》(1941—1942)(節選)
- [美]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
- 《存在的勇氣》(1952)(節選)
- 《愛、力量與正義》(1954)(節選)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Ⅳ):倫理學前沿:道德與社會 上冊
- 版權信息
- 新版序言
- 編者序言:20世紀西方倫理學知識鏡像
- [美]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
- 《正義論》(1971)(節選)
- 《政治自由主義》(1993)(節選)
- 《萬民法》(1999)(節選)
- [美]麥金太爾(Alasdair Maclntyre,1929— )
- 《追尋美德》(1981)(節選)
- 《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1988)(節選)
- 《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1990)(節選)
- [美]德沃金(Ronald Dworkin,1931—2013)
- 《至上的美德》(2000)(節選)
- [美]諾齊克(Robert Nozick,1938—2002)
- 《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1974)(節選)
- [美]內格爾(Thomas Nagel,1937— )
- 《利他主義的可能性》(1970)(節選)
- 《必朽的問題》(1979)(節選)
- 《無從之見》(1986)(節選)
- 《平等與偏袒》(1991)(節選)
- [美]沃爾澤(Michael Walzer,1935— )
- 《正義諸領域》(1984)(節選)
- 《厚與薄——道德論證的內與外》(1994)(節選)
- [英]巴里(Brain Barry,1936— )
- 《作為公正的正義》(1995)(節選)
- [美]斯坎倫(Thomas Scanlon,1940— )
- 《我們彼此虧欠什么》(1998)(節選)
- 《寬容之難》(2003)(節選)
- [美]桑德爾(Michael Sandel,1953— )
- 《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1982)(節選)
-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Ⅳ):倫理學前沿:道德與社會 下冊
- [英]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07)
- 《后現代倫理學》(1993)(節選)
- [英]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
- 《兩種自由》(1969)(節選)
- [英]翰普歇爾(Stuart Hampshire,1914—2004)
- 《道德與沖突》(1983)(節選)
- 《天真與經驗》(1989)(節選)
- [英]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1929—2003)
- 《倫理學與哲學的局限》(1985)(節選)
- [英]帕菲特(Derek Parfit,1942—2017)
- 《平等還是優先?》(2000)(節選)
- [德]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 )
- 《商談倫理學的詮釋》(1992)(節選)
- [加拿大]泰勒(Charles Taylor,1931— )
- 《自我的根源》(1989)(節選)
- 《現代性之隱憂》(1991)(節選)
- [法]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
- 《大全與無限》(1971)(節選)
- 《他人的人道主義》(1972)(節選)
- [法]利科(Paul Ric?ur,1913—2005)
- 《如同他人的自我》(2002)(節選)
- [法]利奧塔(Jean-Fran?ois Lyotard,1924—1998)
- 《后現代道德》(1993)(節選)
- [法]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
- 《關于倫理學的譜系學——工作進展訪談錄》(1983)
- 《作為自由實踐的自我關懷的倫理學》(1984)
- [法]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
- 《給予死亡,恩惠的倫理與恩惠的思想》(1992)(節選)
- [法]巴迪歐(Alain Badiou,1937— )
- 《倫理學:論惡的理解》(1998)(節選) 更新時間:2023-03-24 15:47:36